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針對Linux系統內建Mysql 資料庫不能使用的情況,可能是在安裝過程有沒有安裝mysql server, 安裝時即使選了安裝MYSQL(圖形介面安裝),只有開啟旁邊“細節”,從裡面勾選選上server才可以。安裝完成後在/usr/bin 目錄下會產生許多MySQL的相關檔案,其中有一個名為mysqld_safe 啟動服務的指令檔,執行這個指令檔後,發現錯誤'/var/lib/mysql/mysql.sock',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BUG 3028673--Oracle ON AIX DOES NOT SHARE MANY CONST STRUCTS - PER PROCESS MEMORY OVERHEAD 即:Oracle on IBM AIX platforms (AIX 5L and 4.3.3) use a large amount of memory per dedicated connection. For Oracle 9.2 on AIX 5L the memory required per idl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單一實例的安裝文檔網上比比皆是,其中也不乏很好的文章,其實oracle最好的安裝文檔莫過於線上手冊,但是手冊的安裝步驟太過詳細,所以很多大俠為了方便就整理了許多不同版本的安裝文檔,本人自學oracle已經快一年了,學到的也只是皮毛,但是談起安裝oracle,特別是11g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經過長時間學習CentOS 5.3安裝Oracle,你可能會遇到CentOS 5.3安裝Oracle問題,這裡將介紹CentOS 5.3安裝Oracle問題的解決方案,CentOS Linux與RHEL產品有著嚴格的版本對應關係,例如使用RHEL 4原始碼重新編譯發布的是CentOS Linux 4.0,與RHEL 5對應的是CentOS Linux 5.0。 CentOS 5.3安裝Oracle 10g總結文檔 .一.前言之前聽坊間傳聞說CentOS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整理了下關於"Oracle資料庫提供了幾種不同資料庫啟動和關閉方式",然後,自己就回去就寫了個樣本. 其中,就出現了1個問題: ORA-12528: TNS:listener: all appropriate instances are blocking new connections 於是到網上就大量的查閱資料,哈哈,好不錯,解決方案找到了.其中紅色的就是主要解決方案.下面就把我整理的東西給共用下.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測試環境:VMware Workstation V6.5.1,Oracle Database 11g Release 2 (11.2.0.1.0) Enterprise/Standard Edition for Linux x86-X64Intel Core2 P8700 2.53G CPU ,1G記憶體,硬碟40G。採用虛擬機器的安裝方式。首先,在官方網站上下載Oracle資料庫安裝檔案linux.x64_11gr2_database_1of2.zip linux.x6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對於Oracle Data Guard 的Maximum Availability和 Maximum Performance 兩種模式下的主庫歸檔檔案的刪除,必須是在歸檔檔案在備庫應用以後才可以刪除。 對於Maximum Protection 模式,這種模式的日誌是同時寫到主庫和備庫的,所以這種模式下的主庫刪除歸檔,沒有限制。 可以直接刪除。 那麼在Maximum Availability和 Maximum Performance下,RMAN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使用在postgresql.org下載的x86_64二進位版的postgres 9.0.3安裝包,解壓到了/opt/pgsql。使用initdb命令初始化資料庫後嚮往常一樣使用psql命令登陸資料庫,提示找不到termcap等一些動態庫,把/opt/pgsql/lib目錄加入LD_LIBRARY_PATH環境變數就好了。 再次使用psql登陸資料庫,卻提示如下錯誤:psql (9.0.3)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相信各位線上都可能遇到過或者聽到過資料被應用程式“誤”刪,可能因為拼SQL導致謂詞為永真刪除或者更新了全部資料?或者虛驚一場?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能:1.“攻”: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2.“守”:如何發生了怎麼辦對於“攻”:因為我們是MySQL,主要拿MySQL舉例:1.sql_safe_update:當設定為1時對於update:如果謂詞沒有索引並且沒有limit會被拒絕對於delete:如果謂詞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Oracle資料庫遠端連線的部落格:Oracle資料庫——服務端配置遠端連線 。在那篇文章中操作推薦過別人的一篇部落格,就是本部落格的這個話題。但是最近要用了,於是就翻自己的部落格,卻發現那個部落格已經限制訪問了,在網上又找了好久,才找到這個,於是果斷自己寫一下,以備今後自用以及方便他人。1、安裝PL/SQL,這個過程還是比較容易的,就不再多說了,我的目錄為:C:\plsql2、去Oracle網站下載Instan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Linux下將mysql從5.1升級至5.5後,發現預存程序不能用了。建立和使用預存程序時就會提示Cannot load from mysql.proc. The table is probably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這是對MySQL進行加密效能測試的兩篇文章系列之二。在第一篇中,我專門使用MySQL的內建的對SSL的支援來做壓力測試,產生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結果。當然,使用SSL查詢的吞吐效能要比不使用SSL的效能低這也在意料之中,但是我相當驚訝的是,主要的效能瓶頸是花費在串連建立的時間。這個結果自然引導更進一步的研究。尤其我想要在MySQL內建的SSL加密和外部加密技術——比如SSH通道——之間做一次效能對比。我也會通過這篇文章明確一些在我上一篇文章的評論中提出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錯誤1:[INS-06101] IP address of localhost could not be determined 圖:如下解決方案:是因為你的主機名稱與IP地址不一至,在/etc/hosts檔案對應就行了 vim /etc/hosts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一直想等到BETA版出來再實驗的,可還是經不住誘惑阿,下午終於有時間測試一下了。一、必備軟體:1、LUA可以去LUA的官方下載:www.lua.org2、MySQL Proxy這裡有好多二進位版本。http://mysql.cdpa.nsysu.edu.tw/Downloads/MySQL-Proxy/或者去MYSQL官方下載原始碼。3、測試過程中取消了B和C的REPLICATION。這樣SQL語句一下子就看出來從哪裡來的。如果是M-S(可以先在SLAVE上進行STOP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 環境準備1.1. 軟體資訊虛擬機器:VirtualBox 4.2作業系統:Oracle Linux Server release 5.9OCFS2:ocfs2-2.6.18-348.el5-1.4.10-1.el5.x86_64.rpm 1.2. 主機配置1.2.1. Hosts檔案[root@skynode1 ~]# more /etc/hosts# Do not remove the following line, or various programs# tha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作業環境:CentOS 6.4 64位首先要建立/ibddir目錄並修改/ibddir目錄的所有者及對應的組:chown -R mysql:mysql /ibddir操作1:CREATE TABLE `D_TF_DATA_AGGREGATION_MYISAM` ( `strative_id` VARCHAR(16) NOT NULL, `date_id` VARCHAR(8) NOT NULL, `qua_id` VARCHAR(4)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以下CMDB 為db2資料庫名;此文經過測試環境驗證過。1、 線上備份資料庫不包含歸檔:db2 backup db cmdb online to [路徑名]包含歸檔:db2 backup db cmdb online to [路徑名] include logs2、 離線備份資料庫db2 backup db cmdb to [路徑名]3、 資料庫異機恢複(備份源為離線備份)db2 "restore db cmdb from [路徑名] replace existing withou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配置Oracle lsnrctl 和自動啟動1.設定主機名稱[root@www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NETWORKING=yesHOSTNAME=www.bkjia.com2.設定主機名稱與IP地址的對應[root@www ~]# cat /etc/hosts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1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資料庫關閉時,出現ORA-03113錯誤:SQL> shutdown immediateORA-03113: end-of-file on communication channelProcess ID: 3437Session ID: 125 Serial number: 5SQL> startupORA-24324: service handle not initializedORA-01041: internal error. hostdef extension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安裝完的MySQL的預設字元集為 latin1 ,為了要將其字元集改為使用者所需要的(比如utf8),就必須改其相關的設定檔;由於linux下MySQL的預設安裝目錄分布在不同的檔案下;不像windows一樣放在同一目錄下,只需修改其中的my.ini檔案,重起後就生效了;所以先來看看linux下MySQL的資料庫檔案、設定檔和命令檔案分別在不同的目錄 :1、資料庫目錄,其所建立的資料庫檔案都在該目錄下 /var/lib/mysql/ 2、設定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