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7
Dialog Icons對話表徵圖顯示在彈出的對話方塊用來提示使用者或與之互動。它們使用比較亮的漸層和內陰影用來與比較暗的背景提升對比。 Table 1. dialog icon 大小 ldpimdpihdpi24 x 24 px32 x 32 px48 x 48 px 所有Android 版本 StructureDialog icons 有一個像素的 safeframe. 依舊是用來消除鋸齒.所有大小請基於32*32的畫布大小,並周圍保持一個像素的邊距icon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第5章 支援不同的Android裝置來自世界各地的Android裝置在外表上看有許多形狀和大小。如此廣泛的裝置類型,如果你能相容不同的裝置,那麼你將為你的App獲得一批巨大的潛在使用者。為了讓你的App在Android裝置上儘可能的成功,你需要適應各種裝置的配置。這些不同裝置中的重要變化就是不同的語言,螢幕大小,和系統版本。關於Android上App的適配,在第一大篇中我們曾講過基礎的理論,並且在“指南-第3章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App Widget設計指南 App widgets (以後我們直接叫 "widgets") 是android1.5引入的一種新特性,並在android3.0和3.1中大大改善了改功能。1個widget 能在home螢幕上顯示應用程式的最及時的相關資訊。圖1. Android 4.0上的widgets例子注意本章內容主要是說怎麼設計Widget,具體開發Widget的功能我們會在第二篇講解。8.2.1 標準Widget 剖析典型的Android應用程式widget有三個主要組件: 一個邊界框,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網站上加“QQ線上”的正統方法不少商業網站上都有“QQ線上”、“QQ交談”、”線上諮詢“的功能,在國內這可能是最簡單有效線上客服的方法。從使用者體驗上看,我的感覺是在網頁上放一個靜態“QQ線上”按鈕比不停地彈出一個框框要有好的多。雖然網上有很多代碼可以借用,這裡還是建議大家用正統的方法:1)用客服QQ號登陸“QQ線上”(wp.qq.com)2)在“1.選擇代碼類型“下選”完全公開“3)在”圖片留言:“下輸入適合自己情況的文字,如我放的是”廣西旅遊網QQ客服“4)點擊”更改風格“選擇圖片風格(共有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今天偵錯工具時,有一行代碼,一個string由一個viewstate及幾個session組成,執行時出錯,錯誤提示"未將對象引用設定到對象的執行個體。".在斷點中,我看了一下session結果為null,然後開始追怎麼會把session設為null的原因.但發現很奇怪,在斷點出錯前,session還好好的,而出錯後,就為null了.怎麼回事?後來,才發現,其實是viewstate為null,然後出錯提示,然後session就為null了.@#$*&^#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下列兩個SQL語句在查詢分析器中執行select * from t00sjzdselect * * from t00sjzd顯然第二行是錯誤的使用在SQL分析器中想執行,自然是出現如下錯誤Server: Msg 170, Level 15, State 1, Line 2Line 2: Incorrect syntax near '*'.但我在兩個SQL語句中各加一個go,則第一句可以執行了,第二句才出現錯誤select * from t00sjzdgoselect * * from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本文轉自:http://www.cnblogs.com/lonelysharer/archive/2011/11/10/2243828.html之前向大家介紹過全球最大線上圖片服務網站Flickr網站架構,Yupoo(又拍網)作為國內最大的圖片服務提供者,我們也一起來看看它的架構,同樣是提供圖片服務,看看他與Flickr的差別在哪裡,大家看完本文可以思考一下。 一、先來看看Yupoo網站的基本資料: 頻寬:4000M/S (參考)伺服器數量:60 台左右Web伺服器:Lighttpd,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本文轉自:http://www.cnblogs.com/heartstill/archive/2011/09/28/2194601.html 此內容涉及到開發工具 開發方法 開發過程 體繫結構 應用分層 常用web功能舉例和注意事項 效能瓶頸 擴充並提出一些解訣方法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wyl123/archive/2010/05/12/5582285.aspx 編譯系統時,我們可以讓系統設定預設的屬性以generic 版本作為例子: build/target/product/generic.mk末尾添加 //編譯預設為中文系統 CUSTOM_LOCALES := zh_CN //編譯預設為高解析度240dpi系統 CUSTOM_LOCALES := hdpi 可供選項還有ldpi \hdpi \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plain] view plaincopy#!/bin/sh mem=`free -m | awk 'NR==2{print $2}'` ps -aux 2>&1 | sort -k 4 -r | awk '$4 ~ /^[0-9]/ && $4>0 {print $4,$11}' | awk '{print $1/100*mem" "$2}' mem=$mem | sort -k 2 | awk ' { a[$2] += $1;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One of the questions we always get asked at meet-ups and conversations with other engineers is, “what’s your stack?” We thought it would be fun to give a sense of all the systems that power Instagram, at a high-level; you can look forward to more in-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終於可以回家了。搬東西搬到累的不行。火車一關燈就開始睡,竟然睡到被列車員叫醒。冥冥中聽見有人說補時28分鐘時意大利進球了,接著又喊2:0了。回家看了電視,果然如此,看來還沒睡到很死。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的裹著我的臭腳,好像沒有傷害到別人,很是欣慰:)。 下了車發現,NC是越來越亂了。看來美國雜誌也有瞎眼瞎到不行的時候。就這也叫全球十大最有活力的城市。害得我還信以為真了。看來什麼東西還是眼見為實的好。天氣熱到不行。剛早上感覺和北京中午一個溫度,一天下來洗了三個澡,想來是有的罪受了。家門口的路在翻修。公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Hi,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Android中onInterceptTouchEvent與onTouchEvent,,記得樓主以前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被人問了關於Android中事件傳遞,當時還是菜鳥一枚,當然答不上來,被人無情的BS了。好了言歸正傳講重點.onInterceptTouchEvent:onInterceptTouchEvent是在ViewGroup裡面定義的。Android中的layout布局類一般都是繼承此類的。onInterceptTouchEvent是用於攔截手勢事件的,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資源檔作為一枚coder,做介面,很多時候都是一場夢魘。很多時候,我們會感覺對於底層邏輯實現的很有把握性,哪怕需求一直在變,也可以通過不斷的重構一直跟進,一切盡在掌握。但遭遇介面,往往就不再如此,它的好壞總是和審美、體驗之類的詞彙扯在一起,在鳳姐芙蓉出沒的年頭,談審美成為一件恐怖的事情。你可能會被要求不停的改代碼,就為了移動一個像素,調整一枚按鈕,瑣碎而無聊。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挽救coder們於水生活熱之中,很多開發平台,都採用了類似於資源檔的解決方案。此類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將介面的實現與底層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任務、進程和線程關於Android中的組件和應用,之前涉及,大都是靜態概念。而當一個應用運行起來,就難免會需要關心進程、線程這樣的概念。在Android中,組件的動態運行,有一個最與眾不同的概念,就是Task,翻譯成任務,應該還是比較順理成章的。Task的介入,最主要的作用,是將組件之間的串連,從進程概念的細節中剝離出來,可以以一種不同模型的東西進行配置,在很多時候,能夠簡化上層開發人員的理解難度,協助大家更好的進行開發和配置。任務在SDK中關於Task(guide/topics/fundame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Activity間資料轉送當對Android有一些瞭解後,不難發現,Android程式UI架構接近於Web頁面的概念。每一個用於呈現頁面的組件,Activity,都是彼此獨立的,它們通過系統核心來調度整合,彼此之間的通過Intent機制來串聯。每一種架構都會有其利弊,Android當然也不能超然脫俗。由於Activity之間的松耦合關係,使得其複用能力特別的出色,Mash-Up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開發效率。但另一方面,由於Activity過於的獨立,它們之間的資料共用,成為一個麻煩的事情。基於訊息的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Android組件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介面構造UI介面,對於每個應用而言,是它與使用者進行互動的門臉。好的門臉,不只是是要亮麗可人,最好還能秀色可餐過目不忘,甚至還應該有涵養有氣質,彬彬有理溫柔耐心。對於開發人員來說,鍛造這樣的面容,不但需要高超的技藝,也需要有稱手的工具和對得起黨的料子。俗話說,朽木不可雕也,芙蓉不是一日煉成的,不是什麼平台都能叫特能書。有套好用的UI架構,對於開發人員而言,真有如沙漠中的甘露,而要是撞見了杯具的UI套件,整個介面開發就有如夢魘了。Android的UI架構,最核心的,是資源和Layout體系,然後,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Intent解析基於組件的架構體系,除了有定義良好的組件,如何把這些組件組裝在一起,也是一門藝術。在Android中,Intent(貌似通常譯作:意圖...),就是串連各組件的橋樑。前段時間看同事們做Symbian平台的網易掌上郵(真的是做的用心,NB的一米,熱情歡迎所有163郵箱的S60v3使用者,猛點擊之...),有個功能是為郵件添加附件,比如你想要通過郵件發送一副圖片泡mm,可能需要有個很直觀的方式從本地選一副珍藏美圖,抑或是拿相機來個完美自拍。在Symbian中,這樣的功能,都需要你用底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Android架構和特徵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 -- 《琵琶行》雖貴為富二代,但Android要是沒任何可圈點的地方,開不過70邁,在玲琅滿目的手機平台競爭中,充其量也就做幾個伏地挺身打一桶醬油,然後被落的遠遠的。說到底,出來混,靠的還是技術。架構從SDK文檔中,偷來一幅Android平台的架構圖,如上。在整個架構最底層紅彤彤的部分,是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