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當所有人都在討論雲計算託管服務如何才能提高使用者的生產效率時,我們是否該考慮一個問題,既然越來越多的軟體設備可以實現網上託管,那麼,這些服務如何才能確保為每個消費者提供快速的訪問通道。
「最佳方案是,能夠每時每刻在全世界運行最優的雲計算主機間不斷調整被託管的服務,實現高效能的洗牌。 」在本週四舉行的Structure2012大會上,互聯網性能監察公司Cedexis聯合創始人兼CEO Marty Kagan告訴入會聽眾。
單一平臺存在風險
通過列舉Cedexis公司搜集的資料,Kagan闡明瞭這一觀點。 他舉例稱,在通常條件下,像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936.html">Google App Engine這樣的單一雲服務主機可以提供絕對令人滿意的雲計算待機時間,但是,如果某一區域突然產生了一個尖峰脈衝,以至於來自全世界的大量使用者載入多次也無法擠身擁擠的通道,問題就產生了。
「其中的教訓顯而易見,如果你打算在雲計算平臺上部署工作,要想獲得高可利用率,你就不能把寶壓在單一供應商身上。 」Kagan在Structure 2012大會上表示。
多維雲戰略是拯救全球受眾的關鍵
此外,Kagan還進一步利用資料表明,在使用者擁堵現象隨時可能發生的區域,如果服務實例對主機當前性能強度沒有一個整體把握,不能據此挑選主機,在分散式雲託管的前提下,實際上可能會損害到載入時間。
「在以上所提及的‘交通’狀況下,如果你僅僅是隨意地去作輪叫調度,最終你會發現,實際等待時間會拖延地更長。 」他解釋道。
資料越新,你能提供給訪問者的工作績效就越高
「設想一下,假如你可以接入獲取即時遙測資料,而不是滯後的歷史資料,你可以基於當前所看到的即時網路資訊,全天候地作個人決定,情況會如何? 」Kagan問在場的所有觀眾。
「假如你可以接入獲取即時遙測資料,而不是滯後的歷史資料,你可以基於當前所看到的網路資訊,全天候地作個人決定,情況會如何? 」Kagan給在場的所有觀眾提出了這樣一個設想。
「這項技術改良意義重大,因為它會讓你節省50%以上的待機時間,甚至在你選擇五到六個雲平臺運作的情況下,相關工作效率仍會進一步完善。 」
「簡而言之,如果你打算在複合雲或者多維雲環境下部署工作,你會傾向于考慮採用即時遙測技術,而不是選擇靜態策略。 」他最後總結道。
(責任編輯: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