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3-12-12
bash shell實現並發多進程操作前言目前我掌握的基礎語言,php(最為熟悉,項目裡代碼都是用其實現),bash shell(營運利器),c(acm專用),這裡面能實現多線程的貌似只有c,但是我c只是用來學習和實現演算法和資料結構,因此工作中我想要類比多進程並行作業,就只能依靠bash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vim下替換字串 vi/vim 中可以使用 :s 命令來替換字串。以前只會使用一種格式來全文替換,今天發現該命令有很多種寫法(vi 真是強啊,還有很多需要學習),記錄幾種在此,方便以後查詢。 :s/vivian/sky/ 替換當前行第一個 vivian 為 sky :s/vivian/sky/g 替換當前行所有 vivian 為 sky :n,$s/vivian/sky/ 替換第 n 行開始到最後一行中每一行的第一個 vivian 為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中fork, source和exec的區別 shell的命令可以分為內部命令和外部命令. 內部命令是由特殊的檔案格式.def實現的,如cd,ls等.而外部命令是通過系統調用或獨立程式實現的,如awk,sed. source和exec都是內部命令. fork 使用 fork 方式運行 script 時, 就是讓 shell(parent process) 產生一個 child process 去執行該 script, 當 child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awk中字串轉換為數位技巧 在awk編程中,千萬不要忘記awk處理正則外,還有很多內建函式,特別是字串處理函數,在處理資料的過程中,調用這些函數,將能減少很多工作量。1、格式//注意\後面不能有空格,BEGIN開始位置的“'”和END結束位置的“'”不能忘記。awk -F'|' \'BEGIN{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命令ps aux|grep xxx詳解 要對進程進行監測和控制,首先必須要瞭解當前進程的情況,也就是需要查看當前進程, 而ps命令(Process Status)就是最基本同時也是非常強大的進程查看命令.使用該命令 可以確定有哪些進程正在運行和啟動並執行狀態、進程是否結束、進程有沒有殭屍、哪些進程佔用了過多的資源等等.總之大部分資訊都是可以通過執行該命令得到的. ps 為我們提供了進程的一次性的查看,它所提供的查看結果並不動態連續的;如果想對進程時間監控,應該用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將刪除的檔案存檔指令碼 Unix使用者最常見的一個問題是無法恢複意外刪除的檔案和目錄。鍵入 rm xyz 之後,一旦你按下RETURN鍵,那麼一切都是浮雲了。這個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案是秘密的、自動的封存檔案和目錄。想象一下,這個指令碼中的基本工作可以做的讓使用者毫無察覺。 01#!/bin/sh02 03 # newrm.sh, 一個rm命令的替代品,04 #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Ubuntu下使用蘋果Monaco字型 1 蘋果系統下的Manaco字型是一種等寬字型,是非常敲代碼、編程的一種字型,但是蘋果系統下的Monaco字型怎麼安裝到Linux呢?下面先上一張使用Manaco字型的: 2 首先在https://github.com/cstrap/monaco-font 這個網址下載Monaco字型 3 使用命令 unzip monaco-font-master解壓壓縮包 4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怎樣以root帳號進入ubuntu 安裝好ubuntu後進入的是普通使用者,因為root使用者沒有啟用使用:sudo passwd root設定root的密碼 設定好root的密碼後就可以使用:su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 shell單詞本程式 Shell代碼 #!/bin/bash for a in $@ do case $a in file=*) file="$(echo $a|sed 's/.*=//;s/%sp%/ /g')"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編寫簡單的shell命令解析器 環境: RedHat 9.0 核心 2.4.20 vi 文書編輯器 6.1.320 gcc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強大的批量shell命令 1、首先rsh或者ssh肯定在環境裡肯定是正常的2、配置nodes(所有被管理的節點hostname)3、指令碼# cat dsh#!/bin/sh command=$@; for I in `cat ./nodes|grep -v ^#` do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在VPS上搭建自己的PPTP Vpn apt-get update apt-get install -y pptpd 編輯/etc/pptpd.conf,在檔案最後添加:localip 192.168.92.1 remoteip 192.168.92.11-16 localip 是vpn伺服器的地址 remoteip 是vpn用戶端的地址,可以配置成一個位址範圍編輯/etc/ppp/pptpd-options:ms-dns 8.8.8.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設定Ubuntu環境變數控制Putty視窗標題動態顯示 嗷,賣葛! 這次完了~ 關錯伺服器了,,, :( 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因為案頭上開著N多個Putty遠端連線,它們都長成一個樣子,一不小心就會弄錯! 有什麼好辦法能讓我更好地區分它們呢? 下面給出好的解決方案 (以下情境執行Putty工具,使用root使用者遠程登入,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SSH Automatic Login(免密碼) 其實我覺得每次使用SSH時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也沒什麼不好,但是卻被同事各種無情的鄙視。 T T 建立公開金鑰 1ssh-keygen -t rsa無視它出來的任何提示,歡快的一路斷行符號到底吧~ 把公開金鑰複製到遠程主機 把公開金鑰id_rsa.pub複製到遠程機器的 /home/username/.ssh目錄並命名為authorized_keys # 方法1, os x 可以通過 `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kill tomcat or some you want to kill in one time Kill tomcat sh in ubuntu 10.04first run try to run this script : ps aux | grep -i tomcat | grep -v grep | cut -d '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格式化計算結果的指令碼 程式員經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在向使用者顯示計算的結果時,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格式化好它們。如果使用者沒有從右向左手動計數,然後在心裡每三個數字就插入一個逗號的話,是很難界定43245435這個數字有沒有達到百萬的(英文中的數字記法,如果是漢語的話,個人覺得還是4個數字插入一個逗號更好讀點,如果漢語需要這樣計數的話)。使用下面這個指令碼來格式化你的計算結果。 01nicenumber.sh02 #!/bin/sh03 #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HISTORY的使用方法總結 匯總了一下HISTORY的使用方法。以後用的時候過來查 :) 一、使用 HISTTIMEFORMAT 顯示時間戳記當你從命令列執行 history 命令後,通常只會顯示已執行命令的序號和命令本身。如果你想要查看命令曆史的時間戳記,那麼可以執行: #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history | more 1 2008-08-05 19:02:39 service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Gnuplot學習筆記 安裝gnuplot-x11(可輸出至X11)協助 $gnuplot gnuplot>help some_command樣本 #輸出 set term postscript eps enhanced size 3.7,5 #enhanced使用增強文本,size 圖的大小(英寸),terminal預設為wxt(X11) set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人在營運囧途_14】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人在營運囧途_13】由LDAP伺服器無法登陸來談談分析問題的思路http://www.bkjia.com/os/201304/205318.html 有些時候木有更新人在囧途之營運的系列鳥、今兒個題目稍顯文藝 不過、俺覺得、這種方格不賴、可能後續的文全是這樣咯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Redhat案頭不能全螢幕顯示的解決方案 第一,安裝Red Hat Linux系統,並安裝成功。第二,安裝VMware tools。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rpm安裝 1,在*介面下,將VMWare tools 安裝包拷貝到 /opt 下。2,在字元介面下,進入/opt目錄下,運行rpm -i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