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幫客之家整理了以下幾點關於在Linux環境下Oracle資料庫的相關知識,以供大家學習參考!Rose for Linux Oracle 的安裝安裝 oracle 9.2.0.04[oracle@whdata1 install] #cd Disk1[oracle@whdata1 Disk1]#./runInstaller1、預設安裝路徑環境變數已經配置好了2、選擇企業版安裝或選擇自訂安裝(選擇要安裝的程式)3、選擇通用4、選擇字元集的時候預設的是 WE8ISO8859P1, 選擇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問題描述:Federo8系統中安裝了mysqlcc但開啟資料庫之後出現亂碼,但據我所知mysqlcc是支援GBK簡體中文的。而且在win下面是不會出現這個問題的。起初我懷疑是不是mysql的問題,mysql的多套字元集確實很容易造成資料庫亂碼。為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查看mysql系統變數,瞭解資料庫到底有哪些編碼對我們有影響。character_set_clientcharacter_set_connectioncharacter_set_results以上三種字元集對我們瀏覽資料庫,查詢資料庫有影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當我們的Oracle伺服器是使用的Linux/Unix系統時,我們從windows或者其他的用戶端想用啟動oracle的EM工具瞭解一些系統系統資訊時可以採用如下方式:首先在伺服器端開啟一個視窗,輸入如下命令:emctl start[oracle@oracle11g ~]$ emctl start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11g Database Control Release 11.1.0.6.0Copyright (c) 1996, 2007 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下,如果你在操作時將資料庫內的幾個資料字典表Truncate掉,將會直接導致資料庫不能再繼續使用,本文將針對一個相關案例進行詳細的講解。 案例如下: 資料庫環境:Oracle資料庫9.2.0.7 RAC。(註:由於資料庫的事務量體別大,所以資料庫沒有進行備份)。 檢查後發現的被截斷表: SQL> select object_name,object_type from dba_objects where object_name like 'IDL%';OBJECT_NAM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FreeBSD:建立一個webhost使用者,對apache和mysql有操作許可權mysql啟動命令/usr/local/etc/rc.d/mysql-server start2.Linux下啟動mysql的命令:mysqladmin start/ect/init.d/mysql start (前面為mysql的安裝路徑)3.Linux下重啟mysql的命令:mysqladmin restart/ect/init.d/mysql restar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mysqladmin -uroot -poldpassword password newpassword2.mysql> update mysql.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新密碼') where User='root'; mysql> flush privileges; mysql> quit3.mysql -u root mysql mysql>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new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全面轉到Linux下工作了,以前windows下的一些服務,資料庫都要一步步轉過來了。apache,tomcat,jboss等輕鬆搞定,就是這個mysql竟然折騰了2,3天。主要是為了保證copy過來簡單配置就可以使用,所以沒有使用其預設安裝路徑(保持windows下的習慣,Server 統一放在 myServeres目錄下)。結果設定檔,許可權等折騰了半天。好了,言歸正傳。首先描述下我的系統內容:Ubuntu8.04.1, 安裝了build-essential 11.3 ,g++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很多新手對Linux下安裝Oracle資料庫伺服器而感到頭痛,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在Linux下安裝了幾次Oracle,雖然也遇到了許多的問題,但最終都獨立的解決了各種難題,安裝成功了。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順利地在linux下安裝oracle,關鍵是在安裝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有一下幾個部分: 1,硬體檢查,檢查主要是記憶體和硬碟大小的檢查。 2,軟體檢查,包括系統核心的版本,依賴的庫檔案是否已經存在。 3,核心參數檢查和設定。 4,使用者群組的建立,安裝目錄的建立和環境變數的設定。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MySQL 5.1 noinstall version手工配置方法1、配置Option File使用MySQL install進行安裝的MySQL5.1會自動組建組態檔案"my.ini"或"my.conf",採用.zip解壓完成安裝的My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DataGuard 雙節點 node1 node21.在node2上配置網路 包括 網卡mac地址,ip,dns名 並測試網路2.在node1上 運行終端terminal命令--env |grep PATH 3.在node1上建立資料庫 選擇 特殊資料庫 類型4.在node1上 運行終端terminal命令--env |grep ORA 全域資料庫名要和設定檔裡的Oracle_sid設定的同名.5.在node1上不設定預設歸檔日誌, alter system se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我以前備份都使用mysqldump,導成文字檔便於存放,但是速度很慢的。最快的備份方法當然是直接把資料目錄copy一份了。但是一般來說,都要關閉 MySQL的服務才能做,不然在你copy的時候剛好還有人讀寫表那麻煩就大了。這次朋友介紹我使用mysqlhotcopy。就相當於上面,不過他可以熱備份.他備份非常快,我測試一個2.8G的mysql他備份的時間在3分鐘內完成.下面是它的介紹.mysqlhotcopy是一個Perl指令碼,最初由Tim Bunce編寫並提供。它使用LOCK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php/*** 修改session存放方式為Mysql Aboc QQ:9986584*/class Session{//到期時間private $_LEFT_TIME = 1440;public function open() { }public function close(){ }/** * 讀 */public function read(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摘要:本節簡單介紹了如何在伺服器級最佳化資料庫的效能,以及提高資料庫效能涉及到的硬體問題。選擇一個盡量快的系統,使用RAID磁碟陣列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方法。對於資料庫精靈,既可以在編譯時間就提供合適的參數,也可以在選項檔案中提供需要最佳化的參數。 標籤:MySQL最佳化 MySQL參數 伺服器級最佳化 MySQL資料庫 前面各段介紹了普通的 MySQL 使用者利用表建立和索引操作,以及利用查詢的編寫能夠進行的最佳化。不過,還有一些只能由 My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作業系統:RedHat linux 5(企業版)軟體:Oracle 10g R1準備工作:下載oracle 10g install for linux官方文檔Linux系統需安裝的軟體: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 / KDEX Window SystemEditorsDevelopment ToolsLegacy Software DevelopmentOracle 10g 要求linux 的版在2.4.21-15.EL以上在linux 系統上的準備工作:========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根據業務需要,建立MySQL複製來實現資料冗餘。MySQL 5.6.10版本提供了更方便的基於GTID的複製功能,MySQL可以通過GTID自動識別上次同步的點,極大地方便了營運人員,減少出錯的幾率。在官方文檔中提到,最保險可靠的複製方式,是基於row的複製,所以寧可犧牲一些效能也要保證資料的安全。現實環境中,master主要資料庫MySQL 5.6.10(msi安裝方式)安裝在Windows 2008 Server x64上,slave從伺服器是一台老舊的DELL伺服器,運行CentOS 6.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原庫版本:Oracle 10.2.0.4.0目標庫版本:Oracle 11.2.0.1.0使用expdp匯出原庫資料:expdp system/xxxxxx schemas=test1201 directory=easbak dumpfile=test1201.dmp logfile=zytest1201.log;impdp前準備:1:確保目標資料庫和原庫字元集一致2:建立好所需資料表空間,可以在原庫裡查詢test1201這個使用者使用了哪些資料表空間查詢語句如下:selec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DbLink測試來源資料庫:電腦名稱:beijing資料庫名:orcl目標資料庫:電腦名稱:suzhou資料庫名:ocp0.目標資料庫建立測試表SQL> conn scott/password已串連。SQL> show user;USER 為 "SCOTT"SQL> create table t12 (3 sid int not null,4 sno int5 );表已建立。SQL> insert into t1 values (101,201);已建立 1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我們可以通過Oracle視圖v$session來查看當前資料庫中的所有會話資訊,其中該視圖有一列為status標誌工作階段狀態,Oracle官方文檔對這一列定義如下STATUSVARCHAR2(8)Status of the session:ACTIVE - Session currently executing SQLINACTIVEKILLED - Session marked to be killedCACHED - Session temporarily cached for us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一、概念Hibernate 和 Apache OJB :“一站式”ORMIbatis:一種“半 自動化”的 ORM 實現,也就是說ibatis 不會為程式員在運行期自動產生 SQL 執行。具體的 SQL 需要程式員編寫,然後通過映 射設定檔,將 SQL 所需的參數,以及返回的結果欄位對應到指定 POJO。二、使用構建 ibatis 基礎代碼ibatis 基礎程式碼封裝括:1. ibatis 配置SqlMapConfig.xml檔案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Java對Oracle中Clob資料類型是不能夠直接插入的,但是可以通過流的形式對clob類型資料寫入或者讀取,網上代碼並不算特別多,講的也不是很清楚,我對網上資料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具體看代碼:寫入clob資料import java.io.Writer;import java.sql.Connection;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import java.sql.ResultSet;import java.sql.Statement;public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