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3-12-12
nginx小總結(七) nginx小總結(六)http://www.bkjia.com/os/201303/193337.html php訪問memcache www.2cto.com 在php中使用Memcached伺服器,有兩種方式。一個是PHP架構開發的memcache,另一個是使用的libmemcached的memcached。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nagios監控] 監控samba服務 監控samba服務 www.2cto.com 1> 監控端設定 a> 下載監控指令碼 cd /usr/local/nagios/libexec/ wget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rsync啟動指令碼 01#!/bin/bash www.2cto.com 02#03# rsyncd This shell script takes care of starting and stopping04# standalone rsync.05#06# chkconfig: - 99 5007# description: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ock screen when logged in gnome env as root gnome案頭環境下,root使用者不能鎖屏,官方的解釋是出於各種安全性的考慮。 www.2cto.com 我知道對於Linux主義者,直接用root作為第一身份登入系統是必須被千刀萬剮的,可惜我不是完美主義者,我是方便主義者。 OK,無論如何,我現在非常需要在root下有一個鎖屏的方法——為了應付公司的安全檢查。 Google+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下SVN遷移時忘記了使用者名稱和密碼的解決辦法,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ed1.工作機和本子都是linux.平時荷包裡就揣點兒錢,工作卡 鑰匙之類的空手上班... www.2cto.com 2.準備從公司的svn伺服器上拉下源碼.然後就報錯啦."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ed"可能是年代久遠,ssh的密鑰已經重複並且給修改過了.本子上是老的密鑰了.所以#vim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dhcp client一次在不同的dhcp sever之間切換時抓包記錄 筆者的dhcp client 一次在不同的dhcp sever之間切換時 (從10.0.2.× 網段到10.0.9.x網段), 抓包如下: www.2cto.com 其中的第四個包NAK的資料內容如下:0110 00 00 00 00 00 00 63 82 53 63 35 01 06 36 04 0a ......c. Sc5..6..0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如何製作一個簡單的共用伺服器 開啟一個終端,cd 到某一個目錄下,輸入“ python -m SimpleHTTPServer ”,就可以將目前的目錄下的內容分享出去,如下: www.2cto.com [cpp] long@long-Ubuntu:~$ cd VideoSpace/ long@long-Ubuntu:~/VideoSpace$&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系統下操作的快速鍵 1.使用虛擬控制台 登入後按“Alt+F2”鍵可以看到“login:”提示符, 這就是第二個虛擬控制台。 一般新安裝的Linux有四個虛擬控制台,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二,linux核心被載入的過程 一,linux安裝時遇到的概念解析 核心必須模組vmlinz(5M左右)不認識硬碟,原本是需要寫跟loader中一樣的內容,來載入非必要模組。核心非必要的功能被編譯為模組放在了/lib/modules(143M)中。 現採取的措施是 在loader載入kernel的同時 也載入initial RAM Disk ==initrd 到記憶體中。initrd在一般命名為/boot/initrd(14M)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AWK操作字串的截取 對於awk和Bash來說,他們使用的是不同的string索引系統;bash的第一個字元從0開始記錄;awk的第一個字元從1開始記錄;#012345678 ------------Bash#123456789 -------------Awk以下是案例說明:[html] [root@Slave02 shell]# vi substring-extraction.sh #!/bin/bash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vbox Ubuntu與windows主機實現檔案分享權限設定 1. 安裝客戶機增強功能,Devices-> addition 2. 重啟 3. 在客戶機系統Ubuntu上建立一個檔案夾,如/media/code,此為共用資料夾掛載點 4. vbox工具列選擇共用資料夾,勾選固定共用、自動載入 5. 若windows主機共用資料夾名為 svn,則在ubuntu上執行如下命令,完成掛載 sudo mount -t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關於處理常值內容的命令 最近學習了 一些處理常值內容的命令今天總結一下,以便以後複習! 以下命令只列出了一些常用參數. uniq 命令 uniq 命令不加參數可以刪除檔案中的重複行(這些重複的行必須相鄰,不相鄰不能去除). -c 在輸出行前面加上每行在輸入檔案中出現的次數; -d 僅顯示重複行; -u 僅顯示沒有重複過的行。 命令模式: uniq [參數]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儲存實驗二:LVM操作 Linux儲存實驗二:RAID操作http://www.bkjia.com/os/201303/195811.html (1) 建立LVM 步驟一:再建立5塊10MB SCSI的硬碟 這一步和上一步製作raid的操作是一樣的,請參見上一篇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Ubuntu下安裝CodeBlocks、飛信、flashplayer 1.Codeblocks對於不習慣使用vim的同學,確實有必要安裝一個可視化的C/C++編輯器。Ubuntu下的C/C++編輯器我最喜歡codeblocks。現在的在ubuntu下是10.05版,主要特色,文法高亮,代碼格式化,滑鼠手勢等,尤其是代碼格式化,太方便了。1、安裝必要組件: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sudo apt-get install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HP450安裝Ubuntu解決黑屏的方法 一、軟硬體環境:筆記本型號:HP450 C0S18PA作業系統型號:Ubuntu 12.10 二、黑屏現象 1 剛裝時出現的黑屏解決方案:電腦剛啟動時按F6鍵,在右下角彈出的小視窗中選擇第一項acpi=off(先按Enter鍵選擇,再按Esc鍵讓此視窗消失)。然後選擇螢幕中央的第二項“安裝Ubuntu” 2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修複ubuntu的grub的方法 我是採用live CD的方法修複的。用Ubuntu的安裝CD,也就是Live CD從光碟機啟動,開啟一個終端視窗,在裡面輸入如下命令:sudo -i (獲得超級使用者權限)mount /dev/sda7 /mnt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ubuntu 11.10手動下載安裝jdk6(親測可用) 最近由於開發需要,要在ubuntu 11.10上安裝jdk6,這裡總結一下安裝過程: 第一步:到sun官方網站上下載jdk6,我這次下載的是jdk-6u43-linux-x64.bin。(最好在ubuntu上下載,如果在windows上容易在往ubuntu上傳輸檔案時候出錯)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每三小時熱備shell指令檔 mysql1# cat mysqlbackup.sh#!/usr/local/bin/fish#備份策略為每天全備#設定備份路徑變數set backupdir /usr/db/backup#產生備份目錄mkdir -p $backupdir#刪除備份時間超過一個月的備份find $backupdir/ -mtime +30 -type d -delete#開始備份innobackupex --user=root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擷取系統資訊常用命令 1.磁碟資訊[wang@localhost 案頭]$ du -sh ./mm392K ./mm[wang@localhost 案頭]$ du -ak ./mm376 ./mm/boot_nontrust.bin4 ./mm/bt.sh0 ./mm/check.md54 ./mm/rtk8723_bt_config4 ./mm/startup.x392 ./mm[wang@localhost 案頭]$ du -ah ./mm376K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下監控網卡流量的軟體Nload 安裝nload:# wget http://www.roland-riegel.de/nload/nload-0.7.2.tar.gz# tar zxvf nload-0.7.2.tar.gz# cd nload-0.7.2#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load && make && m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