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MySQL已經成為當前網路中使用最多的資料庫之一,特別是在Web應用上,它佔據了中小型應用的絕對優勢。這一切都源於它的小巧易用、安全有效、開放式許可和多平台,更主要的是它與三大Web語言之一——PHP的完美結合。 但不幸的是,一個預設安裝的MySQL,會因為root密碼為空白及程式漏洞導致被溢出,使得安裝MySQL的伺服器成為被經常攻擊的對象。更嚴重的是,被攻擊之後資料庫往往遭破壞,易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下面將進入為了保護資料而進行的保衛戰中。 環境要求 1.系統內容: 有一台Red Ha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也來支援一下! 這是本人工作和學習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資料庫一點學習經驗與大家分享,其實資料庫的學習並不是想像中的那個困難,如果不牽連到資料庫的開發而是做為一名DBA還是比較容易,學會資料庫會協助你的走好網管的道路! 一、學習方向: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Sequence是資料庫系統按照一定規則自動增加的數字序列。這個序列一般作為代理主鍵(因為不會重複),沒有其他任何意義。Sequence是資料庫系統的特性,有的資料庫有Sequence,有的沒有。比如Oracle、DB2、PostgreSQL資料庫有Sequence,MySQL、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linux下安裝Oracle是一件令人生畏的事情,其複雜程度遠遠超過安裝linux作業系統本身。如果能夠進行成功的安裝oracle,那麼同時也就順便掌握了linux一些技術。本文介紹在RedHat linux 下安裝oracle 10g 的方法。在這裡說明一下,Oracle 10g的g是grid 的縮寫,意為網格,目前較為前沿的網路計算技術。 Oracle 10g 對軟硬體的要求都非常的高,所以要玩轉的話的花不少銀子。首先來看看它對硬體的要求:記憶體512兆(建議1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php下mysql中文亂碼的解決方案已開始要先設定好你建立的mysql資料庫的預設編碼,我設定了為gbk後來用php顯示,結果 還是亂碼。這時候 你可以參考這在php編碼中加入如下語句mysql_query("set names 'gbk'");//這就是指定資料庫字元集同時要在Dreamweaver裡面把網頁的編碼方式改為如下//注釋:gb18030是一種比gbk還要大的漢字編碼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這下面有兩個方法,Put是備份, In是還原,主要調用的是java.lang. Runtime請注意匯入public void Put() throws IOException{//這些你可以自己傳參,修改都可以,知道思路和方法是最重要的 System.out.println("開始.....");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penSER首頁:http://www.openser.org下載:http://www.openser.org/pub/openser/latest-1.2.x/src/openser-1.2.2-tls_src.tar.gz準備實驗平台為Fedora8, 預先裝好了MYSQL-5.0.45;需要安裝相應的MySQL-devel-5.0.45開發包, 到這裡下載http://ftp.plusline.de/mysql/Downloads/MySQL-5.0/MySQL-devel-5.0.4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startup nomount非安裝啟動,這種方式啟動下可執行:重建控制檔案、重建資料庫啟動instance,即啟動SGA和後台進程,這種啟動只需要init.ora檔案。2、startup mount dbname安裝啟動,這種方式啟動下可執行:資料庫日誌歸檔、資料庫恢複、重新命名一些資料庫檔案執行“nomount”,然後開啟控制檔案。3、startup open dbname先執行“nomount”,然後執行“mount”,再開啟包括Redo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首先查看錶空間的名字和所屬檔案select tablespace_name, file_id, file_name,round(bytes/(1024*1024),0) total_spacefrom dba_data_filesorder by tablespace_name; 2、增加資料檔案alter tablespace users add datafile '/u01/Oracle/oradata/umail/users02.dbf' size 4000M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Ubuntu下MySQL預設是只允許本地訪問的,如果你要其他機器也能遠程夠訪問這台Mysql資料庫的話,需要設定一些東西,下面我們一步步地來:一、設定檔的修改1.#sudo vim /etc/mysql/my.conf找到 bind-address = 127.0.0.1注釋掉這句話二、Mysql資料庫的修改1) [root@etc etc]# mysql -u root -pEnter password:2)mysql> us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現場無法保留處理日誌記錄下來,記憶中寫出來,給自己一個思路的提示一個開發庫啟動時候報undo出現問題,環境是Oracle 10.2.0.5和aix 5308啟動資料庫,提示undo損壞ORA-01157: cannot identify/lock data file 4 - see DBWR trace fileORA-01110: data file 4: '/u01/app/oracle/oradata/YONGDB/undotbs01.dbf'查看:selec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最初Oracle資料庫裝在HP-Unix上的,後來為了測試移植到Windows平台上,測試其他各項都沒有問題,後來發現一個asp.net寫的程式無法訪問,報錯提示ORA-12641: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Ubuntu 12.04,安裝了MySQL,完了之後,更改了字元編譯,就報錯。感覺很鬱悶。環境:root@ubuntu:~# uname -a Linux ubuntu 3.2.0-23-generic #36-Ubuntu SMP Tue Apr 10 20:39:51 UTC 2012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使用的 apt-get instal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在Oracle open方式下,直接從OS上刪除了datafile檔案。rm /u02/rmants.dbf2、資料庫關閉後,無法開啟資料庫,只能到mount狀態。SQL> alter database open;alter database open*ERROR at line 1:ORA-01157: cannot identify/lock data file 7 - see DBWR trace fileORA-01110: data file 7: '/u02/rmants.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訪問Oracle資料庫,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應用進程直接存取資料庫執行個體的共用記憶體,第二種方式是通過beq協議在本機上訪問,第三種方式是通過網路通訊協定訪問。第一種方式使用的場合很少,我們不做討論。下面著重討論通過第二種和第三種方式訪問資料庫。首先,後兩種訪問資料庫的方式都是基於two-task結構的,都需要在資料庫伺服器上建立一個服務進程(server進程,或者前台進程)來為用戶端應用服務(在這裡我們只討論獨立伺服器模式,共用伺服器模式十分類似,我們將在後面進行專題描述)。two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MySQL資料庫安裝不過多的介紹了:必須保證2個資料庫的版本一致。 主要資料庫:192.168.0.43 從資料庫:192.168.0.53 修改43主要資料庫的設定檔: 開啟logbin日誌組建檔案: # binary logging - not required for slaves, but recommended log-bin=mysql-bin # binary logging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Linux/Unix 下除了調用SQL之外,調用PL/SQL也是DBA經常碰到的情形,下面主要通過一些樣本給出如何在shell下面來調用pl/sql。其它相關的參考:Linux/Unix shell 指令碼中調用SQL,RMAN指令碼 Linux/Unix shell sql 之間傳遞變數 1、將pl/sql代碼逐行輸入到臨時檔案robin@SZDB:~/dba_scripts/custom/bin> more shell_call_plsql.sh#/bin/bash#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goldengate先從online log日誌抽取資料,然後才會從archived log中進行抽取,這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來驗證.1、主庫端插入測試資料 SQL> insert into gg1.dept values(81,'1','1');1 row created.SQL> commit;Commit complete.SQL>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System altered.SQL> insert into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前言:通過SHELL指令碼實現Oracle自啟動與關閉方法很多,指令碼也很簡單,本例是通過編寫一個簡單的指令碼來調用Oracle10g內建的3個指令碼來實現。現在開始吧 首先我們把Oracle內建的3個指令碼簡單的編輯一下,這3個指令碼的目錄分別位於: /etc/oratab$ORACLE_HOME/bin/dbstart$ORACLE_HOME/bin/dbshut vi /etc/oratabqdyx:/opt/app/oracle/product/10/db: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RAC 添加和刪除OCROracle RAC 備份和恢複OCR 參考:Oracle Clusterware最多隻支援兩個OCR,一個普通OCR,一個鏡像OCR.如果採用的External Redundancy方式儲存OCR,那麼還可以添加一個鏡像OCR,如果才用的Normal Redundancy的方式儲存OCR那麼則不能再添加。添加普通OCR方法如下: ocrconfig -replace ocr destination_fileocrconfig -re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