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 Study--RAW Device在Oracle下的應用1、 什麼是裸裝置(RAW DEVICE)裸裝置是指未建立檔案系統的磁碟分割(raw partition)或邏輯卷(raw logical volume),應用程式直接通過一個字元裝置驅動程式對它進行訪問。如何對裝置上的資料讀寫決定於使用它的應用程式。由於對裸裝置的操作不通過UNIX的緩衝區,資料在Oracle的資料緩衝區(BUFFER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MySQL主主複製+Keepalived 打造高可用MySQL叢集為了響應公司需求,打造出更安全的mysql叢集,能夠實現mysql故障後切換,研究了幾天終於有了成果,一起分享一下。首先介紹一下這套叢集方案實現的功能1、mysql伺服器故障後自動轉移,修好後自動切回2、mysql服務故障自動轉移,修好後自動切回3、可以實現在幾秒鐘內轉移以下內容均是實驗環境,請根據實際情況修改響應參數生產環境MySQL主主同步主鍵衝突處理 MySQL + KeepAlived + LVS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使用GoldenGate實現MySQL到Oracle的資料即時同步使用GoldenGate實現MySQL到Oracle的資料即時同步step 1: 配置mysql修改設定檔my.ini#for goldengatelog-bin = "C:/mysql/logbin/logbin.log"binlog-format = ROWlog-bin-index = "C:\mysql\logindex"binlog_cache_size=32mmax_binlog_cache_size=512mmax_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 線上擴充分區在對Oracle分區表操作是,當一個分區已經有了最大的分區,如何再次擴充分區呢?簡單的方式是先刪除最大分區,然後添加需要的分區,再次建立最大分區,如果對於7*24小時的系統,可能不行。哪有什麼辦法呢?下面來做個實驗:SQL> select * from v$version; BANNER ---------------------------------------------------------------- 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MongoDB複本集搭建以及增減機器1. replica set每個複本集需要設定複本集名稱。在啟動MongoDB時指定。2. 搭建步驟2.1 啟動首先啟動MongoDB啟動時設定為複本集模式,並設定名稱。兩種方式,通過設定檔,或命令列模式。設定檔:01.# mongodb.conf 02. 03.replSet = replsetname 命令列模式:mongod --replSet "replsetname" 2.2 mongo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MySQL自動化營運之安裝篇MySQL安裝一般使用RPM或者源碼安裝的方式。RPM安裝的優點是快速,方便.缺點是不能自訂安裝目錄.如果需要調整資料檔案和記錄檔的存放位置,還需要進行一些手動調整 源碼安裝的優點是可以自訂安裝目錄,缺點是編譯時間長,過程複雜 其實還有一種方式,定製RPM包.它相當於用源碼安裝的方式定製了一個RPM包.一次打包,可以多次使用 它可以定製路徑,安裝時自動建立帳號,自動設定服務,環境變數等,並且安裝過程快速,簡單。 在大規模部署的情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MySQL經常出現sleep進程的解決辦法公司有一台Linux伺服器專門用來跑公司的WEB服務,由於曆史原因,網站數與頁面非常多,導致經常出現大量的sleep進程;MySQL伺服器所支援的最大串連數是有上限的,因為每個串連的建立都會消耗記憶體,因此我們希望用戶端在串連到MySQL Server處理完相應的操作後,應該中斷連線並釋放佔用的記憶體。如果你的MySQL Server有大量的閑置串連,他們不僅會白白消耗記憶體,而且如果串連一直在累加而不斷開,最終肯定會達到MySQL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16014: 日誌 1 的序號 242 未歸檔, 沒有可用的目的地SQL> alter database open;*第 1 行出現錯誤:ORA-16014: 日誌 1 的序號 242 未歸檔, 沒有可用的目的地ORA-00312: 聯機日誌 1 線程 1:'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THRS\REDO01.LOG' SQL> show parameter db_recoveryNAME TYPE VALUE---------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CentOS 6.5上安裝MySQL-Cluster 7.3.4過程筆記CentOS6.5上安裝MySQL-Cluster 7.3.4過程筆記,(曆時2天尋找各種資料親身實驗結果)。為了安裝這個Cluster,研究了2天才徹底搞定,因此將此次研究經驗記錄下來供大家參考學習,避免重複走彎路,安裝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環境說明: CentOS6.5 + MySQL-Cluster 7.3.4 (最新GA版本),規劃2台機器,一台做控制伺服器 + 負載平衡伺服器 + 資料節點伺服器,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12519 錯誤 進程錯誤系統正常運行一個月後,上線第一天出現了下列錯誤,想了很久沒有思路。後來排查出資料庫監聽異常,發現是ORA-12519拒絕錯誤。後來發現是資料的串連池達到的極致。具體解決方案如下: --首先檢查process和session的使用方式,在sqlplus裡面查看。SQL> show parameter processesNAME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在歸檔模式下刪除非系統檔案的恢複眾所周知,我們的核心生產資料庫通常都是在歸檔模式下啟動並執行,更不用說還配置DG環境的了。開啟歸檔,並保證所有歸檔不丟失,就能保證我們對資料庫所做的任何修改不會丟失,歸檔日誌可謂是恢複的根本,如果丟失歸檔,那麼即使RMAN功能再強大,也無法對丟失的資料進行恢複。所以我們通常配置的RMAN策略就是全備+歸檔+控制檔案自動備份。這裡的歸檔不是指資料庫建立以來產生的歸檔(那量也太大了),而是當進行RMAN非一致性備份時新產生的那部分歸檔日誌,用來保證資料庫可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關於執行計畫的簡要分析一、如何開啟執行計畫:開啟執行計畫(執行 set autotrace traceonly/off),如果提示SP2-0611,SP2-0618,按以下辦法建立相應使用者即可。1、SYS使用者登入,執行@$Oracle_HOME/rdbms/admin/utlxplan.sql,建立PLAN_TABLE ;2、執行@$Oracle_HOME/sqlplus/admin/plustrce.sql,建立plustrace角色;3、賦給使用者grant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配置DataGuard時報ORA-12528說明:在DataGuard的搭建中,運行rman恢複的時候報錯ORA-12528的錯誤; 指令碼如下:RMAN> connect auxiliary sys/Oracle@SCMPRD02 解決步驟: 1、檢查監聽是否啟動,指令碼:tnsping SCMPRD02 方法一:設定資料庫的監聽為靜態參數步驟:在ORACLE_HOME/network/admin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控制檔案多工一.Oracle控制檔案多工1.show parameter control --查看控制檔案資訊 show parameter spfile --查看是否有spfile create pfile from spfile; --產生pfile shutdown immediate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 實現基於函數的索引使用情境:當一個查詢運行很慢。通過檢查where子句,發現其中的一列應用了sql lower函數,lower函數阻止使用該列上現有的索引。你想要建立一個基於函數索引來支援這個查詢,如下SQL> select index_name,column_name from user_ind_columns where table_name='T1';INDEX_NAME &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執行個體恢複階段以及flashback簡介執行個體恢複階段:1.資料檔案不同步2.前滾(重做redo)3.檔案中的提交和未提交資料4.開啟資料庫5.回退(還原undo)6.檔案中的提交資料 最佳化執行個體恢複:(加快髒資料的寫) 使用 MTTR fast_start_mttr_target (建議不要設定/增加系統負擔)db_writer_pricesses(DBWn的進程)flashback;位置由 DB_RECOVERY_FILE_DEST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建立一個資料表空間和使用者來測試首先對Oracle資料表空間作如下說明暫存資料表空間:是在做大資料量排序時,分組操作時用的,正常這些都是在記憶體中完成的,但在大資料量排序處理時,記憶體不夠用的情況下就會用到暫存資料表空間,這裡是不存放表的,有點類似於作業系統中的虛擬記憶體概念。資料資料表空間:是存放表、索引等資料檔案的資料表空間,順帶說下最好把表和索引分在不同的資料表空間中,這樣效能會好很多。使用者指定資料表空間:其實只是對使用者建表時候的資料表空間設定一個預設值,就是說這個user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cle關於字元集的分析字元集有很多種,最初出現的字元集是ASCII,由於ASCII支援的字元數很有限,因此隨後又出現了很多的編碼方案比如Unicode。
Time of Update: 2014-09-24
ORA-16753 錯誤問題解決1、使用dgmgrl將資料庫設定為唯讀模式:DGMGRL>edit database dg_name set state=read-only;ORA-16753 Resource guard could not open standby databaseCause:Resource guard could not open standby database.Action:Check the Data Guard console log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