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7-01-18
1,練習使用request對象接受資料,並且綜合運用些函數。cnbruce.html<form action="cnbruce.asp" method="post"><input type="text" name="title"><br><textarea name="content" rows=10 cols=20></textarea><br><input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該組件用於建立一個或多個計數器,這些計數器用於跟蹤某一網頁或某一網站訪問次數的資訊。你只能建立一個計數器組件,但該組件可以有多於一個的計數器。一旦建立了計數器,它將一直持續下去直到被刪除為止。計數器不會在一個事件比如訪問一頁時自動增加。你必須使用Set和Increment方法人工的設定或增長計數器。計數器不受範圍限制。一旦建立了一個計數器,那麼網站上的任何頁都可以檢索和控制它的值。一、Counters.Set &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ASP的強大不僅僅局限於接受和顯示的互動,更多的是運用ActiveX 組件進行更強大的Web應用。那究竟ActiveX組件為何物?它又是如何運作的呢?其實ActiveX Server Components(ActiveX 伺服器組件)是一個存在於 WEB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通常的聊天室所採用的程式,也就是Chat程式了,其基本結構原理是不會採用到資料庫的。那究竟採用什麼技術呢?我們知道ASP變數當中Session變數的作用是記錄單個使用者的資訊,並且能跟蹤使用者的行為;Application對象的作用則起的全域變數,可以實現網站多個使用者之間在頁面中共用資訊的。那可以想象,在針對當前聊天程式中,一個聊天成員即為一個Session變數,聊天成員之間的會話則當成Application變數進行共用顯示,以使各成員都能看見。那下面就採用一很經典的執行個體程式,進行瞭解和分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我們已經知道Application和Session對象的OnStart、OnEnd事件的指令碼,都必須是在 Global.asa 檔案中聲明的。那究竟Global.asa是什麼樣的一個檔案?它的作用有何?又該如何運用呢?且聽我慢慢道來。首先.asa是檔案尾碼名,它是Active Server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1.聲明VBScript變數在ASP中,對VBScript提供了強勁的支援,能夠無縫整合VBScript的函數、方法,這樣給擴充ASP的現有功能提供了很大便利。由於ASP中已經模糊了變數類型的概念,所以,在進行ASP與VBScript互動的過程中,很多程式員也慣於不聲明VBScript的變數,這樣加重了伺服器的解析負擔,進而影響伺服器的響應請求速度。鑒於此,我們可以象在VB中強制使用者進行變數聲明一樣在VBScript中強制使用者進行變數聲明。實現方法是:在ASP程式行首放置<%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在Web應用程式中,當一個使用者訪問該應用時,Session類型的變數可以供這個使用者在該Web應用的所有頁面中共用資料;如果另一個使用者也同時訪問該Web應用,他也擁有自己的Session變數,但兩個使用者之間無法通過Session變數共用資訊,而Application類型的變數則可以實現網站多個使用者之間在所有頁面中共用資訊。可以理解Session是局部變數,而Application則為全域變數。在同一虛擬目錄及其子目錄下的所有 .asp 檔案構成了 ASP 應用程式。我們非但可以使用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ASP對象中除了用於發送(Response)、接收和處理資料(requeest)、伺服器訪問(Server)的對象外,還有一些非常實用的標記Active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Server 對象提供對伺服器上的方法和屬性的訪問 , 其中大多數方法和屬性是作為公用程式的功能服務。(IIS HELP翻譯)有了 Server 對象,你就可以在伺服器上啟動 ActiveX 對象常式,並使用 Active Server 服務提供象 HTML 和 URL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什麼是 Cookie?Cookie 其實是一個標籤,經常可能聽到的中文翻譯:小舔餅。當你訪問一個需要唯一標識你的站址的 WEB 網站時,它會在你的硬碟上留下一個標記,下一次你訪問同一個網站時,網站的頁面會尋找這個標記。每個 WEB 網站都有自己的標記,標記的內容可以隨時讀取,但只能由該網站的頁面完成。每個網站的Cookie與其他所有網站的Cookie存在同一檔案夾中的不同檔案內(你可以在 win98 的 Windows 目錄下的 Cookie 檔案夾中找到它們,而 win2k 則在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通過對Request對象的學習,可以瞭解到,Request對象是伺服器端用來擷取用戶端的資訊的。但作為伺服器和用戶端進行互動,是不是還缺少伺服器端向用戶端發送資訊呢?對象Response正是擔任此責任。負責將資訊傳遞給使用者的對象就是Response了,它可動態地響應用戶端的請求,並將動態產生的響應結果返回給用戶端瀏覽器。一,Response.write在Response中write方法是使用最頻繁的一個了,write就是寫:將指定的字串寫到當前的 HTTP 輸出。1,write.asp<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系統學習ASP,就是先從ASP的幾大內建對象開始的.一般稱五大對象:Request、Response、Server、Session、Application今天先來看看Request對象。當然一直還沒有提到的就是,ASP到底是什麼樣?我看代碼怎麼知道是ASP代碼?很簡單,當看到“<%”和“%>”就表明是ASP,並且兩者之間的就是ASP源碼。那為什麼要學對象,對象的作用又是如何的?其實ASP所提供的這些可在指令碼中使用的內建對象,使使用者更容易收集通過瀏覽器請求發送的資訊、響應瀏覽器以及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說實話,無論是asp,php還是jsp進行網路編程的時候,都離不開和使用者的互動。而人機對話的平台,基本上是靠相應的文本、列表框進行輸入,然後通過按鈕提交送至資料庫的。所以學習網路編程就一定要瞭解這些輸入平台相關的東西:表單(form)其基本格式如下:<form name="form1" action="xxx.asp" method="post"><input type="text" name="yourname"><select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本人的水平有限,難免有疏忽遺漏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在此先謝過。ASP編程入門進階(一):安裝設定管理員鑒於ASP指令碼語言是在伺服器端IIS或PWS中解釋和運行,並可動態產生普通的HTML網頁,然後再傳送到用戶端供瀏覽的這一特點。我們要在本機上進行調試,那就要求我們的個人電腦具有伺服器的功能。不要看到“伺服器”三個字就感到擔心:我的機子配置這麼底,效能這麼差,是不是不能配啊。放心!配個伺服器,就是多裝個軟體,況且就自己一個人用,根本沒有必要多慮。那具體的裝個什麼軟體呢?剛才我們也看到了是在“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首先感謝V37斑竹對我的協助,這個方案解決了顯示“上一篇下一篇”和相關文章的問題,貼出來讓大家分享。 以前看到一個文章講用ID+1和ID-1的辦法判斷“上一篇下一篇”,在用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問題:當刪除資料庫中的一篇文章時,就會造成ID不連續,如果用ID+1和ID-1來判斷就會出現找不到記錄的問題,在這個程式裡,通過查詢大於當前ID的第一條記錄來找出下一篇的ID,查詢小於當前ID的第一條記錄來找出上一篇的ID,這樣就算ID不連續也可以正常顯示了。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有很多人需要,也有很多人問了,我記得在一個文章中做了詳細回複的。 現在再整理出來!1、下載檔案 imgchk.rar 該壓縮包為 imgchk 檔案夾 ,其中有三個檔案:validatecode.asp,validatebody.fix,validatehead.fix 主要即是為產生 驗證碼 服務的。 將解壓檔案夾直接釋放在需要在某頁添加驗證碼的同目錄下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布爾型資料還可以這樣轉化: share=true sharex=not(sharex) response.write sharex 得到結果是false 少了很多if判斷 15:49 2006-3-29 ●插入含'(單引號)資料: title=replace(title,"'","''") Set update=conn.Execute("insert into netcang(title) Values('"&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當資料庫中讀取很多的資料。 將他連成了字串,格式如下:str=1###0###1***2###1###1_1***3###1###1_2***4###2###1_1_1***5###2###1_1_2***6###4###1_1_1_1***7###6###1_1_1_1_1 然後用先用arrResult=split(str,"***")將str分到數組中,接著再對arrResult數組的每條資料用arrTmp=split(arrResult(i),"###")來把他分到數組。 代碼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最近幫別人處理下資料,發現添加資料時,就提示"ASP 不能更新。資料庫或對象為唯讀。",從網上找了,也沒有解決我的問題.1、伺服器的資料目錄mdb檔案所在的目錄,是唯讀2、資料庫在本地的許可權,去唯讀許可權,再上傳3、有可能你是從唯讀目錄移動到可讀目錄的,所以一定不能這麼用,先下到本地,再上傳,可解決此類問題。www.jb51.net "不能更新,資料庫或對象為唯讀"的解決方案 初接觸dreamweaver,在做一簡單頁面實現向access資料庫寫資料時,總是遇到這樣一錯誤:
Time of Update: 2017-01-18
<%@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CP_ACP“%>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Shift-J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