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計算更不能等同于建設資料中心。 現在一講到「雲」,人們就著手規劃用地、建設雲計算科技園區,然後宣佈將配備若干計算、存儲和網路硬體設備 ]
雲計算被稱為全球範圍內最值得期待的技術革命,而雲計算之所以在全球範圍內帶來普遍的關注,是因為它所標誌的,不只是一項新技術,還是因技術而引發的整個產業的一次變革,將決定國家的競爭力。
經過多年的積澱和持續的探索,雲計算開始成為全球資訊產業發展的主流,這是行業變革水到渠成的結果。 新興的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提高的計算能力,以及快速普及的數位化通訊推動產業變革並催生新的商業模式,重塑著經濟發展和商業競爭的格局。
雲計算成為主流共識
雲計算能夠成為IT 創新實踐的主流要歸功於如下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過去十幾年來,技術的進步讓大規模、集中化計算的構想漸漸化為現實—— CPU、GPU 的多核進化及虛擬化技術的日趨完善,為資訊系統的高性能和低功耗找到了重要的突破點;更大的互聯網頻寬則使即時的、多元的、 複雜的計算應用成為可能;海量存儲、資料採礦、人工智慧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帶來了更快捷、更精確、更人本化的互聯網服務。
其次,我說,雲計算是被逼出來的。 隨著資料越來越多、軟體越來越複雜、終端越來越多樣、計算量越來越大,伺服器和PC 用戶端已經不能滿足使用者需求,雲計算應運而生,海量資料成新的生產要素。 在未來的5~10 年,資料大爆炸仍將持續。 據統計,到2015 年就將有250 億台聯網的設備,包括智慧電錶、智慧汽車、智慧建築、智慧電視、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移動健康監測設備和傳統PC。 因此, 產業必須依靠雲計算才能發展下去。
其三,新商業模式的湧現,讓個人和企業使用者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趨勢和可能。 多年前我曾指出,「服務化」將成為軟體產業的一個趨勢,現在看來,這個趨勢無疑更加明顯。 軟體不再只是封裝(或預裝)好的「商品」,還可以通過線上服務、隨需租用、附帶廣告的免費版本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來獲取。 此外, P2P 資源分享、視頻點播、資訊搜索、LBS(基於位置的服務),這些都是傳統軟體不易實現的功能,必須依賴「雲」之上的大規模計算資源。
借助大規模資料中心,雲計算將提供無限的計算資源、存儲容量和處理能力,可以説明解決全球各地醫療、環境、能源、科研等諸多領域的重大難題,同時也會帶來技術架構、商業模式和產業格局的重大轉變。
雲計算作為新一代資訊技術、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神經中樞,一些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已經投入鉅資,積極部署雲計算的基礎架構、作業系統、應用平臺,以及開發大量的應用和服務。 目前中國政府對雲計算高度重視,這非常具有遠見。 我認為,在推動雲計算發展過程中,還需把握核心特徵,厘清概念,避免認識誤區。
雲計算的三個特徵
首先,雲計算是為了化繁為簡。 即把複雜的技術、架構、平臺「內化」在雲中,更多地從最終使用者角度進行設計、開發與部署,把便捷、友好、人性化的應用和雲體驗帶給最終使用者。
其二,雲計算的核心是資料、軟體和服務, 而不僅僅是硬體和資料中心,雲計算更不能等同于建設資料中心。 現在一講到「雲」,人們就著手規劃用地、建設雲計算科技園區,然後宣佈將配備若干計算、存儲和網路硬體設備。
其三,未來不會在一夜之間實現。 「雲」 技術現在恰恰就處在這樣一種狀態:它確實是一個新的架構、整個資訊產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 但是由於過分渲染和炒作,讓大眾感覺轉瞬間就會發生翻天覆地般的變革,其實並非如此。
邁向雲的征程
從全球看,2011年是雲計算產業「穩健」發展的一年。 以美國為例,美國「雲」的發展要比中國快很多,無論是政府公共服務、中小企業還是大企業,虛擬化和「雲」化的程度都很高,過去幾年中,微軟(微博)、亞馬遜(微博)、蘋果、谷歌(微博)、Facebook和許多新公司( 如Dropbox 和Zynga等)在「雲」上已經推出了很多革命性的產品和服務,並逐步得到使用者的認可。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在中國卻還鮮見。
中國政府和企業同樣也對「雲」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中國,很多IT 企業發佈「雲」戰略、推出「雲」產品,運營商也開始部署基於「雲」 的應用。 對於中國IT 產業而言,雲計算帶來的最大機會在於如何以人、資料和服務為中心, 發展出淩駕于雲和端之上的社會化網路平臺, 並推出涵蓋搜索、廣告、社交與商業的多元化應用。
對於身處ICT 行業中的個人而言,雲實踐同樣帶來新的機會。 由於雲計算並不同于傳統的外包模式,所以雲帶來的效率提升不僅體現在IT 的創新,也體現在招聘更多銷售、財務、生產及市場人員。 今年3 月,IDC 新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雲計算激發的IT 創新所帶來的新收入將在2015 年達到1.1 萬億美元, 並將在全球範圍內創造接近1400 萬個新工作崗位,其中僅在中國和印度就將創造680萬個就業機會。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