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折騰,終於安裝成功Oracle11G FOR Linux,開始安裝了RS4.0下載了Oracle10g的若干版本,要麼出現Oracle和Linux不相容的問題,要麼就是找不到inventory目錄的問題,要麼就是安裝過程中不能啟動net config的問題,昨天經過大膽嘗試終於成功,下面把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以做備忘:1、下載RS5.0企業版,我是在迅雷裡面下載的DVD版,不要忘了找個序號,我找到一個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including
SUSE Linux中讓其他使用者能運行Oracle命令的方法介紹:suid/guid的問題: 要求非Oracle使用者也能運行sqlplus等oracle命令。 解決方案:假如希望設定s u i d,那麼就將相應的許可權位之前的那一位設定為4;如果希望設定g u i d,那麼就將相應的許可權位之前的那一位設定為2;如果希望兩者都置位,那麼將相應的許可權位之前的那一位設定為4+2。 一旦設定了這一位,一個s將出現在x的位置上。注意:在設定s u i d或g u i
在學習 Oracle 過程中、會發現、其實 Oracle 的很多知識點都是成雙入對的那麼、為了便於理解和記憶、我將對此做一個系列的總結此系列的開篇是:區分初始化參數是靜態 or 動態 ?在 Oracle 中、從 9i開始引入 spfile 、有很多參數可以支援線上修改、即修改會馬上生效官方文檔給出如下說明:The ISSYS_MODIFIABLE column in V$PARAMETER tells us whether the parameters are static or
在mysql中,delete掉上千萬條資料時,會造成表被鎖,甚至給mysql伺服器帶來很大壓力。這是目前mysql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可以說是在處理大資料量方面的不足。而在業務中,又無法避免這種delete需求,因此,借用Oracle的思想,寫預存程序,分而治之,批量刪掉。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sp_del_test() begin declare done int default 0; declare uid_1 int
發現這不是一個省力的活。如果你的MySQL版本是5.1.7之後,並且是5.1.23之前,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用: RENAME {DATABASE | SCHEMA} db_name TO new_db_name; 但這種方法並不可靠,可能會造成資料的丟失,不建議使用。對此官方文檔的說明(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1/en/rename-database.html): However, use of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