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資料中心用來託管網路郵件,搜尋結果,統一通訊或者有償計算和存儲的雲計算最近成為企業領域首席資訊官們關注的重中之重。 不過雲計算未來是否能得到認可最終不是由所涉及的技術層面來決定的,更多的是由戰略和經濟因素來決定的。
一方面,"The Big Switch,"的編輯尼克.卡爾認為所有的計算都將向雲過渡,就像一個世紀之前電能的應用發展趨勢一樣。 正如卡爾所解釋的,處於早期工業階段的企業是利用蒸汽引擎和水車所產生的當地語系化機械動力來提高生產力,那時是通過傳送帶和齒輪傳動來形成本地區域網路內的動力傳遞。 在電力時代剛剛破曉的階段,企業開始升級到使用電力驅動,也就是所謂的發電機--然後"向雲過渡"就如同發電向超大規模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按照使用方式付費的隨需型服務轉移:即電力工業。 卡爾的預測看起來還在發展之中,要知道規模最大的雲服務提供者已經突破了十億美元的規模。
推動雲計算應用落地
相對於大型企業部署的私有雲,吳益民表示那是「只有世界500強企業才有能力做的事情」,因為中小企業使用者沒有能力在全球範圍建立自己的分支公司。 訊鳥的雲計算戰略著眼在應用層面,旨在用SaaS(軟體即服務)模式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被市場認可的雲計算應用產品。
區別于企業級計算,訊鳥雲計算產品的消費者可以拓展到整個生態圈,行業內的客戶、代理商、轉銷商、供應商,整個生態鏈的上下游,均是雲計算系統的使用者。 對此,吳益民對記者表示:「雲計算是圍繞企業的經營目的進行服務的,過去企業從設備到經營目的之間有著層層阻礙,現在雲計算把IT變成了一種服務,當企業需要服務的時候,只需要去互聯網上採購,不用像傳統方式那樣再進行設備採購。 企業去思考自己需要何種服務即可,可以說雲計算為經營者帶來了很多好處。 」
包括訊鳥自身都已經雲計算模式的受益者,過去其產品若想成功部署到最終使用者的電腦上,必須經過系統集成商的關卡,需要他們對產品進行量身定做的改造。 一層一層的修改之後,使用者變得筋疲力盡,已經忘記了當初進行設備採購的業務目的。 而在雲模式下,訊鳥可以直接為客戶提供標準化的線上下載產品,「現在我們可以把經營者想要的思想都放在軟體裡,經營者可以直接看到軟體的價值,如果沒有效果可以直接換掉。 IT服務是被包裹進雲計算中去了,對於老闆來說,一起都可以以經營目的為中心。 」
2010年的「雲計算」發展戰略,訊鳥計畫將銷售額增加五倍。 為推動更多雲計算應用的落地,吳益民說道:「目前雲計算的應用太少,如同新事物的誕生規律一樣,我們將比舊事物取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因此我們將繼續研發更多的應用,為政府、大客戶和中小企業提供符合他們特點的服務。 」
另一方面,不止一個技術行業的專家認為雲是"完全不知所云"的東西,一家備受業界推崇的諮詢公司宣稱,雲的崛起已經達到了預期膨脹的頂峰,而實際接收基礎架構即服務的企業使用者數量要低於預期。 卡爾自己也承認"所有的歷史參照和類推都有自身的局限性"。
因此企業級雲計算是漸入低調的轉變還是小生境技術? 在今年六月GigaOM Network即將召開的Structure年度大會上,筆者將參加相關研討會,與來自麥肯錫公司的合作夥伴兼著名報告"澄清雲計算的天空"作者Will Forrest, Forrester研究公司的首席分析師兼公有雲和私有雲計算專家詹姆斯.斯坦格;Deloitte Consulting's Center for the Edge的總監和董事長兼9374.html"> 世界經濟論壇成員約翰.黑格爾一起進行深入探討。 我們可能不會都持相同觀點,但是相互探討應該會讓大家得到啟發,因為企業決策和體系架構最終應該以幾個關鍵要素為基礎:
動力和障礙:這些應該包括增強的靈活性和來自隨需的可擴展資源的機動性;通過優化混合解決方案來減少總體成本;通過現有的應用軟體和創新型平臺來加速推向市場的步伐;應用軟體體系架構的局限和需求;安全以及更多。
發展和配置的選擇:解決方案應該從頭開始進行構建;在自己的專用基礎架構上使用預裝的軟體;全部使用雲;外包還是採用幾種相結合的方式。
測算和建模:從財政,風險,法規遵從,使用者經驗和競爭力等方面進行逐一對比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些需要考慮在內的因素是決定成本和折舊資產,遷移費用,邊際成本投資或者用來部署和關聯能耗,製冷,占地空間,管理,行政支出, 認證和培訓以及階段性解決方案的重要角色--新能力的儲備應該採取的措施首先就是挖掘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計算資源,或者說對額外計算能力的需求推動了全新資料中心的籌建--讓情況進一步的複雜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