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30 :檔案格式不正確。(還不是很清楚錯誤的狀況)145 :檔案無法開啟。1005:建立表失敗。1006:建立資料庫失敗。1007:資料庫已存在,建立資料庫失敗。1008:資料庫不存在,刪除資料庫失敗。1009:不能刪除資料庫檔案導致刪除資料庫失敗。1010:不能刪除資料目錄導致刪除資料庫失敗。1011:刪除資料庫檔案失敗。1012:不能讀取系統資料表中的記錄。1016:檔案無法開啟,使用後台修複或者使用 phpmyadmin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本文讓你用輕鬆八句話就可教會你完全搞定MySQL資料庫。 一、串連MYSQL 格式: mysql -h主機地址 -u使用者名稱 -p使用者密碼 1、例1:串連到本機上的MySQL: 首先在開啟DOS視窗,然後進入目錄 mysqlbin,再鍵入命令mysql -uroot -p,斷行符號後提示你輸密碼,如果剛安裝好MYSQL,超級使用者root是沒有密碼的,故直接斷行符號即可進入到MYSQL中了,MYSQL的提示符是:my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公司網站訪問量越來越大,MySQL自然成為瓶頸,因此最近我一直在研究 MySQL 的最佳化,第一步自然想到的是 MySQL 系統參數的最佳化,作為一個訪問量很大的網站(日20萬人次以上)的資料庫系統,不可能指望 MySQL 預設的系統參數能夠讓 MySQL運行得非常順暢。 通過在網路上尋找資料和自己的嘗試,我認為以下系統參數是比較關鍵的: (1)、back_log: 要求 My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由於富有競爭力的價格和便於使用,MySQL在市場佔有率方面逐步提升。開放原始碼社區為了擴充MySQL的使用範圍,開發出了.Net架構(.NET Framework)中可以使用的資料庫連接器。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在.Net應用程式中使用MySQL。 和.NET的資料整合 MySQL 社區已經開發出了MySQL的資料介面,他提供了串連資料來源和程式碼的準系統。在Windows平台上,有如下的MySQL連接器: * MySQL Connector/Net 1.0 (之前被稱為ByteFX.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我現在有個張表出現了相同的資料.現在想把這個欄位其中的一個資料修改下,(在資料後面加的字母什麼的),表如下:mysql> desc test;+-------+----------+------+-----+---------+-------+|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id | int(11) | YES | UNI|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正在我因為筆記本無法升級到1G的記憶體的時候,正在我為在現有的本本上安裝Sun Solaris 10 U3+Oracle 10g R2痛苦的時候,我參賽獲膝上型電腦一台,哈哈……舒坦著。下面,就是我按照Oracle官方提供的Quick Installation進行安裝的實錄。硬體情況:DELL D400CPU:PM 1.6 緩衝2MRAM:板載512M+單條512M=1024MHDD:富士通 40GLCD:12" 1024*768LAN:100M LAN+54M WLAN軟體情況:Sun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沒有人會否認Oracle是全球最有影響的資料庫產品之一;不過好的東西似乎總不是那麼好用(初看起來如此),甚至有些無情--總會給layman們一個個無情的錯誤號碼。下面是我個人的總結: 關於“好的東西似乎總不是那麼好用(初看起來如此)”的一個笑話:在參加 IBM DB2 512、513培訓前,在校園網上下載到了安裝程式,不過任憑我們幾個同學研究個半天,也不知哪個檔案是安裝檔案,竟沒有安裝成功。最後,一致認為:看來這個培訓真是太有必要了!事後,才知道--我們下載的是4linux的! [以8.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查看Mysql對檔案的操作中,它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上對檔案的操作,除了使用標準C運行庫函數,包括open、close、seek等,在Win32下的檔案和目錄操作函數使用了CreatFile、CloseHandl、SetFilePointer等,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對檔案的操作要封裝出兩套函數。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調試我們的測試伺服器的時候,機器上的Oracle總是啟動不了,後來經過調試,問題總算解決了。在linux下的命令列啟動oracle時,會報TNS錯誤:the net service name is not incorrectly……,這個是由於環境變數沒有設定SID的錯誤,或者已經設定了,但是切換到oracle使用者時沒有自動載入該環境變數,操作步驟如下:#su oracle$echo $ORACLE_SID //如果沒有列印正確的SID,則表明環境變數設定錯誤或沒有載入$cd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Ubuntu下安裝了mysql資料庫,用Navicat用戶端不能連結上,報如下錯誤error:ERROR 2003 (HY000): Can't connect to MySQL server on 'localhost' (10061)1)伺服器上mysql -uroot -p123456 查詢可以登入2)ping OK3)伺服器上 mysql grant 外部許可權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12345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將Oracle的資料初始化到mysql,使用oracle to mysl 工具將oracle的資料類型映射成mysql的資料類型,並作相應的修改,使mysql可容納oracle的欄位長度,本文執行初始資料,並沒有做複製,只是導資料過去,而且源端的oracle資料庫是靜止的,如果非靜止就需要配置抽取進程和應用進程1.編輯mgr參數source edit param mgrPORT 7819DYNAMICPORTLIST 7820-7840AUTORESTART EXTRAC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ORA-01000:maximum open cursors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今天再一次遇到ORA-01033:Oracle initialization or shutdown in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DBMS_SQL封裝過程中主要函數 1、OPEN_CURSOR:返回新遊標的ID值 2、PARSE:解析要執行的語句 3、BIND_VARIABLE:將給定的數量與特定的變數相串連 4、DEFINE_COLOUMN:定義欄位變數,其值對應於指定遊標中某個位置元素的值 (僅用於SELECT語句) 5、EXECUTE:執行指定的遊標 6、EXECUTE_AND_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相關連結:MongoDB 資料庫簡單介紹(安裝篇)一、啟動服務1、在每台RS(真實伺服器)上綁定LVS的虛擬IP及抑制ERP[root@LVS_RS_104 ~]# /etc/rc.d/init.d/lvs_dr.sh start RealServer Start OK [root@LVS_DR_103 ~]# /etc/rc.d/init.d/lvs_dr.sh start RealServer Start OK2、啟動LVS主的Keepalived服務 並查看日誌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MySQL 5.5系列成為穩定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據我調查瞭解,在生產環境中還是以5.1系列為主。在國內的大公司裡,只確定金山在使用5.5了。 之前一直用內建安裝的MySQL 5.1系列,使用了innodb儲存引擎,偶發現5.1對innodb引擎支援不怎麼好,資料庫並發串連數多時會出現丟串連,於是就想升級到5.5試試。因已安裝了5.0,所以不想編譯安裝了。就直接找了一個國外編譯好的5.5的yum源,直接升級,跑了一個月了,發現很穩定!就分享一下: 1、安裝MySQL 5.5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網上找到在 LUbuntu 12.10 案頭版上成功安裝 Oracle11g 的相關資料。記錄之。1、 安裝依賴項sudo apt-get install gcc make binutils libc6 libc6-dev lesstif2 rpm libmotif3 libstdc++5 libaio1 libaio-dev2、 創 建 ORACLE 用 戶sudo addgroup oinstallsudo addgroup dbasudo addgroup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建立分區表CREATE TABLE TEST(X INT,Y INT) PARTITION BY RANGE(X) ( PARTITION PART0 VALUES LESS THAN (100), PARTITION PART1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建立索引CREATE INDEX IDX_TEST_X ON TEST(X) LOCAL;CREATE INDEX IDX_TEST_Y ON TEST(Y)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最近幾天都研究SHELL指令碼,為了方便對公司的Oracle營運,簡化管理,學習一些SHELL指令碼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書本和網上的一些資料,整理出了一些比較精典的指令碼,都是經過清自測試可行的,放上來共大家分享。# 監控Oracle監聽狀態(chk_lsnr_stat.sh) #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最近在做sqlite3的二次開發,看到API裡面關於事務的時候,萌生了測試一下事務的開啟與否對插入資料所需要的時間影響的想法,根據sqlite3的api,在後面測試的時候發現對於sqlite3來說事務的開啟與否僅插入1w條資料,時間的差距就已經非常非常明顯了,先說下測試環境:Ubuntu 12.04, sqlite3 3.7.14.1,測試插入1w條資料。 不開啟事務時的測試代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