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1-09
標籤:入門 語言 應用 bsp 簡單的 分布式 推薦 高手 https Google官方維護了一個基於go語言的開源項目列表:https://github.com/golang/go/wiki/
Time of Update: 2018-01-08
標籤:capacity 長度 value cap roo fine garbage 錯誤資訊 定義變數 這章主要描述如何定義變數、常量、go內建類型及go程式設計中的一些技巧定義變數go中定義變
Time of Update: 2018-01-07
標籤:ble 冒泡 return turn for 快速排序 imp main import 冒泡排序:package mainimport( "fmt")// 1, 38, 4, 5,
Time of Update: 2018-01-07
標籤:stat 對象 bsp over cto 來源 引用 style fun 1:方法重寫:就是在基類中的方法用virtual關鍵字來標識,然後在繼承類中對該類進行重寫
Time of Update: 2018-01-09
標籤:地址 gen log sys end 一個 .property www reac 原帖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oundcode/p/6227739.html
Time of Update: 2018-01-08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簡要的說:雙軌制會員積分系統類比分銷,代理的邏輯相互推薦節點的產生1倍增2的原理。獎金計算已經搞定,方便積分商城,分銷融資系統二次開發和擴充。示範地址:http://124.173.125.140:2000使用者名稱:15100000000
Time of Update: 2018-01-07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我經常有一些困惑,`crypto/rand` 包和 `math/rand` 包是如何關聯的,或者它們是如何按照預期的方式(一起)工作的?這是其他人已經思考過的問題,還是僅僅我個人的突發奇想呢?終於有一天,我決定攻克這個問題,這篇部落格就是這次努力的結果。## `math` 包如果你曾經關注過 `math/rand` 包,你會同意它提供了相當易用的 API。我最喜歡的例子是 `func Intn(n int) int`
Time of Update: 2018-01-07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歡迎來到 [Golang 系列教程](/subject/2)的第 11 章。在本章教程中,我們將討論 Go 語言中的數組和切片。## 數組數組是同一類型元素的集合。例如,整數集合 5,8,9,79,76 形成一個數組。Go 語言中不允許混合不同類型的元素,例如包含字串和整數的數組。(譯者註:當然,如果是 interface{} 類型數組,可以包含任意類型)### 數組的聲明一個數組的表示形式為 `[n]T`。`n`
Time of Update: 2018-01-07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go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array2 := []int{3, 2, 1}heapsort(array2)fmt.Println("HeapMY", array2)}func heapsort(array []int) {ep := (len(array) - 1) >> 1fmt.Println(ep)for i :=
Time of Update: 2018-01-07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使用os包,os.stat返回err==nil,說明存在;os.IsNotExist(err)為true,說明不存在;否則不確定是否存在func DelJar(fileName string) error{ //err := os.Remove(fileName) //if err != nil { // logs.Error("刪除檔案[%v]失敗!%v", fileName, err)
Time of Update: 2018-01-07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當初之所以學習Go語言,就是因為一句話:Golang天生支援並發。Java中的並發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前段時間面試的時候,對於我這種CRUD Boy來說,理解並能應付並發方面的問題著實有些難度。各種概念背了一遍又一遍,current包下的東西來回練習,理解各種並發系統的設計理念,才能勉強應付一些比較水的面試。 經過幾天的學習,終於跟著Go指南,學到了並發一節。在這一節中,遇到的第一個練習是判斷等價二叉樹。 初始代碼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8-01-10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只要你寫過 Go 程式,肯定已經知道 Go 語言內建了一個功能完備的測試庫。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列出幾種能協助你提高編寫測試能力的策略。這些策略是我們在以往的編程經曆中總結出的可以很好的節省你的時間和精力的經驗。### 使用測試套件(test suites)測試套件是本篇文章中最重要的策略。它是一種針對擁有多個實現的通用介面的測試,在下面的例子中,你們將看到我是如何將 `Thinger`
Time of Update: 2018-01-10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2016 年 4 月 28 日*名字在 golang 中的重要性和在其他任何一種語言是一樣的。他們甚至含有語義的作用:在一個包的外部某個名字的可見度是由這個名字首字母是否是大寫來決定的。有時為了更好的組織代碼或者在其他包使用某些隱藏的函數時需要克服這種限制。在過去美好的日子,有 2 種實現方式,它們能繞過編譯器的檢查:不能引用未匯出的名稱 pkg.symbol : - 舊的方式,現在已經不再使用 -
Time of Update: 2018-01-10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 Goroutine ID 真實存在嗎?當然存在。Go 運行時一定有某種方法來跟蹤 goroutine ID。## 那我該使用它們嗎?不該。 - 原因一: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topic/golang-nuts/Nt0hVV_nqHE - 原因二: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topic/golang-nuts/0HGyCOrhuuI -
Time of Update: 2018-01-09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 What you are wasting today is tomorrow for those who died yesterday; what you hate now is the future you can not go back. 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你所厭惡的現在是未來的你回不去的曾經。
Time of Update: 2018-01-09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 What you are wasting today is tomorrow for those who died yesterday; what you hate now is the future you can not go back. 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你所厭惡的現在是未來的你回不去的曾經。
Time of Update: 2018-01-08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在Go指南中,最後一節的練習是一個WEB爬蟲。剛開始看目錄以為真的是要寫一個爬蟲,直到仔細閱讀了代碼才發現,只是讓利用channel和mutex類比一個爬蟲的代碼。 初始狀態如下 package mainimport ("fmt")type Fetcher interface {// Fetch 返回 URL 的 body 內容,並且將在這個頁面上找到的 URL 放到一個 slice 中。Fetch(url
Time of Update: 2018-01-08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go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var arr = []int{6, 5, 3, 1, 8, 7, 2, 4, 9, 0, 3}fmt.Println(arr)CountingSort(arr)}func CountingSort(arr []int) {ln := len(arr)var sortAry = make([]int, ln, ln)var
Time of Update: 2018-01-08
這是一個建立於
Time of Update: 2018-01-08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golang//使用中介軟體router.Use(Cors())````````golangfunc Cors() gin.HandlerFunc {return func(c *gin.Context) {method := c.Request.Methodorigin := c.Request.Header.Get("Origin")var headerKeys []stringfor k,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