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9日—26日,我們參加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組織的「雲計算美國之行」訪問團,到西雅圖和三藩市兩地拜訪美國多家雲計算相關公司,其中既有Amazon、微軟、Google、Facebook、 Rackspace這樣的行業巨頭,也有Heroku、Engine Yard、Puppet等新興雲計算公司,還包括CloudCamp為代表的美國雲計算社區。 雖然行色匆匆,難以進行非常深入的交流,但接觸面比較廣,對美國雲計算產業和技術的發展情況有了更多直觀認識。
微軟
我們到訪的第一站是位於西雅圖的微軟總部。 企業IT走向雲計算已成為大勢所趨,所以微軟與軟硬體巨頭IBM、HP、Oracle、Dell一樣,都在積極佈局雲計算技術、產品和平臺,或收購,或積極研發。
為什麼現在雲計算如此重要? 負責微軟企業雲戰略的Rolf Harms從經濟學角度給出了答案:
Cloud = doing what you do today for less Cloud = doing what you do today better Cloud = doing things you can’t do to day
微軟自己的官方網站Microsoft.com遷移到Azure平臺後,成本降低了90%,可用性從99.1%提高到99.997%,部署時間卻從數周下降到45分鐘,改善巨大。
Harms的介紹中有一幅圖講述私有雲和公共雲的不同使用場景,非常清晰,如圖1所示。
圖1 私有雲與公共雲適用場景
而長遠看,公共雲相比私有雲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如圖2所示。
圖2 私有雲與公共雲成本比較
雲計算大戰的焦點之一,是如何降低資料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以及環保問題。 Facebook開源Open Compute專案更加劇了資料中心技術方面的競爭。 微軟也大幅投資雲計算資料中心,發展新一代資料中心。 這次我們有幸參觀了微軟在Redmond Ridge的研發資料中心,各方面都非常先進,雖然設備的密度極大(52U/rack),PUE值仍然能夠達到1.17。 應該說,在純粹設備上國內並不落後,但這個數千平米的資料中心只有10人負責運營,而支撐Azure平臺的主力Quincy資料中心,占地47萬平方英尺,運營人員也只有35人,自動化程度驚人。 另外負責人介紹,由於設備密度太大,思科現有的交換器已經無法支援,必須開發新一代。
圖3 Gartner的IaaS魔力象限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