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服務之風吹向校園 多種服務齊現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圖書館 雲服務 提供 可以 雲服務平臺

在教育領域,要更多地明確「雲服務」而非「雲計算」。 他說,在雲計算的概念中,更多的是計算資源、平臺,是科研的路線。 而雲服務則是從使用者需求著眼,為使用者提供技術支援,提供服務,這是兩種不同的路線。

雲服務之風吹向校園

「雲計算應該講是服務方式的一個轉變,它起源于資料中心的綠色化。 」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侯自強說。 他認為,只有「公用化」,雲計算才能走出「人云亦云」的誤區,「要建立一個公用化的基礎設施,利用規模化降低成本,隨需應變適應業務需求。 」

在業界,一個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小公司資訊化。 阿裡巴巴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説明了中小企業出口。 人人都可在淘寶網開店,但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受歡迎的原因,就是中小企業的企業管理。 阿裡雲通過SaaS(SoftwareasaService)的方式,可以向中小企業提供CRM、ERP等各種服務,中小企業無需建設自己的機房,也能與大企業的管理模式接軌。

無獨有偶,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也傾向于向更多的中小圖書館提供雲服務平臺。 這是國內第一個大規模採用雲計算為學校提供服務的機構。

從2008年起,CALIS陸續推出了支援SaaS的新一代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系統共用版(即SaaS版)、支援分散式「雲」 服務的CALIS數位圖書館雲平臺(CALISEasyCloudPlatform)以及其他一系列雲應用系統。 2009年3月份,CALIS雲服務試水啟航,首先在天津建立CALIS雲服務分中心,為天津高校館提供CALIS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系統SaaS服務。

利用CALIS雲服務平臺,CALIS建立了兩級支援共建和共用的雲服務中心,同時,也提供了基於「混合雲」的本地數位圖書館解決方案。 這些中心和成員館彼此協作和集成,形成全國範圍內互聯互通的高校數位圖書館服務體系。

「中小圖書館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是,要進入數位圖書館時代,需要大量的經費和人力的支撐,中小館最大的問題是技術人員稀缺,雲服務平臺就能使得他們免除這些顧慮,用很低的成本,直接與數位圖書館時代接軌。 」王文清說。

一個讀者需要本館沒有的刊物,可以先到CALIS總目查詢,通過文獻傳遞網,可以向本學校的圖書館提交自己的請求,也可以直接向擁有該文獻的圖書館提交請求獲取。 甚至,可以通過文獻參考諮詢服務平臺、代查代借等平臺,獲得相應的服務。 CALIS館際互借調度中心能根據文獻請求類型以及各個服務館的服務費用、服務品質、館藏範圍等自動為讀者尋找最合適的文獻提供服務館。

數位化校園不僅需要定制傳統的服務,更多地需要集成眾多的服務,以滿足學校師生不確定的需求。 中山大學郭清順認為,未來將會出現更多的服務門戶,他說:「學校的核心業務是知識的生產和知識消費,雲服務將把校園內外結合,突破校園的邏輯牆。 」在其平臺上,將較好地滿足知識的消費,使得師生便捷地獲取知識,同時,可以通過計算平臺和資源平臺,進行協同互動,生產新的知識。

上海圖書館數位圖書館研究所劉煒所長也認為,圖書館既可以享受雲服務,也可以作為雲服務的提供者。 「雲服務對圖書館提供存儲、平臺和計算能力,而圖書館利用雲服務來處理業務,大大降低圖書館資訊技術的投入成本。 通過對各類資源、格式採用一個統一的管理平臺,共用應用和資料,實現更大的網路效益。 」

多種服務的融匯與呈現

正像李星教授所說,「雲的真正內涵在於服務模式的變革」,不少學校將雲服務寫入了即將發佈的「十二五規劃」,或者進行了切實的實踐,以期用新的技術整合服務,使得教育資源的利用更高效便捷。

中山大學近期將進行其「雲服務門戶」的建設,據郭清順介紹,中大已經與相關的服務提供者、平臺供應商接洽購買相關的雲服務,同時,將對個人使用者的個人化資訊進行整合,為其提供存儲管理的服務,學校的師生將可以在這一平臺上, 建立個人的資訊中心、知識庫、文檔資源庫等。

此外,中大也將與聯想、曙光公司等合作,為學生提供虛擬化技術,免費提供給學生一個雲終端,學生可以購買相關的服務,隨時隨需切換其桌面的環境。

「存儲頻寬等資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業務服務。 作為雲服務平臺,僅僅有PaaS、IaaS等的硬體環境服務是不夠的,一定要進入應用級的服務。 」CALIS總工王文清說。

雲服務平臺對圖書館的傳統業務是一次極大的推動,帶來的效果是直接而明顯的。 「十五」期間,CALIS開始部署館際互借系統,由於需要硬體環境、技術人員及業務人員的配備和支援,成本相當高,經過好幾年的努力,參與的館才達到100多個,而一旦形成雲服務平臺,這一體系迅速發展和壯大。

在CALIS平臺上,有一個「旅遊院校」的五星聯盟,就是由山東、吉林等四個旅遊院校的圖書館形成一個虛擬共用域,擁有一個共同的共用機制,可以實現館際互借和資源分享,並建立起獨具特色的個人化的共用域門戶。

「這四個館只花了幾天就完成了虛擬共用域及其服務平臺的建設。 目前,我們已可以為1800個高校圖書館提供這樣服務,到‘十二五’期間,我相信,將有2400多個館都可以享受到這樣的服務。 」

跨館和跨域的服務融匯和集成是CALIS最為關注的一個目標,也是其一大創新。 王文清介紹,在雲服務平臺模式上,未來圖書館一些傳統業務,如自動化系統的編目、流通管理、採訪管理等,以及更多相關的技術,都將打破物理的圖書館界限,都可以外包,並在雲平臺中實現,而圖書館將可以集中精力在內容品質上下工夫, 整合更多的服務,向服務型圖書館轉型。

寧波大學副館長劉柏嵩提出,他們在構建區域數位圖書館雲服務平臺時,是以基礎設施服務IaaS和基礎平臺服務PaaS為基礎,提供面向圖書館的數位圖書館服務整合平臺,採用開放的架構,以便將不同的圖書館本機服務、區域DL公共服務、 行業公共服務以及協力廠商公共服務集成起來。

共用域、區域雲、私有雲,各種概念紛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具有相同特點的群體提供服務。

蘭州大學從2009年起,即開始建設校園的「私有雲」,其中,三大服務的整合成為目標。

第一,要提供統一的內容服務,希望可以相容校園網所有的服務。 第二,提供存儲服務。 第三,整合運算能力。 按照此思路,他們對各具體方面的建設進行了完善。 在內容輸出服務中,改變傳統網站內容輸出模型,按照雲的思路統一規劃。

他們堅持「內容為王」,第一,內容的整合和展現。 第二,要做推送服務,他們感覺不能寄望于傳統的將內容發佈在網上讓大家來流覽,有必要把重要的內容推送出去。 他們採用Coremail,將大量的資訊推送給師生。

浙江大學資訊化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將建立基於SOA的應用服務整合平臺,逐步向雲服務過渡,建設一個統一、開放、共用的應用服務支撐平臺。

類似的行動正在展開。 相關人士表示,校園網應當本著實用主義的原則,不要把雲服務當成科研和實驗,所以必須用成熟的技術。 「一定要形成一個開放的架構。 不能只用某一家或者某兩家的產品,不能被一兩種產品綁架。 」

(責任編輯:杜慶先)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