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3-12-12
DEBIAN7.0下解決KVM虛擬WINXP中VPN撥號619錯誤 各位網友,俺終於換成DEBIAN7.0了。然後用KVM直接啟動早先的WINXP鏡像。上網模式有橋模式改成了NAT到ETH0模式,結果原先的VPN再撥的時候老是報619錯誤。 解決方案: 直接在DEBIAN7.0宿主機中執行如下模組載入命令: #modprobe ip_nat_pptp #modprobe ip_conntrack_pptp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1. 在啟動系統出現如下畫面時按Enter鍵進入系統設定頁面:2. 系統設定頁面:3. 按下e鍵進入:4. 選擇第二項,按e鍵進入5. &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系統筆記2---系統的引導 LINUX系統學習系列---備忘錄http://www.bkjia.com/os/201207/143612.html 2.1 引導 這是Linux系列文章第二篇,我們看一下linux系統是怎麼引導的,相對與windows的解讀,Linux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地方。2.2 init進程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Nagios+Nrpe配置指南 1,前言對於系統員來說,監控伺服器各種運行狀態是任務之一,對於數量較少伺服器來說,採取人工方式觀察未嘗不可,但是對於伺服器叢集來說,太麻煩,於是很多人採用了一些自動化工具,比如指令碼之類,但是今天介紹的是一個非常著名的開源項目nagios。Nagios準確來是只是一個監控平台,所有的監控任務由外掛程式來完成,自由定製化程度非常高,可配置性也很好,NRPE就是一個流行的外掛程式,負責監控遠程伺服器運行狀態,包括磁碟空間,CPU負載率等一些可定製內容。&nb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Ubuntu12.04的校園網iNode用戶端安裝步驟 很多學校上網都是使用的iNode的用戶端登入賬戶來上網的。而很多學生都需要使用linux作業系統在學校完成一些作業,所以能夠上網是使用系統的完成工作的先決條件了。這篇日誌(教程)也是我原先在sina部落格上發布過的,現在做個搬家工作。本次安裝Ubuntu作業系統後,由於上網的需求,需要安裝iNode用戶端進行Internet串連,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遇到很多困難,比如用戶端只能從終端進入,而且終端視窗不能關閉等等問題,所以特此寫個教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date命令使用 名稱 : date使用許可權 : 所有使用者使用方式 :date [-u] [-d datestr] [-s datestr] [--utc] [--universal] [--date=datestr] [--set=datestr] [--help] [--version] [+FORMAT] [MMDDhhmm[[CC]YY][.ss]]說明 :date 可以用來顯示或設定系統的日期與時間,在顯示方面,使用者可以設定欲顯示的格式,格式設定為一個加號後接數個標記,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glassfish不能遠程登入問題 安裝好glassfish後,遠程登入時報錯: Secure Admin must be enabled to access the DAS remotely 解決: 1.先將glassfish下的bin目錄加入到環境變數,確保命令能執行。 2.啟動glassfish 3.切換到glassfish安裝的根目錄下的bin目錄。 4.執行命令:asadmin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ubuntu下Minicom安裝配置 Minicom安裝配置Minicom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minicom 配置方法: 首先,在linux命令視窗使用“sudo minicom -s”進入配置介面: 按上下鍵選擇“Serial port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永久添加新路徑 在linux下安裝軟體經常會遇到需要將軟體目錄添加到系統PATH變數的,以便使用該軟體只需要輸入軟體名,而不需要軟體所在的完整路徑。假設我們新安裝了一個工具 apache-ant, 它的路徑為 /opt/ant. 而軟體的安裝文檔往往只告訴暫時添加新路徑的方法,即 "export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Ubuntu下應用程式獨佔音頻聲道的問題解決 【方法一】(針對無聲或音頻獨佔)幹掉Pulseaudio,只使用Alsa 執行以下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alsa-oss libasound2 libasound2-pluginssudo mv /etc/X11/Xsession.d/70pulseaudio ~/gconftool-2 -s -t bool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系統靜態網路設定 啟動Linux系統後,首先查看機器的網路設定: 1、ifconfig瞭解網卡資訊,查看ethX 2、sudo vim /etc/network/interfaces 配置網路參數,如: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ip地址) netmask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uboot及ubuntu下常用command uboot: mmc erase boot 0 1 1 刪除emmc的boot分區 ext2format mmc 0:1 格式化emmc第一分區 fdisk -c 0 300 14000 200 對emmc劃分分區 ubuntu: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Ubuntu環境變數位置 [cpp]Ubuntu Linux系統內容變數設定檔:/etc/profile : 在登入時,作業系統定製使用者環境時使用的第一個檔案 ,此檔案為系統的每個使用者佈建環境資訊,當使用者第一次登入時,該檔案被執行。 /etc /environment : 在登入時作業系統使用的第二個檔案, 系統在讀取你自己的profile前,設定環境檔案的環境變數。 ~/.profile : 在登入時用到的第三個檔案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學習筆記】kill及kill -9的用法及如何?進程的優雅退出 1. kill與signals 我們這裡所說的kill是指作為shell command的那個kill(相對地,linux系統中還有個叫做kill的system call, man 2 kill可查看其功能及用法),shell終端中輸入man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rsync命令用法 在配置完rsync伺服器後,就可以從用戶端發出rsync命令來實現各種同步的操作。rsync有很多功能選項,下面就對介紹一下常用的選項: rsync的命令格式可以為: 1. rsync [OPTION]... SRC [SRC]... [USER@]HOST:DEST 2.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3. rsync [OPTION]... SRC [SRC]... DEST 4. rsync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作業系統檔案系統基礎知識詳解 一 、Linux檔案結構 檔案結構是檔案存放在磁碟等存貯裝置上的組織方法。主要體現在對檔案和目錄的組織上。 目錄提供了管理檔案的一個方便而有效途徑。 Linux使用標準的目錄結構,在安裝的時候,安裝程式就已經為使用者建立了檔案系統和完整而固定的目錄組成形式,並指定了每個目錄的作用和其中的檔案類型。 &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bash指令碼Centos6.3下安裝VPN(pptpd)伺服器 #!/bin/bashfunction installVPN(){yum remove -y pptpd pppiptables --flush POSTROUTING --table natiptables --flush FORWARDrm -rf /etc/pptpd.confrm -rf /etc/ppp*yum install -y ppp iptablesecho 1 >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linux圖形介面gnome最頂端面板刪除後恢複 用ultraVNC串連伺服器時手賤右鍵點了最頂上面板 delete this panel,然後就沒了......查了無數個網頁都沒能解決,後來終於搞定。 用VNC串連到伺服器端的時候由於解析度的原因最下面沒有顯示出來,差不多就這樣吧。。。 然後我就被這個蠢問題困擾了好久。。。以為下面的面板也沒了。。。直到後來按住滑鼠左鍵不松,往下滑了下才發現。。。 下面的面板出來了。。。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RHEL6修改口令報錯passwd: Authentication token manipulation error解決 修改口令報錯passwd: Authentication token manipulation error 原因:和之前的安全強化有關係,通過手工修改/etc/passwd等兩個檔案的屬性即可成功修改密碼 備忘:chattr
Time of Update: 2013-12-12
CentOS 6內建postfix無法發信解決 通過系統內建的rpm包安裝postfix之後,執行mail -s...測試發信無法成功。maillog如下: May 29 10:44:04 cl101 postfix/pickup[31536]: BA5662A0AFC: uid=0 from=<root>May 29 10:44:04 cl101 postfix/cleanup[31559]: BA5662A0AFC: message-id=<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