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4
The Oracle 10g Clusterware processes on UNIX-based systems are: Oracle Clusterware Oracle-provided clusterware that manages clusterdatabase processing including node membership, group services, global resourcemanagement, and high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8.3.3 Using Transportable Tablespaces with a Physical Standby Database8.3.3 物理備庫使用傳輸資料表空間You can use the Oracle transportable tablespaces feature to move a subset of an Oracle database and plug it in to another Oracle database, essentially moving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使用Hibernate儲存資料到Oracle資料庫時出現如下錯誤:19:52:35,156 WARN JDBCExceptionReporter:100 - SQL Error: 1461, SQLState: 7200019:52:35,156 ERROR JDBCExceptionReporter:101 - ORA-01461: 僅能綁定要插入 LONG 列的 LONG 值19:52:35,156 WARN JDBCExceptionReporter:100 -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Oracle資料庫有很多個物件,比如表、視圖、索引、函數、觸發器、預存程序等。 資料庫最重要的對象——表 如果表的資料量很大,可以考慮Oracle的分區表,這樣可以改善效能,均衡IO。 資料庫物件——視圖 create view avgsalas select d.dname, count(*) ,round(avg(e.sal),0)from emp e,dept d where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Oracle查看資料庫資料表空間使用方式sql語句SELECT UPPER(F.TABLESPACE_NAME) "資料表空間名", D.TOT_GROOTTE_MB "資料表空間大小(M)", D.TOT_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在Oracle資料下調用寫好的預存程序可以用exec 或者用call 都可以 但是在db2下面只能使用call 來調用預存程序還得注意參數的問題 還有注意參數的問題 exec proc_pay_idv('20140303',?);執行會報錯 exec db2 裡面不是關鍵字但是你要是用call 就可以call proc_pay_idv('20140303',?);因為call 是關鍵字 下面是個我在db2 寫的測試的預存程序(大家可以看看)SET SCHEMA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目錄1 報告內容概要2 Oracle Database 11g R2安裝過程詳解2.1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2.1.1 拷貝安裝檔案2.1.2 解壓安裝包的壓縮檔2.1.3 建立oracle相關使用者和組2.1.4 建立相關目錄並賦予許可權2.1.5 設定Oracle使用者的環境變數2.2 開始安裝軟體2.2.1 啟動安裝程式的圖形介面2.2.2 安裝過程3 資料庫的建立3.1 建立資料庫3.2 建立監聽3.3 繼續資料庫建立過程(全文點擊小圖看大圖) l rpm sshsetup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索引,使用索引可快速存取資料庫表中的特定資訊。索引是對資料庫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進行排序的一種結構,例如 employee 表的姓名(name)列。如果要按姓尋找特定職員,與必須搜尋表中的所有行相比,索引會協助您更快地獲得該資訊。------------------------------------------------------------------MongoDB 的詳細介紹:請點這裡MongoDB 的:請點這裡MongoDB備份與恢複 CentOS編譯安裝MongoDB CentOS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一.安裝CentOS 二.安裝ora所需的庫 三.修改centos核心 四.建使用者組和目錄結構等 五.安裝ora11g2r 六.安裝sqlplus的翻頁程式和help補丁 七.自啟動指令碼 八.常用命令一.安裝CentOS 5.2 32bit。 1.記憶體2G,Swap分區3G (3200M 約為1.5倍 報memory target 錯誤,調高至4500m 待測) 2.應用程式裡,不選擇"辦公/效率率"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接近千萬資料表中有個name欄位,存放中文名稱,現在需要根據name欄位模糊比對查詢資料,一般的做法是對name欄位建立b*tree索引,查詢用like'%name%',但是經過測試,這種寫法沒有走索引,而是全表掃描,可想而知效能有問題。所以採用了Oracle提供的全文索引技術,下面詳細介紹下如何使用全文索引。由Oracle索引來理解ArcSDE索引 Oracle索引技術之如何建立最佳索引 Oracle索引列NULL值引發執行計畫該表的測試樣本 Oracle索引 主鍵影響查詢速度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一、文章說明最近接觸到mysql資料庫,因此閑來研究一下,今天示範一下用源碼安裝mysql,如果使用rpm包安裝的話個人感覺挺簡單的。《MySQL權威指南(原書第2版)》清晰中文掃描版 PDF 源碼包編譯安裝MySQL 5.6指令碼 環境說明: 作業系統:rhel 5.4 x86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錯誤描述:在CentOS 6.3上面安裝 Oracle 10G報錯:“/lib/i386/libawt.so: libXp.so.6: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解決過程:參考:安裝Oracle遇到libXp.so.6: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錯誤提示需要安裝32位的libXp,使用yum命令進行安裝:yum install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Oracle Vault是安全三個技術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於其他兩種,Label Security和VPD(Virtual Private Database),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timestamp name="updDate" column="UPD_DATE"></timestamp>這個必須跟在id定義之後這使用AP伺服器的時間,而不是DB伺服器的時間,來更新資料庫。即更新資料庫時使用的是new Date(),而不是sysdate。如果要使用DB伺服器時間來更新DB,必須加上source="db"此時,hibernate會先從資料庫中取出目前時間(select sysdate from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從10g中引入了asmm後,相比以前的手動調整各種記憶體組件,在自動管理方面前進了一大步。DBA只需要定義sga_target和sga_max_target就可以了。其他的各種事情就交給Oracle自己去搞定了。11g引入了amm,只需要定義memory_target和memory_max_target就可以了,oracle會自動分配pga和sga中的各個組件.一切變得更簡單了。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對shared_pool的調整,我們知道shared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本文主要記錄了建立物理備庫的完整過程,以便實踐中參考.耐於機器配置,此實驗實現的是在本機上建立兩個資料庫TEST和STD_ASSG,TEST是主庫,STD_ASSG 是備庫,最後實現主庫發生日誌切換後,全部應用於物理備庫--------------------------------------分割線 -------------------------------------- 相關參考:Oracle Data Guard 重要配置參數 基於同一主機配置 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Linux系統:CentOS1 用root登入系統,下載postgresql9.3,解壓縮,進入解壓縮後的postgresql目錄 2 編譯、安裝 #pwd #./configure --profix=/usr/local/pgsql (可能會報錯,需安裝gcc、readline、readline-devel、zlib等依賴包,用yum去裝即可) #make #make install 3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Oracle誤刪除資料檔案 後串連登陸時出現: ERROR:ORA-01033: ORACLE initialization or shutdown in progress處理方法: 首先用DBA使用者登入SQL> conn sys/orcl as sysdba; 這裡如果不能登入,提示:ORA-12505: TNS: 監聽程式當前無法識別串連描述符中所給出的 SID (DBD ERROR: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今天很奇怪,匯入一個單表報錯ORA-01401的錯誤,網上也搜了一圈,和我的情況不一樣。這個錯誤是由於匯出dmp檔案的時候字元的儲存位元組不一樣。我的資料庫是11g11.2.0.1.0的,預設選的是ZHS16GBK編碼方式,要匯入的是學校10g資料庫匯出備份的一個dmp檔案,最後沒辦法按照一個ORA-12899錯誤處理問題解決了。 操作步驟如下 SQL> shutdown immediate Database closed. Database
Time of Update: 2014-06-14
如果使用Solaris系統預設的核心參數,會導致建立資料庫時出現Out of memory錯誤。 Solaris 10以前的版本是在/etc/system中設定系統參數,這種方式在Solaris 10/OpenSolaris中已經不用。 取而代之的是基於project的配置方式。 a. 修改 /etc/system,在其中添加 (Solaris 10 這種方式已不使用) #/etc/system set semsys:seminfo_semmni=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