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網90後創始人張林軒:我為什麼要創業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我叫張林軒,今年20歲,是在聊網(talkways.com)的創始人。 網站致力於為中國學生提供一個學習英語和獲得更多視角的平臺,目前正在內測調試階段。 從公司註冊到現在有半年,已獲得數位投資人的百萬級投資offer,估值過千萬。

最近有不少朋友都問我,作為90後,是如何開始創業、過程中有哪些困難、怎麼解決等一些問題,後來我想索性就寫篇日誌,可以給更多有同樣夢想的朋友做參考,也算是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為過去一年的努力和成長做一個小結。

我懂的肯定沒有各位企業家和投資大牛多,不過我覺得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獨特的機遇和情況,有時最能幫你看清道路的不是已經遙遙領先或者到達終點的人,而是快你幾步的人。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一起來探討,如果有我說的不對的地方,或者如果你有不同觀點,請儘管用力使勁噴。 但有一點請注意,這只是我創業以來的個人感悟,而非成功學。

在深入討論前,我要稍微介紹一下自己的專案,因為之後會經常引用到。

我的專案叫在聊網,是一個線上英語教學的平臺,美國名校在校生或畢業生註冊成為老師,並填寫非常詳細的資料,中國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尋找不同學校、專業和經歷的老師,選擇不同的課程,通過線上視訊交談完成學習, 然後支付由老師自己設定的費用,並對老師的課程評分,來督促老師的授課表現。

因為文化差異,美國的父母基本上都不會為自己的孩子支付全部學費,有60%的大學生在畢業時會有平均一萬五千美金的債務(利息從畢業當天開始算),他們有非常巨大的壓力在上課期間掙錢,所以願意每小時掙取5到20美金來做視頻家教。 在中國,同品質的老師課時費要在這個價格的5到10倍左右。

雖然視頻教學在某些方面不如面對面,比如互動性受到了一定的約束,但是教學效果會被老師的英語水準和綜合品質彌補。 另外,在你隨時隨地學英語的同時,還交到了和你興趣相投的海外朋友,獲得了更多視角甚至資源。

在中國做事,不一定是最好的就會被人選擇

創業一定要有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不是指點子,而是指即使別人知道了你的點子,來抄襲你,你也能做的比他們好的原因。 核心競爭力有內在的,你的能力和特長,比如你的技術特別厲害,而且在一個領域已經研究了很久,水準算是國內TOP10的;還有外在的,你的資源和管道,比如你的大舅是某個大公司的高管,然後能成為你的第一個大客戶( 比爾蓋茨的母親是IBM的董事,幫蓋茨簽了第一大單)。

外在的核心競爭力經常是短暫的,因為你如果發展的不錯,那麼很快你原來有的資源就會滿足不了你的需求,但是你可以靠它起家。 內在的核心競爭力一般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摸索和積累,同時也需要不停的進步。 如果你缺失核心競爭力,即使你是市場中的第一個,你的公司會很快被抄襲,然後被清出局。

有些年輕創業者會有一個想法(尤其容易出現在海歸身上),覺得創業就是要證明自己,如果自己足夠優秀,金子總會發光,所以不在乎去「走關係」或者利用身邊的資源,排斥了外在競爭力。 其實我一開始也是這種想法,後來發現是非常錯誤的。 創業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成功,只有成功才能證明你自己,沒人會記得比爾蓋茨在初創時用了自己母親的資源,但大家都知道微軟的成功和蓋茨持續了13年的世界首富。

我還記得之前在美國創業的一次經歷。 當時17歲,自己在做校報。 學校不給我們贊助,印刷要自己籌錢,就做了廣告位招商,整版廣告的價位是400美金,後來我們每期都會有一個。 但其實校報的發行量並不是那麼高,每期1000份,拿到報紙的人很多都直接扔掉了,大部分讀者也只是看看封面故事。

商家都知道這一點,但他們還是會願意出400刀。 這是因為作為美國政府極力保護的物件,公立學校是不能張貼任何廣告的,所以獨立的校報成了諸多企業可以平時在學校宣傳的唯一途徑。 那有沒有更有效率的在校內宣傳的途徑呢?後來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很多美國高中的入口旁邊都是有停車位的,我們學校有三個入口,每個入口兩側很近的地方都有停車位,這些大部分是給學生的(美國學生很多17歲就開始獨立開車)。 我聯繫到了他們,承諾了他們每月50刀,租他們的 「車皮」,就是他們每天早15分鐘開車到學校,我在他們到了之後把一張大海報貼在車上,在他們放學之前把這些海報拿走,然後招租這個海報的位置。 我把這個想法寫成了簡單的一頁文檔,發給了附近的公司,不到一周,一個在美國非常有名的網路駕校(driversed.com)的地方市場部門找到了我,並簽下了在接下來一個月的廣告合作合同。 合同上寫他們會給我2400刀,而我的成本,給司機的費用和印刷費加在一起只有300刀多一點。 後來這件事情沒有繼續做,因為在Driversed要給我打錢的時候發現我當時沒有綠卡,不能在美國合法做公司,不過我相信如果當時繼續做的話,也許結果會還不錯。

我提這件事情的原因是想說,我沒有任何學歷,公司沒有正式註冊,沒有可見的產品,沒有案例,連Logo都沒有,僅憑一頁的文檔,就可以讓一家完全陌生的大公司願意跟我合作,並且給我一筆不小的錢。 這是在美國創業的好處。

在中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回國之後帶著這種美國態度嘗試去做事情:我相信只要能提供最好的方案和產品,就會被人接受。 但結果是我碰了很多壁。 我記得非常清楚,有一次我在中國和新東方的某位市場高管討論贊助方案,那人說:我相信你的方案對公司會有説明,也的確是好的選擇,但是在中國做事,不一定是最好的就會被人選擇,還有太多其他因素,這就是中國。

其實我想可能我的很多朋友對這一點比我還要更清楚,我只想對可能和我一開始一樣理想主義的朋友們說,其實這些都只是遊戲規則,你既然想要贏,想要站在最高點,就必須遵守規則。

回歸主題。 在決定創業之後,你需要首先根據你的內在和外在核心競爭力來選擇你創業的大方向,而且這兩點最好要重合。 如果你想不到交叉點,那就再接著想。 因為青年人創業的成功率本來就很低,90後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們在任何一點都一定要做到最好。 而越往後越不容易做到極致,所以在一開始選擇大方向的時候,一定要完美主義一點,找到真正最適合你自己做的事情。

我個人的例子,內在優勢:我在中國讀書到小學畢業,在加拿大和美國讀書到高中畢業,所以我有中美雙重語言和文化背景;回國後我做過幾個大的英語培訓公司的講師,包括培訓總監的職位,對英語培訓行業有一定的瞭解;我很喜歡設計產品, 之前創辦過兩份報紙和兩家公司,產品都是我自己負責,而互聯網企業是最需要產品構思的行業。

外在優勢:我有很多在美國名校的朋友,而且通過之前在美國成立的一個中美文化交流非盈利性組織,帶領著一支由來自哈佛、斯坦佛這些名牌大學在校生組成的兼職團隊。

其實很容易看出來,把這些條件都結合在一起,我創業的方向就已經出來了:一個在英語培訓行業,著重利用美國名校團隊和資源的互聯網產品。

我相信,每個用心的人都會有自己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些條件不是因為幸運,更多是自己創造的機會。 比如很多人會覺得我能有北美生活的經歷就很幸運,但其實我小時去加拿大是因為父母的離異,是被迫的。 而在離開北京之前,我對媒體非常感興趣,在小學有辦自己的報紙,還參加了各種各樣的電視綜藝節目,在北京電視臺還算個小明星。

去加拿大之後,自己的那股傲氣和「京范兒」非常不招人喜歡,同時因為完全不懂語言,之前熱愛的電視節目和報紙都不能再繼續做了。 所以後來我在加拿大的三年就選擇了悶頭學英語,為之後在美國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每一件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情是福是禍其實都很難說,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做出最好的選擇:逆境時踏實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強,順境時發揮優勢,獲得更多機會。 #p#副標題#e#

最初我和三個人還揮淚拜過把兄弟,現在他們都不在公司了

以上談到核心競爭力都是以個人為主,但當你有了團隊,他們就變成了你最大的籌碼,你核心競爭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白手起家的情況下,你不會有太多錢去為大家提供資金報酬,所以一般都要用股份。 股份讓你的團隊更有參與感,覺得在公司受到尊重,而且在公司發展順利的情況下有長遠利益的保證。 不要因為怕有人分利益而吝嗇股份,但是要盡可能掌握公司的控制權,最好在獲得天使投資之前保持絕對控股。

上面說到過解決一個需求,你要想清楚什麼、怎麼、和誰這三個問題。 但是當你要召集一支團隊時,你要想明白第四件事,就是 「為什麼」。

我自己的例子,在決定創業之後,我把我身邊認為最聰明最有能力的人都弄到公司裡了,核心團隊最一開始包括我六個人。 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六個走了四個,然後又新加入了四個,還是六人。 一開始的時候,我和另外三個人還揮淚拜過把兄弟,現在這三個人都不在公司了。

一開始大家加入可能是為了一個好的機會,或者是能有一幫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我相信絕大部分考慮一起創業的年輕人都是這麼想的。 可是創業很現實,也很殘酷。 每一個真正優秀的人都會這麼考慮自己的選擇:我投入這些時間,是不是能學到東西,獲得成長,在我的領域走的更遠。 所以在沒有獲得一定成功之前,對一個合夥人最大的保障就是即使公司黃了,他也不會虧,因為他獲得了成長。 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做一項任務,而不是因為他自己喜歡,那麼他的工作狀態絕對不會長久,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後,他會開始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然後就會有不可避免的矛盾。 即使解決了短暫的矛盾,問題的根源還在,時間長了他最後還是會退出宣告。

現在,我和合夥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好,因為他們在公司裡面做的事情,就是他們最熱愛做的事情。 我們平常還經常一塊打打英雄聯盟LOL。

拉攏優秀的人才一定要像談戀愛追姑娘(或者男孩)一樣

確定了具體的方案之後,要制定執行計畫,並判斷在獲得天使投資前要完成的程度。 任何專案都需要資金,白手起家還不找投資...... 那你真的沒的玩了。 根據你對自己專案的瞭解,判斷通過你現有的資源、人力、和經費能夠做到的最好程度。

一般來講,再粗糙的DEMO都強過紙上談兵,而DEMO當然也是越完善越好。 但問題是,完善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究竟如何選擇,就要考驗一個創業者的判斷力和決策力了。 你要選擇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同時這個目標的完成度也要能足夠吸引未來的投資人。 因為大家的專案和情況都太不一樣,這個平衡點究竟在哪兒,我沒法給出一個萬金油的方案,但是有一點我想說的是,對於90後來說,你的計畫基本永遠都會比實際情況差,所以在最一開始制定方案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保守保守再保守。 我們優勢是激情和拼勁兒,劣勢是經驗不足,做事不夠穩重,容易過度樂觀。 既然知道自己的劣勢,那一定要想辦法主觀的在一些決策上做出相對穩重保守的選擇來彌補。

執行計畫在初創階段是一定會不停變動的,但是這絕對不能成為不做計畫的藉口,因為你要學著慢慢制定越來越靠譜的計畫,執行度也要越來越能跟得上計畫。

比如我自己,小時候我制定的計畫基本從來不會執行,這包括各種奇葩的想法,看完一套書啊,學好Photoshop啊,甚至包括跟著視頻學舞蹈等等;14歲的時候初三,計畫一定要在高一的時候做第二份報紙(第一份在中國小學的時候做的) ,後來高二的時候做了,晚了一年;半年前為在聊網做規劃時,想的是4月份完成粗糙產品,後來是6月份完成的,晚了兩個月。

不要因為之前有過拖拉,或者沒完成制定計畫的經歷,而覺得計畫都沒用,然後放棄制定計畫。 這世界上真的沒幾個人能一直按照計畫完成任務的,就連喬幫主在開發新蘋果產品時都是屢屢拖後計畫,有時發佈日期甚至拖後一年以上。

關於製作產品的過程,由於不同行業的產品相差很多,所以我就不做綜合分析,只講一下我自己做在聊網的過程。 我是去年11月份決定要做這個事情的,到6月份網站完成測試版有7個月了。

首先,要從你想到的專案大方向往細了縷,決定網站的主要功能,這個時間對我來說比較長,我覺得也應該長一點,畢竟在初創期間改方向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一是你沒有足夠的資源和人力去改變,二是如果改了, 團隊和投資人會對你的判斷能力產生質疑,從而對專案沒信心。 這個階段我花了大概3個月的時間,確定了網站幾個需要著重設計的大項,比如學生搜索老師時使用的威客地圖都有哪些條件(這會影響老師註冊時需要填寫的資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預約和支付流程,以及學生的成就和課程體系。

然後我召集了6個我覺得身邊比較理想主義比較細心的朋友來做了一支兼職的產品團隊。 大家一周見2、3次,我跟這個團隊一起把產品的細緻結構做了出來,決定了一些功能具體如何實現,以及網站的基本風格和樣式,這個階段花了2個月。 然後,這裡要贊一下劉堯,我們的設計師,他太棒了,我們一起把網站一頁一頁的討論設計出來,當然,設計全都是他做的,我只是提提想法。 把網站設計出來花了2個月,然後找了個外包團隊把網站的前端寫出來。

和產品同步的就是技術。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技術是跟產品一樣重要的(在初期甚至比產品更重要,因為初期重要的是產品能使用而不是完善)。 #p#副標題#e#

最初我和三個人還揮淚拜過把兄弟,現在他們都不在公司了

以上談到核心競爭力都是以個人為主,但當你有了團隊,他們就變成了你最大的籌碼,你核心競爭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白手起家的情況下,你不會有太多錢去為大家提供資金報酬,所以一般都要用股份。 股份讓你的團隊更有參與感,覺得在公司受到尊重,而且在公司發展順利的情況下有長遠利益的保證。 不要因為怕有人分利益而吝嗇股份,但是要盡可能掌握公司的控制權,最好在獲得天使投資之前保持絕對控股。

上面說到過解決一個需求,你要想清楚什麼、怎麼、和誰這三個問題。 但是當你要召集一支團隊時,你要想明白第四件事,就是 「為什麼」。

我自己的例子,在決定創業之後,我把我身邊認為最聰明最有能力的人都弄到公司裡了,核心團隊最一開始包括我六個人。 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六個走了四個,然後又新加入了四個,還是六人。 一開始的時候,我和另外三個人還揮淚拜過把兄弟,現在這三個人都不在公司了。

一開始大家加入可能是為了一個好的機會,或者是能有一幫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我相信絕大部分考慮一起創業的年輕人都是這麼想的。 可是創業很現實,也很殘酷。 每一個真正優秀的人都會這麼考慮自己的選擇:我投入這些時間,是不是能學到東西,獲得成長,在我的領域走的更遠。 所以在沒有獲得一定成功之前,對一個合夥人最大的保障就是即使公司黃了,他也不會虧,因為他獲得了成長。 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做一項任務,而不是因為他自己喜歡,那麼他的工作狀態絕對不會長久,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後,他會開始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然後就會有不可避免的矛盾。 即使解決了短暫的矛盾,問題的根源還在,時間長了他最後還是會退出宣告。

現在,我和合夥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好,因為他們在公司裡面做的事情,就是他們最熱愛做的事情。 我們平常還經常一塊打打英雄聯盟LOL。

拉攏優秀的人才一定要像談戀愛追姑娘(或者男孩)一樣

確定了具體的方案之後,要制定執行計畫,並判斷在獲得天使投資前要完成的程度。 任何專案都需要資金,白手起家還不找投資...... 那你真的沒的玩了。 根據你對自己專案的瞭解,判斷通過你現有的資源、人力、和經費能夠做到的最好程度。

一般來講,再粗糙的DEMO都強過紙上談兵,而DEMO當然也是越完善越好。 但問題是,完善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究竟如何選擇,就要考驗一個創業者的判斷力和決策力了。 你要選擇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同時這個目標的完成度也要能足夠吸引未來的投資人。 因為大家的專案和情況都太不一樣,這個平衡點究竟在哪兒,我沒法給出一個萬金油的方案,但是有一點我想說的是,對於90後來說,你的計畫基本永遠都會比實際情況差,所以在最一開始制定方案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保守保守再保守。 我們優勢是激情和拼勁兒,劣勢是經驗不足,做事不夠穩重,容易過度樂觀。 既然知道自己的劣勢,那一定要想辦法主觀的在一些決策上做出相對穩重保守的選擇來彌補。

執行計畫在初創階段是一定會不停變動的,但是這絕對不能成為不做計畫的藉口,因為你要學著慢慢制定越來越靠譜的計畫,執行度也要越來越能跟得上計畫。

比如我自己,小時候我制定的計畫基本從來不會執行,這包括各種奇葩的想法,看完一套書啊,學好Photoshop啊,甚至包括跟著視頻學舞蹈等等;14歲的時候初三,計畫一定要在高一的時候做第二份報紙(第一份在中國小學的時候做的) ,後來高二的時候做了,晚了一年;半年前為在聊網做規劃時,想的是4月份完成粗糙產品,後來是6月份完成的,晚了兩個月。

不要因為之前有過拖拉,或者沒完成制定計畫的經歷,而覺得計畫都沒用,然後放棄制定計畫。 這世界上真的沒幾個人能一直按照計畫完成任務的,就連喬幫主在開發新蘋果產品時都是屢屢拖後計畫,有時發佈日期甚至拖後一年以上。

關於製作產品的過程,由於不同行業的產品相差很多,所以我就不做綜合分析,只講一下我自己做在聊網的過程。 我是去年11月份決定要做這個事情的,到6月份網站完成測試版有7個月了。

首先,要從你想到的專案大方向往細了縷,決定網站的主要功能,這個時間對我來說比較長,我覺得也應該長一點,畢竟在初創期間改方向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一是你沒有足夠的資源和人力去改變,二是如果改了, 團隊和投資人會對你的判斷能力產生質疑,從而對專案沒信心。 這個階段我花了大概3個月的時間,確定了網站幾個需要著重設計的大項,比如學生搜索老師時使用的威客地圖都有哪些條件(這會影響老師註冊時需要填寫的資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預約和支付流程,以及學生的成就和課程體系。

然後我召集了6個我覺得身邊比較理想主義比較細心的朋友來做了一支兼職的產品團隊。 大家一周見2、3次,我跟這個團隊一起把產品的細緻結構做了出來,決定了一些功能具體如何實現,以及網站的基本風格和樣式,這個階段花了2個月。 然後,這裡要贊一下劉堯,我們的設計師,他太棒了,我們一起把網站一頁一頁的討論設計出來,當然,設計全都是他做的,我只是提提想法。 把網站設計出來花了2個月,然後找了個外包團隊把網站的前端寫出來。

  和產品同步的就是技術。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技術是跟產品一樣重要的(在初期甚至比產品更重要,因為初期重要的是產品能使用而不是完善)。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