回顧互聯網的發展,我們不禁感歎世界變化之快。 上世紀九十年代,打開古老的Mosaic瀏覽器,我們看到的只是滿眼的文字。 從2000年開始,得益于網路頻寬、存儲能力、CPU計算性能的發展,我們看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圖像和視頻,聽到了蔓妙的音樂。 而今天,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更加令人興奮的世界:一個3D的互聯網世界,或許不久,你就可以讓和你一般身材的3D虛擬代理人去網上各大3D虛擬服裝商店裡試穿、訂做衣服。 正如Mental Images公司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Rolf Herken所言,「每個人都可以像感受現實世界一樣、以3D形式來感受Web。 」
隨著虛擬化和麵向服務體系架構逐漸向企業滲透,在靈活的可擴展基礎架構上運行的鬆散服務應該最終會使得每家企業成為雲上的一個節點,這必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然而,在未來所有的大趨勢中,雲計算可算的上最有爭議的一種。
目前來看,雲計算的說法比"天空計算"的描述可能更為精確,並且從IT專業人員的價值角度來看也不會那麼讓人費解。 據Gartner諮詢公司高級分析師本.普林所說"雲計算已經成為業界的主流"。 問題是就像Web 2.0一樣,每個人對雲計算都有著不同的定義。
作為一種對互聯網的比喻,"雲"是比較親近的說法,但是當雲和"計算"結合在一起時,含義就更加深遠和飄渺。 一些分析師和廠商將雲計算狹義的定義為一種效用計算的更新版本:基本上是通過互聯網提供的虛擬機器。 也有人對它的定義更寬泛一些,認為在防火牆外部使用的任何東西都是在雲上的,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外包服務也是如此。
當你考慮IT的常規需求時,雲計算關注的重點主要是:一種無需在新基礎架構,新員工配置或者新軟體許可證授權上進行投入就可以提高或者增加性能的方式。 雲計算包括任何可以通過互聯網即時擴展IT現有能力的訂閱式或者按需支付式服務。
雲計算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有不同規模的各色供應商都在交付一系列以雲為基礎的服務,從全面開花的應用軟體到存儲服務再到垃圾郵件過濾都被涵蓋在內。 不錯,效用形式的基礎架構供應商是雲計算供應商的一部分,但是諸如Salesforce.com這樣的軟體即服務提供者也同樣是雲計算的服務商。 目前對多數使用者來說,IT還必須單獨使用雲服務,但是雲計算的聚集和綜合就已經出現了。
以下是雲計算各個方面的細化分類:
1.軟體即服務(SaaS)
這種類型的雲計算使用多使用者租賃體系架構通過瀏覽器將單個應用軟體傳遞給數千家用戶。 從使用者角度來說,雲計算意味著沒有對伺服器或者軟體許可證授權的前期成本;從供應商角度來說,只需對一種應用軟體進行維護,與傳統的託管方式相比費用要低廉的多。 迄今為止Salesforce.com是交付企業級應用軟體供應商中最知名的範例,但是軟體即服務對於人力資源應用軟體又非常普通,甚至需要有自己的方式來滿足ERP系統的需要。 誰能預測出軟體即服務桌面系統應用軟體的突然崛起呢,比如說Google Apps和Zoho Office?
2.效用計算
效用計算的想法並不新鮮,但是這種形式的雲計算從亞馬遜線上,SUN,IBM以及其他目前提供存儲和IT部門按需訪問的虛擬機器的廠商處獲得了新生。 早期的企業使用者主要使用效用計算來滿足非關鍵性需求,但是也許在某天,他們會取代資料中心的某個部分。 其他供應商能提供説明IT部門從商用伺服器上構建虛擬資料中心的解決方案,諸如3Tera的AppLogic 和Cohesive Flexible Technologies公司的Elastic Server on Demand。 Liquid Computing的LiquidQ也能提供類似的能力,可以讓IT部門將記憶體,輸入/輸出,存儲和計算能力整合為通過互聯網使用的虛擬資源池。
3.雲裡的網路服務
雲裡的網路服務與軟體即服務緊密相關,網路服務提供者向使用者提供應用程式設計介面,説明研發人員通過互聯網開發應用程式,而不是交付全面開花的應用軟體。 雲網路服務提供者能提供連續的企業服務,諸如Strike Iron和Xignite,就是通過谷歌地圖,ADP薪水冊處理,美國郵政服務,Bloomberg甚至是傳統的信用卡處理服務等提供全面的應用程式設計介面。
4.平臺即服務
平臺即服務是軟體即服務的衍生變種,這種形式的研究生能將研發環境作為一種服務來交付。 使用者可以構建自己的應用軟體在供應商的基礎架構上運行,並通過互聯網從供應商的伺服器上傳遞給自己的使用者。 諸如Legos,這些服務受到廠商設計和能力的限制,因此你無法獲得完全的自由,但是你可以提前進行預測和整合。 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Salesforce.com的Force.com, Coghead和最新的谷歌應用程式引擎。 對於極其普通的研發工作,還有諸如Yahoo Pipes 或Dapper.net這樣以雲為基礎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