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這個之前,首先談談我自己。
我,方智毅,創業的時候有了3年互聯網工作經驗。 進入互聯網之前,我大學學的是微電子相關專業。 當時從未思考過自己會進入互聯網領域。 「白天寫寫 嵌入式代碼 和 FPGA語言(均為硬體程式設計語言,反正和互聯網關係不大,屬於更基層的技術) 晚上看看動漫找點妹子走走操場 」幾乎是那個時候的濃縮。 後來谷歌android手機問世,Iphone出現 加上看了 社交網路 這部電電影,配合新浪微博極大的開闊了眼界。 隨後一段時間 我便在微博上 不斷去瞭解 互聯網企業,互聯網公司。
巧的是,當時關注了一個叫 數位尾巴的帳號,由這個為機會。 有幸認識了去哪兒網的高層人士。 正好他們當時在招聘BD實習生(沒錯,我是BD起家 專職幾次到PM上的! )於是抱著 天降奇機,和一些衝動 我從成都 帶上5000盤纏,直接飛到了 不認識一個人的帝都,開始了大三末期的實習生活。
後來在去哪兒一干就是半年,從BD做起,因為對UE感興趣和能提意見,所以被 提拔做了BD兼職UE的相關工作,月薪也開始比其他學生實習工資高很多,也正是那個時候我們的UED團對獲得了apple 2012年度最佳使用者體驗產品的設計 ,後來那個時候很多思想成為了後來攜程 elong不斷想抄襲的物件。 值得一提的是 在那個時候開始 我就倍受褒獎,這對我以後影響也頗大。
後來由於要回成都的原因(原型很多),我離開了去哪兒。 當時 去哪兒給我的意見是 我適合走產品經理的路線,從需求 原型 後期上線運營 等整體去思考 產品功能的生命線,這樣才能最大化發揮才能。
值得一提的,我做UE期間,最煩的工種就是產品經理。 於是雖然後來踏上了產品經理的路線,但是我本身是經常黑產品經理的。
回成都後,加入了某個專案的第一個產品助理(也是第一個入職的專案組的人),在那個時候認識了很厲害的產品leader 在其代理下 差不多2年時間,從助理到了能獨立完成 需求-設計-溝通-澄清-跟進研發-驗收-運營計畫-考核-版本反覆運算 的相關職業技能。 於是2014年 轉職產品經理。
2014年開始,對本身環境開始匱乏,我選擇了一次跳槽。 進入了 無限天天 專案組。 值得一提的是 這個專案組是僅自己一個產品經理的,所以壓力突然襲來。 沒有了需求把關,也沒有人能給我需求文檔做糾錯,這意味著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 我開始獨當一面。 開始完全獨立的去接受 某個移動互聯網產品的全部生命週期。
2014年年中,機遇緣分。 我在天天前後結識了 很優秀的市場 和 技術人士。 基於 想更大的挑戰。 以及對 市場團對人員的認可和信任。 配合已有的一些資源。 我們一行5人,開始有了創業的想法。
當然創業不能滿腔熱血,於是我們做了非常充分的調研。 從 市場規模 單元經濟 資源分析 價值曲線 等做了全面的思考和歸納,當時這些東西 我們自己覺得爽 還不足以為敢去創業。 接下來 我開始給 淘寶 騰訊 去哪兒很多人講述這項計畫,出人意料的是 得到了很多認可。 既然得到了一線企業 來自 北京 杭州 深圳的很多朋友認可。 於是2014年 年中 我們決定進入舞臺。
放輕鬆,這是我現在唯一告訴自己的事情。
2014 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