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3-10-22
如果對範圍,函數為獨立的對象這樣的基本概念理解較好的話,理解閉包的概念並在實際的編程實踐中應用則頗有水到渠成之感。在DOM的事件處理方面,大多數程式員甚至自己已經在使用閉包了而不自知,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瀏覽器中內嵌的JavaScript引擎的bug可能造成記憶體流失這一問題姑且不論,就是程式員自己調試也常常會一頭霧水。用簡單的語句來描述JavaScript中的閉包的概念:由於JavaScript中,函數是對象,對象是屬性的集合,而屬性的值又可以是對象,則在函數內定義函數成為理所當然,如果在函數f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function(){ var $comment = $('#comment'); //擷取評論框 $('.bigger').click(function(){ //放大按鈕綁定單擊事件 if(!$comment.is(":animated")){ //判斷是否處於動畫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用JavaScript隱藏控制項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通過設定控制項的style的“display”和“visibility”屬性。當style.display="block"或style.visibility="visible"時控制項或見,當style.display="none"或style.visibility="hidden"時控制項不可見。不同的是“display”不但隱藏控制項,而且被隱藏的控制項不再佔用顯示時佔用的位置,而“visibility”隱藏的控制項僅僅是將控制項設定成不可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在很多項目中,我們經常需要使用JS,在頁面前面對前台的某些元素做做修改,js 的replace()方法就必不可少。經常使用"ABCABCabc".replace("A","B")的同學應該會比較清楚,改語句的最終結果是BBCABC,這種方法只能替換第一個匹配的元素。如果替換所有呢?使用Regex即可:"ABCABCabc".replace(/A/g,"B") 即可。那如果想替換A的同時也可以替換a呢?那你可以使用"ABCABCabc".replace(/a/ig,"B");Flag: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javascript 當頁面dom模型載入完成後才執行javascript不能使用<body onload="">加上 defer 等於在頁面完全在入後再執行,相當於 window.onload ,但應用上比 window.onload 更靈活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看了《高效能JavaScript》的讀書筆記幾個原則:1、將指令碼放在底部<link>還是在head中,用以保證在js載入前,能載入出正常顯示的頁面。<script>放在</body>前。2、成組指令碼由於每個<script>標籤下載時阻塞頁面解析過程,所以限制頁面的<script>總數也可以改善效能。適用於內聯指令碼和外部指令碼。3、非阻塞指令碼等頁面完成載入後,再載入js代碼。也就是,在window.load事件發出後開始下載代碼。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1.before():將新節點添加到前面 2.after():將節點添加到低部 3.prepend():把節點變成第一個節點 4.append():把新節點添加到末端,與appendTo()效果相同,只是文法上有差異 5.remove():除移節點 樣本: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ul> <li class="vacation"> <h2>Hawaiian Vac</h2> <button>Get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原理和過程 1.頁面滾動式載入事件 2.擷取元素在頁面裡的top值 根據捲軸的位置 判斷何時顯示圖片 3.擷取元素集合 載入過的圖片從集合裡刪除 效果預覽:http://jsfiddle.net/dtdxrk/SkYNq/embedded/result/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具體如何屏蔽更多的快速鍵可以自行google搜尋。 這裡要說的是如何屏蔽後去執行自訂的事件。這裡為了方便使用的Kibo做例子,使用google搜尋出來的結果一般都是javascript原生實現,很簡單的,這裡不做介紹。這裡是實現了在一個textarea中enter進行儲存的例子,屏蔽掉了原來的斷行符號事件。 代碼如下: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鍵盤監聽 var areaKey = new Kibo($("#aac010")[0]); areaKey.down('enter',doSave);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select,radio 表單回顯避免使用jquery載入賦值 注意事項: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html> <body> <form method="post" action=""> <!-- 如果表單中使用重設功能時,不推薦使用如下代碼 --> <input type="radio" name="visible" value="1" />顯示<br> <input type="radio"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html]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c.org/TR/1999/REC-html401-19991224/loose.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需求 : 圖片切換的時候下一屏不允許出現空白的項,換句話說就是 : 1、當移動的最後一屏移動的個數小於要展示的個數的時候 ,只移動(展示個數-最後一屏的個數的)差值。 舉個例子: 每一屏都要展示7個,但總個數才10個,滾動到下一屏時候使用者看到的還是7個,這個時候需要移動的是三個這個效果是基於jQuery寫的,只是想紀念下自己的學習 話不多說了,貼代碼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function( $ ){ var slider = function(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javascript]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pro_id: 產品id *brand_name : 品牌 *pro_name : 產品id *price : 價格 * catalog : 機型 * img : 圖片 *file_name : 檔案名稱 */ var addHistory=function(pro_id,brand_name,pro_name,price,catalog,img,file_name){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如下: 頁面代碼: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而JavaScript的核心是ECMAScript 。與其他語言類似,ECMAScript 的字串是不可變的,即它們的值不能改變。請考慮下面的代碼: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var str = "hello ";str += "world";實際上,這段代碼在幕後執行的步驟如下:1.建立儲存 "hello " 的字串。2.建立儲存 "world" 的字串。3.建立儲存串連結果的字串。4.把 str 的當前內容複寫到結果中。5.把 "world" 複製到結果中。6.更新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頁面載入完成有兩種事件,一是ready,表示文檔結構已經載入完成(不包含圖片等非文字媒體檔案),二是onload,指示頁 麵包含圖片等檔案在內的所有元素都載入完成。(可以說:ready 在onload 前載入!!!) 一般樣式控制的,比片大小控制放在onload 裡面載入; jS事件觸發的方法,可以在ready 裡面載入; 用jQ的人很多人都是這麼開始寫指令碼的: 通常的寫法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 do something }); 其實這個就是jq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一般情況下兩者的調用結果是一樣的,但是還是有區別的。 第一種方式: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a(){ alert('old'); } var b=a; function a(){ b(); alert('new'); } a();//瀏覽器就會出現記憶體溢出的情況 第二種方式: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a(){ alert('old'); } var b=a; var a=function(){ b(); alert('new'); }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asp:RadioButtonList runat="server" ID="rblShow" class="show"
Time of Update: 2013-10-22
js部分: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var checkbox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input"); for(var i=0;i<checkboxs.length;i++) { if(checkboxs[i].type=="checkbox" && checkboxs[i].checked==true){ var trobj=checkboxs[i].parentNode.parentNode; //找到tr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