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MySQL資料表t1中把那些id值在資料表t2裡有匹配的記錄全刪除掉DELETE t1 FROM t1,t2 WHERE t1.id=t2.id 或DELETE FROM t1 USING t1,t2 WHERE t1.id=t2.id2、從MySQL資料表t1裡在資料表t2裡沒有匹配的記錄尋找出來並刪除掉DELETE t1 FROM t1 LEFT JOIN T2 ON t1.id=t2.id WHERE t2.id IS NULL 或DELETE FROM t1,USING t1
從MySQL 5.0.2開始,通過mysql_stmt_attr_set() C API函數實現了伺服器端游標。伺服器端游標允許在伺服器端產生結果集,但不會將其傳輸到用戶端,除非用戶端請求這些行。例如,如果用戶端執行了查詢,但僅對第1行感興趣,那麼不會傳輸剩餘的行。游標是唯讀,不能使用游標來更新行。未實施UPDATE WHERE CURRENT OF和DELETE WHERE CURRENT
出現“Client does not support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requested by server”?安裝Mysql4.1以上版本出現“Client does not support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requested by server”.Mysql 4.1及以上版本使用了新的密碼演算法,而PHP不支援新演算法,因此在新增使用者後,還需要用下面的方法解決PHP無法串連登入Mysql的問題:
xmanager secureCRT結合使用環境:在xp中安裝虛擬機器vmware ,host-only方式虛擬Linux系統。xp的ip為192.168.0.1,虛擬機器Linux為192.168.0.88在xp中安裝xmanager和secureCRT ,預設情況下CRT不能顯示圖形介面,通過以下配置可以實現在Windows下的CRT裡顯示Linux中的Oracle圖形介面:以oracle使用者登陸Linux,修改.bash_profile$ vi
項目背景:原來的資料庫伺服器運行在HP DL388G7伺服器上面,記憶體32G,由於業務增長,記憶體吃緊,加上時不時出現伺服器硬體故障,由於是單一實例單伺服器,存在單點發現,於是打算採取一些措施改善一下:1)升級伺服器記憶體2)並搭建伺服器作業系統層級的雙機3)遷移資料庫資料到新伺服器前面已經寫過升級伺服器記憶體相關的文章,題目為“資料庫伺服器升級記憶體需要考慮的問題”,連結如下:前面已經寫過資料移轉相關的文章,題目為“SUSE Linux
剛接觸mongoDB,一切從零開始。搞了一下午,搞定了安裝,整理一下。一.mongoDB的安裝我是在Linux下進行安裝的,步驟如下:1. 下載安裝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機器是32位還是64位,不然下來的包無法使用。我開始就是下錯了包,安裝後一執行就提示Floating point exception,白折騰半天。下載頁面http://www.mongodb.org/downloads,可以根據自己機器的不同選擇適合的版本。我下載的是static-2.5.0,32位版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