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未來的1800天,創業者去哪兒?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前段時間,極客公園創始人的張鵬給了我一個題目《創業者未來的1800天》,談談未來五年的創業方向。 今天我就把這份作業分享給大家。

評論家們喜歡有高度,總是站在BAT的角度想問題,其實是在浪費腦細胞,對大多數人來說,真正有價值的是站在一個創業者的角度去思考未來的機會在哪裡?從這個視角,我想分享兩個改變、三場風暴和四大機會。

兩個改變:永遠線上,第二次資訊化革命

首先,俗話說「變中尋機」,要發現機會,我們首先得想想,移動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究竟是什麼?當年UC瀏覽器這款產品誕生的原因就是在廁所上網不方便。 2004年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已經成了網蟲,但你很難想像抱著一個電腦去上廁所,而當時手機自帶瀏覽器上網的速度非常慢,我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出更好用的產品,於是就有了UC。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第一個改變就是「永遠線上」,「上網」概念最終會被忘掉。 舉個例子,PC互聯網時代,我們有一個常用的業務:下載。 很多人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開電腦掛著迅雷下電影。 首先,去掉了「上網」的概念。 PC互聯網時代,一個很常用的業務是什麼?下載,晚上睡覺時,用迅雷掛著下載。 為什麼你不線上看,而用下載呢?因為你不線上時,也要看視頻,這時候你會發現,需要有「線上」和「非線上」兩種使用的場景,你需要「線上」時把「非線上」的需求滿足。

在移動互聯網「永遠線上」這一大背景下,我們要思考一天 24 小時裡我們有哪些需求是使用者的痛點但還沒有得到滿足?這是就是未來我們要尋找的機會。 今天移動互聯網已經在很多時間節點上對使用者使用的場景和行為產生了變化和影響,但還沒有到 24 個小時。

此外,移動互聯網實際上帶來了第二次資訊化革命。 PC互聯網最重要的一個建設方向是什麼?是實現了產品的資訊化。 我們看到在中國,電子商務有非常大的發展,很多我們在實體店裡沒有見到過的產品,都可以在網上購買了。 所以過去十年PC互聯網做了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就是完成了產品的資訊化。 但這十年有一件事情解決得還不夠好,那就是服務的資訊化,

當下很時髦的「O2O」概念。 其實服務資訊化和電子商務的結合。 如果哪天所有的產品、服務都可以被數位化描述,相信一個人可以宅在家裡做完所有事情,不是24小時,而是24×365天。 舉一個例子,我們家樓下剪頭髮的地方,如果理髮師能上網攬活,我完全可以他約上門服務。

所以因此未來1800天的另一個重要改變就是,我相信服務的資訊化將有極大的突破。 上面這兩個方面對於使用者來講,都是質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所以很多創業機會就圍繞這兩個層面展開。

三場風暴:搶灘、變現、規模效應

再從格局角度來看未來五年,創業者尋找機會時,也必須考慮到整個行業格局的節奏變化。

其實整個IT產業每十年會有一次大的變遷:我們經歷過硬體的十年,當時全球的王者是IBM;1990年到2000年,是第二個十年,關鍵字是軟體,或者個人計算,全球王者是微軟,中國第一代的IT企業代表聯想, 也是抓住了這個機會發展起來的;第三個十年是2000年到2010年,關鍵字是互聯網,全球的王者是像Google這樣的公司,中國則誕生了騰訊、百度、阿裡、360;2010年往後,就是現在所有人都在經歷的移動互聯網的十年。 再過幾年之後,就是2020年開始,可能會是第五個十年,關鍵字詞是什麼?我們應該去想想。

在每一個十年裡面,又有三場最重要的產業風暴或發展階段。 例如,2013年其實是移動互聯網的第一次風暴,這一次風暴的核心詞是「搶灘」。

PC互聯網的十年形成了很多「大陸板塊」,歐洲大陸、美洲大陸等。 上面有幾個大地主,比如騰訊、百度、阿裡巴巴、360。 到了移動互聯網,所有人突然發現有比陸地更大的機會,也就是「海洋板塊」——移動互聯網,這時候原來的大地主們,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拼命想辦法。 在2013年,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大傢伙們的表現相當積極,創造了很多收購兼併的紀錄,造就了整一年的「搶灘」風暴。

第二次風暴的核心是」變現",我覺得2014年到2016年,這段時間所有重要的市場行為都會圍繞變現展開。 變現方式其實就是三個緯度:企業付費,廣告;使用者付費,增值服務;低買高賣,電子商務。 事實上,這場風暴已經在一些領域開始出現苗頭了,比如之前沒有多少人會預測到2013年中國的移動遊戲會取得這麼高速的發展,整個市場突破了100個億。

「變現」之後就會進入第三個風暴,關鍵字是規模效應。 到時移動互聯網將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領先者要追求更大的規模和控制力。 我舉一個例子,當年江南春的分眾傳媒,上市之前把另外一個做樓宇視頻的老二聚眾傳媒給收購了,上市之後就從此再沒遇到過真正的競爭對手。

四點建議:做漏網之魚、抓住板塊戰爭中的機會、忘掉中國、擁抱第五次浪潮

以上這些都是專用項目,回到創業者,我們的機會在哪裡?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思考方向。

首先,互聯網越來越成熟,市場裡面已經有大鯊魚了。 中國有四座大山(BAT3),全球則有四座高峰(蘋果、Google、Facebook、亞馬遜),所以你如果還是想成就一個非常龐大的平臺級企業,難度非常大。

其實在慘烈競爭中,最後能出來的企業都是「漏網之魚」,他們抓住了那些大鯊魚沒有看上的,或者猶豫著沒有看清楚的機會。 很簡單,如果當年的BAT看能看清免費安全市場,絕對不可能讓360起來。 UC也一樣,如果巨頭們能在2004年或2009年之前對於移動瀏覽器有更準確和清晰的判斷,我們的挑戰就會很大。 反過來說,現在我們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0%時,他們超越的難度就非常大了。

第二個機遇,就在於「板塊戰爭」中。 剛才我也分享了,中國有四座大山,互相已經打得很厲害:3Q大戰、3B大戰...... 以娛樂的心態看,其實還熱鬧的。 2014年中國互聯網還會更加「娛樂化」,有更多的大戰。 我認為當戰爭爆發時,對創業者來講也是另類的機會,什麼機會?做「軍火商」。 大傢伙忙著打仗,你研發了一種新武器,你看看他願意不願意買。

所以板塊之間發生戰爭時,創業者雖然沒有能力做主角,但有機會做板塊戰爭裡面的軍火商,就是我之前經常說的「大機會變小,小機會變大」。 巨頭們拼命收購兼併,做大量的軍火儲備,這對於產業鏈來講是一種機會。

當然,這對於另外一些行業來講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比如VC。 未來幾年風險投資會進入冬天,我2005年創業時就做過一個判斷:未來中國不缺投資人,缺企業家和創業家。 新的資本力量已經崛起,就是天使投資和企業戰略投資。 他們

對於早期的,或者創業的企業有更敏銳的嗅覺,更明顯的價值。

過去幾年UC也投入資金和流量支援了很多創業者成為產業的「變數」,其中ES檔管理、安全管家、天天動聽在內的很多企業都成為了各自領域內的領先者。 我們不希望整個產業最後變成四座大山之外,只剩下少數幾家苦苦搏殺。 所以從幾年前開始,我們在國內和海外加大了針對移動互聯網佈局的戰略投資,目前為止投資並購的企業已經超過30家。

2013年初,我跟董事會討論後制定了一個計畫:在2013年到2015年3年內,人才、產業鏈、國家化三個方面投入超過30億人民幣。 但事實上,光2013年我們在產業鏈裡面的投資就超過了20億。 當然,UC作為戰略投資人,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是:支援這些企業發展,但不影響最終決策,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始終由創業團隊說了算。

第三個機會是「忘掉中國」,也就是我最近兩年一直在強調的全球化。 過去,業內一直有個錯誤的觀點:互聯網是當地語系化的服務,不適合國際化。 其實看一下資料就能知道,美國的前十大的互聯網公司,沒有一家的本土使用者超過25%,也就是有75%以上都來自于美國以外的全球市場。 其實360行裡,互聯網是最適合國際化的業務,因為一點接入,覆蓋全球,使用者根本不關心你是白皮膚、黃皮膚,還是黑皮膚。

我覺得也許是因為互聯網領域的從業者,知識水準比較高,對於風險的判斷力很強,所以不敢去做國際化。 其實只要有勇氣,中國企業也完全有能力在全球市場立足。

UC在國際化上起步得很早,態度也比較堅決,出海四年,我們已經在全球十幾個國家的市場份額超過10%。 2013年的7月,我們創造了一個中國互聯網的新紀錄:第一家源自于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在一個海外的重要市場取得了第一——UC在全球第二人口大國印度的市場份額突破了30%,成為當地第一大移動瀏覽器。 在那裡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騰訊、百度、阿裡巴巴,但知道一個品牌叫做「UC」。

所以這對於創業者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機會——忘記我們在中國,放眼全球市場。 如果能走出創業這一步,那為什麼沒有勇氣走出中國,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英語不好?想想那些浙江民營企業。 希望未來在國外很多市場都能夠看到中國的合作夥伴。

最後一個是更長遠的建議,就是關注第五次IT浪潮。 我們剛才已經講了硬體、軟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十年。 2020年開始的下一個週期的關鍵字是什麼?我認為是「人工智慧」。

首先,過去的四個十年,完成了硬體的積累,軟體的積累,資料的積累,去除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剩下的是什麼?就是讓我們的生活更「懶」。 我覺得科技進步的一個很重要動力,就是服務于懶人,這是生活更好的一個最重要標誌,就是讓人更懶。 我上次去美國出差,買了幾個機器人,掃地的,擦地的,反正別讓我幹活就行了,這些其實都對人工智慧的需求。

其次,還有很重要的一點,IT技術的變化趨勢,其實就是「軍用技術的民用化」。 比如互聯網最開始就是完全軍用的,我們覺得Google Glass很酷,但其實美國的軍隊在伊拉克戰爭時,士兵都戴著「Google Glass」了,這樣的技術在軍用上已經相當成熟。 現在軍事上的很多技術都是圍繞著人工智慧,所以這就是大的方向,我們大家都要去想怎麼擁抱這個趨勢。

當然大家千萬別把永福當專家,我與大家一樣,只是一個創業者,UC會把創業進行到底,同時希望更多創業者成為漏網之魚,市場格局中出現更多變數,讓這個世界更有趣。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