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Linux MySQL的幾個重要目錄1、資料庫目錄/var/lib/mysql/2、設定檔/usr/share /mysql(mysql.server命令及設定檔)3、相關命令/usr/bin(mysqladmin mysqldump等命令)4、啟動指令碼/etc/rc.d/init.d/(啟動指令檔mysql的目錄)Linux MySQL修改登入密碼Linux MySQL預設沒有密碼,安裝完畢增加密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1、命令usr/bin/mysqladmin -u roo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A profile has dual function: toenforce a password policy and to restrict the resources a session can consume;密碼管理是一直有效對資源的管理時當初始化參數RESOURCE_LIMIT為TRUE時才會有效,預設值為false;密碼管理FAILED_LOGIN_ATTEMPTS:在帳號被鎖之前可以輸入錯誤密碼的最大次數; PASSWORK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控制檔案用於記錄和維護資料庫。當恢複資料庫時,伺服器處理序和後台進程需要從控制檔案中讀取各種備份相關的資訊。如果控制檔案損壞,則會導致這些備份資訊的丟失。儘管使用多元化控制檔案可以防止控制檔案損壞,但因為控制檔案的重要性,應該定期備份控制檔案。當資料庫配置發生改變時,一定要備份控制檔案。涉及到資料庫配置改變的命令:alter database [add|drop] logfilealter database [add|drop] logfile memberalter databas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層次查詢--自串連: 通過表的別名,將同一張表視為不同的表,然後再利用等值、不等值串連自串連 SQL> selecte.ename||'的老闆是'||d.ename 2 from emp e, emp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心血來潮,突然想在OEL6下面安裝Oracle10g和Oracle11g,2個版本共存,方便學習和實驗,這個安裝過程其實不難操作,如果你有分別安裝過10g和11g的經驗,相信具體操作是很容易的,最總要的一點是如何讓2個版本共存和正常使用。在虛擬機器上測試了整個安裝過程,本本比較懶,過程相當緩慢。環境WMWARE WORKSTAION 7OS OracleLinux-R6 32Bit 1G記憶體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AIX中建立的裸裝置即AIX中的邏輯卷建立方法如下:文法:mklv -t raw -y [lvname] [vgname] [LPs]例如在建立Oracle所需的裸裝置:mklv -t raw -y lv_sysaux datavg 3mklv -t raw -y lv_systems aux datavg 3mklv -t raw -y lv_ctl1 datavg 1mklv -t raw -y lv_ctl2 datavg 1mklv -t raw -y lv_redo1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一、NLS ParameterOracle called globalization support National Language Support (NLS), 可以從Session, Instance, Database三個層級來對NLS參數進行設定。Session層級的設定覆蓋Instance層級的設定,Instance層級的設定覆蓋Database層級的設定。相應地,Oracle提供NLS_SESSION_PARAMETERS,NLS_INSTANCE_PARAMETERS,NLS_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Suppose a subprogram declares an IN parameter, an OUT parameter, and an IN OUT parameter. When you call the subprogram, the IN parameter is passed by reference. That is, a pointer to the IN actual parameter is passed to the corresponding forma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EXPLAIN PLAN 是一個很好的分析SQL 陳述式的工具,它甚至可以在不執行SQL 的情況下分析語句. 通過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Oracle 是怎麼樣串連表,使用什麼方式掃描表(索引掃描或全表掃描)以及使用到的索引名稱.你需要按照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的次序解讀分析的結果. EXPLAIN PLAN 分析的結果是用縮排的格式排列的, 最內部的操作將被最先解讀,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adump一般是audit dumpbdump是background dumpudump是user dumpcdump是core dump恢複的步驟1.還原資料檔案2.應用redo3.資料庫包含提交的和未提交的事務4.應用UNDO5.恢複完成的資料庫恢複:用作業系統命令還原檔案,用SQL*PLUS recover命令恢複檔案非歸檔模式的恢複必須還原所有的datafile和control files,也可以還原參數檔案、redo log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原理只是一個概念,可操作性不強,看了N多的半原理半細節的相關文章,卻總是被各種各樣的細節困惑住。為了自己下次能夠快速的使用PostgreSQL,以流水帳的方式記錄配置PostgreSQL叢集的步驟,有些結論是自己猜想的或者引用的,以後發現錯誤再修正吧。順便發些感想(跳過下面一段,都是題外話,其實就是廢話):其實很多東西,從原理上說都很簡單,幾乎我們每個人都能說上一點。但是實際上,原理性的文章一般可操作性都不是很強。我個人覺得,如果目標是給自己看或者目標是讓團隊的人能夠讀懂並可以操作的文章,還是應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pfile檔案pfile(ParameterFile)檔案是基於文字格式設定的參數檔案,含有資料庫的配置參數。Oracle 9i在安裝時為每個資料庫建立了一個pfile,預設的名稱為“init+常式名.ora”,這是一個文字檔,可以用任何文本編輯工具開啟。spfile檔案spfile(Server Parameter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大多數時候使用的作業系統是Windows系統,對於Liunx的瞭解就是少之又少了。 這段時間我們在做一個關於影像的系統要求所有的應用都部署在RedHat系統上,這樣就有兩個軟體使用方面的問題:1、資料庫 2、應用中間鍵我們的資料庫使用的是Oralc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測試出現了BUG,查看了下應用程式列印的日誌,發現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前一天的資料還正確,第二天的資料就出現了錯誤,唯一的可能是有人在這期間直接更新了資料庫,而正常情況下資料庫的每次更新都需要程式將一些統計資料發送給另外一個部門,結果第二天程式發送的資料出現了異常。我懷疑是有人用update語句直接update了資料庫。這是按照推理來的,但是又沒有足夠的證據,因為mysql沒有開啟日誌功能。這個問題又不能重現,在應用程式中找BUG很困難,那就為mysql加上更新日誌功能吧!百度下,mysql的日誌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環境 Oracle 9 Release 2使用者sys測試表名ATTRIBUTE_TRANSFORMATIONS$使用到的資料字典中的表和視圖USER_TAB_COLUMNS:使用者表基本機構資訊user_constraints:使用者約束基本資料user_cons_columns:使用者約束與欄位對應資訊select a.column_name,a.data_type,a.data_length,b.constraint_type,b.r_table_name,b.r_column_nam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Oracle 10g中,如果我們在建立執行個體時沒有選擇安裝樣本,那麼在建立執行個體之後,還可以通過$ORACLE_HOME/demo/schema 下的指令碼來建立。關於具體的建立方法,官方文檔有詳細的說明:SampleSchema Scripts and Objec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同事說查詢遇到一個奇怪的事,2個表進行not in 操作沒有返回結果,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有返回的。一.問題重現一般來說,問題能重現就是好訊息,最怕不能重現。 SQL> connscott/tiger;Connected.SQL> descemp Nam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一、建立過程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_rebuild_all_index (tablespace_name in varchar2)as sqlt varchar(200);begin for idx in (select index_name, tablespace_name, status from user_indexes wher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Automatic Workload Repository(AWR)收集、處理和維護效能系統資訊,為效能調優的問題檢測提供了有力的協助。AWR收集和處理的統計資訊包括:1. 段的統計資訊;2. 時間模型統計資訊(在v$sys_time_model和v$sess_time_model視圖中查看);3. 一些在v$sysstat和v$sesstat視圖中收集的系統和會話的統計資訊;4. 系統中負載最高的一些sql語句,分別按執行時間、cpu時間、執行次數等標準來統計5. ASH統計資訊,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總結:直接路徑插入直接在高水位線以外分配空間,繞過了資料緩衝區,直接將資料插入進表所在資料檔案中。直接路徑插入不產生Redo和Undo Log,依賴高水點實現復原。直接路徑插入結束的時候Oracle會維護索引,為了避免維護索引的效能影響,可以先刪除索引,等插入完成後重建立立。直接路徑插入會導致對被插入的表加表級鎖,在提交之前,別的會話不能再對此表進行insert, update, delete等操作。 一、直接路徑插入與間接路徑插入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