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dbsnake 的blog裡看到一個all_parameters 表,通過這個表可以查看隱含的參數。但是後來確認了下,沒有這個表。 所以這個應該是dbsnake 自己建的一個視圖。 Oracle 參數分類 和 參數的查看方法 在上面的這篇裡有一段查詢隱含參數的SQL指令碼,根據這段指令碼,建立了一個名為all_parameters 的視圖。 功能就實現了。 用這個視圖來查看隱含參數,確實要方便很多。 /* Formatted on2011/7/28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以前總是忘記Oracle單引號轉義,為了以後工作方便,現在記錄下來SQL> select ''''||nvl(sql_id,prev_sql_id)||'''' sql_id , ',' ||nvl(sql_child_number,prev_child_number) sql_child_number from v$session wher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安裝RAC 時,出了不少問題。現匯總如下:1、開始安裝時,因兩節點同時運行了root.sh,以至出錯, ohasd 不能啟動。後來刪除重新安裝,先前建立的CRS 磁碟組已不能選擇了。只好再退出來,(選擇已是磁碟成員)(後面經查詢資料才知,可以在刪除檔案前,執行ASMCA進行管理ASM磁碟組)先刪除CRS對應的3個磁碟 CRS1,CRS2,CRS3, 再使用 Oracleasm createdisk 重建立立。再進入安裝介面,可以選擇此3個磁碟進行建立磁碟組CRS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STARTUPSTARTUP OPEN:STARTUP預設的參數就是OPEN,開啟資料庫,允許資料庫的訪問。當前執行個體的控制檔案中所描述的所有檔案都已經開啟。STARTUP MOUNT:MOUNT資料庫,僅僅給DBA進行管理操作,不允許資料庫的使用者訪問。僅僅只是當前執行個體的控制檔案被開啟,資料檔案未開啟。STARTUP NOMOUNT:僅僅通過初始設定檔案,分配出SGA區,啟動資料庫後台進程,沒有開啟控制檔案和資料檔案。不能任何訪問資料庫。STARTUP PFIL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利用日誌挖掘 Oracle 不完全恢複 恢複誤刪除的表/資料/視圖等 /*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物理上存放於網路的多個Oracle資料庫,邏輯上可以看成一個單一的大型資料庫,使用者可以通過網路對異地資料庫中的資料進行存取,而伺服器之間的協同處理對於工作站使用者及應用程式而言是完全透明的,開發人員無需關心網路的連結細節、資料在網路節點中的具體分布情況和伺服器間的協調工作過程。 資料庫之間的連結建立在DATABASE LINK上。要建立一個DATABASE LINK,必須首先在建立連結的資料庫上設定連結字串,即配置一個遠端資料庫的本網服務名。 連結字串的配置參見《用戶端串連伺服器》一節。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11g R2明確聲明不再支援export和import淘汰的原因:匯入匯出速度慢替代品:資料泵,速度提升5倍,但是不能遠程匯入匯出,只能在服務端資料泵工具expdp和impdpexp工具匯出資料庫檔案成.DMP尾碼的二進位檔案.dmp檔案平台無關性exp匯出前1.運行catexp.sql或者catalog.sql指令碼(只要求手工建立執行個體,用dbca建立的資料庫執行個體不需要)2.確保有充足的磁碟空間3.確認有所需的許可權:導本使用者需要creat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背景介紹: PostgreSQL服務端運行在RedHat Linux上,IP為:192.168.230.128 用戶端安裝在Windows XP上, IP為:192.168.230.1配置方法:1. 修改服務端/opt/postgresql/data/postgresql.conf檔案,將#listen_address='localhost'改成 listen_address='*' 2.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操作步驟: 1. 先建立一個中轉暫存資料表空間2. 刪除原暫存資料表空間3. 然後再重建回來操作命令:建立一個中轉暫存資料表空間create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2tempfile ‘/u01/oradata/orcl/temp02.dbf’ size 512Mreuse autoextend on next 100M maxsize 2048M;alter database default temporary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由於很多資料在Hadoop平台,當從hadoop平台的資料移轉到hive目錄下時,由於hive預設的分隔字元是\,為了平滑遷移,需要在建立表格時指定資料的分割符號,文法如下:create table test(uid string,name string)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通過這種方式,完成分隔字元的指定。然後通過hadoop fs -cp或者hadoop distcp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QL> set line 130SQL> select name,created,log_mode,open_mode from v$database; NAME CREATED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關於資料的處理declare v_cnt int;beginselect count(*) into v_cnt from 表名稱 where 查詢操作處理資料的條件if v_cnt>0 then --如果存在記錄 相關操作else 相關處理 --end if;end;關於欄位的處理declare v_col int;beginselect count(*) into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本章講述如何處理“處理物料搬運單”出錯?主要徵狀:1.勾選後按“處理”不起作用。2.查看不了“查看/更新分配(U)”3.“來源子庫存”為空白。如: 面對這樣的記錄,我檢查一下與搬運相關資訊,如訂單行狀態、發運交易處理狀態、有沒有產生應收、有沒有產生物交易處理等等,下面按照想思一步一步查檢:以下實際資料為例:物料編號為:181810101356銷售訂單:2010001862.20內銷\.銷售訂單.ORDER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SELECT * FROM table LIMIT [offset,] rows | rows OFFSET offsetLIMIT 子句可以被用於強制 SELECT 語句返回指定的記錄數。LIMIT 接受一個或兩個數字參數。參數必須是一個整數常量。如果給定兩個參數,第一個參數指定第一個返回記錄行的位移量,第二個參數指定返回記錄行的最大數目。初始記錄行的位移量是 0(而不是 1):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解鎖一個使用者,如過在安裝資料庫的時候,沒有解鎖使用者,可在sqlplus中解鎖,如: 首先使用sys登入,然後使用 alter user 使用者 account unlock;2、表述一張表的結構:desc 表名 tip:varchar2()支援國際上任何國家的語言;3、select 10*10 from dual; select sysdate from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使用shell調用sqlplus訪問Oracle直接執行沒問題。但是使用crontab調用時由於環境變數不生效,會不認為sqlplus為有效命令。註:調用時使用的Oracle使用者 解決方案一: 在shell調用入口處增加如下環境變數:export ORACLE_BASE=/oracle;export ORACLE_HOME=$ORACLE_BASE/app/product/9.2.0;export ORACLE_SID=COGNOS;export NLS_LANG=AMERICAN_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一、檢查交換分區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請確定在4G以上。若不夠,可通過以下方法增加交換分區:最好是關閉交換分區:swapoff -a 計算分區的大小,以KB為單位。 執行命令:dd if=/dev/x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5120000。執行後系統可能會重啟。 &n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lce對NULL值的排序後的位置有一個特殊的“關照”,這就是“NULLS FIRST”和“NULLS LAST”選項,使用這個選項便可以在SQL排序中強制指定NULL值出現的位置(是顯示在最前,還是顯示在最後)。示範並總結在此,供參考。1.建立示範表T並初始化7條資料sec@ora10g> create table t (x int);sec@ora10g> insert into t values (1);sec@ora10g> insert into 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一、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以 root 登入,建立sybase使用者、使用者組(useradd,groupadd)和安裝目錄/opt/sybase # mkdir /opt/sybase # id sybase # useradd sybase # passwd sybase 作業系統共用記憶體預設值,對於大多數 Linux 版本為 32MB,Adaptive Server 的最小要求為 64MB。檢查可用的作業系統的大小。 # ipcs -lm | grep 'max seg size' max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開始測試Oracle 11g rac,本本的效能有限,因此裝個單節點rac。步驟如下:網卡綁定修改/etc/modprobe.conf 和/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的ifcfg-bond* ifcfg-eth* 這裡不再多說配置Xmanager串連vi /usr/share/gdm/defaults.conf將[xdmcp]下的Enable=false 改成 Enable=trueAllowRemoteRoot=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