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曆軍:雲計算是產業格局節點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谷歌
曙光公司
龍芯處理器
雲都
「中國矽谷」,一直以來,中關村以擁有這個稱號為榮。 但是,距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一目標,中關村還有一定差距。 在微軟、英特爾、惠普、IBM面前,人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的IT產業尚待成長。 4月1日,曙光與龍芯等企業共同舉行了「中關村北部產業聚集區重大產業化專案集中開工儀式」。 與此同時,不遠的未來將正式亮相的、採用龍芯處理器的曙光高性能電腦曙光6000也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但是,曙光公司總裁曆軍已經將視野從硬體轉移到雲計算的服務模式上。 在此之前,曙光已經作為成都超算中心的運營者嘗試過這種模式,並有意將這種模式向其他城市推廣。 雲計算是歷史機遇 「雲計算是產業格局變化的一個節點,也是整個IT領域改朝換代的機遇。 如果不抓住雲計算這個機遇,那麼在未來的很長時間裡,中國企業可能還要被人家拖著走,這是非常悲哀的」。 「其實雲計算的概念很早就有雛形,但那時還不叫雲計算。 不過是谷歌等大企業提出這個概念,大家都跟著叫雲計算。 」曆軍表示,雲計算的概念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確是未來應用的一種方向。 」 但是,在產業轉換的過程中,中國企業能否抓住這一機遇,目前看來並不樂觀。 「坦率地說在雲計算的科研、應用,包括產業化方面中國的企業並不占優,國外企業已經取得了很多的實踐經驗,我們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科研的階段。 」曆軍表示。 曙光已經運作了一年的成都超算中心正在嘗試為使用者提供雲服務。 不過,兩個因素制約了雲服務在使用者中的接受程度。 「第一,大家對新興事物存在恐懼和不信任;第二,我們能夠提供的服務和客戶的預期還是有一定差距。 」曆軍表示,應用不成熟和規模不夠大是制約使用者採用雲計算的重要原因。 目前,成都雲計算的計算能力是30萬億次,今年計畫擴充到100萬億次,未來還會繼續擴充。 雲計算更是國家大計 「雲計算的出現對國家資訊產業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如果資訊全部都存儲在伺服器上,而且提供者中沒有中國的企業,例如我們的雲都在Google上,它一撤出怎麼辦? 」 曆軍表示,在雲計算的模式中,大量資訊都存儲在雲上,造成了整個產業乃至人們的生活都將掌握在雲服務商的手裡,這就埋下了隱患。 在其他IT領域,中國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例如在UNIX等封閉系統中,使用者就只能使用廠商提供的資料庫和中介軟體,缺乏自主性。 好在,目前開放的x86平臺給產業自主發展帶來了機會。 「我們自主開發的軟體在x86平臺上運行得很好,這是上了一個臺階。 我們可以想像,八年以後龍芯達到一個水準,我們又擁有自己的軟體發展能力,就可以轉移到自己的系統上來,這樣就又上了一個臺階。 」曆軍說。 擁有中國自己的雲計算服務提供能力,應當是另一個需要邁上的臺階。 「超級計算中心提供的同樣是計算能力,和雲計算本質上是一回事。 不過之前超級計算中心只能做科學計算,但硬體基礎設施是相同的,無非是做軟體和運營模式的轉換。 」曆軍如是說。 曆軍表示,通過成都超算中心的實踐,「我們正在摸索一套能夠適合雲計算中心的商業模式」。 等待大量使用者出現並不現實,因此曙光目前一邊將目光鎖定在政府行業,一邊輻射動漫等需求明確的行業使用者,在「一邊走一邊實現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