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4
1.開機啟動時自動運行程式Linux載入後, 它將初始化硬體和裝置驅動, 然後運行第一個進程init。init根據設定檔繼續引導過程,啟動其它進程。通常情況下,修改放置在 /etc/rc或 /etc/rc.d 或 /etc/rc?.d 目錄下的指令檔,可以使init自動啟動其它程式。例如:編輯 /etc/rc.d/rc.local 檔案,在檔案最末加上一行"xinit"或"startx",可以在開機啟動後直接進入X-Window。2.登入時自動運行程式用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實驗環境:Vmware 7.0.0 build-203739作業系統:Ubuntu 10.10ps命令用來顯示某一時間點進程的資訊,這些資訊是靜態。如果想動態查看當前系統啟動並執行程式資訊,可以使用top命令。ps命令的參數多如牛毛,而且分帶“-”和不帶“-”的參數。在man手冊中,有這麼一段話,介紹了 ps -aux和 ps aux的區別POSIX 和UNIX標準中,ps -aux 命令將列印所有屬於x使用者的進程。如果x使用者不存在,那麼ps -aux將會解釋成 p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在tomcat啟動時提示: Error occurred during initialization of VM Could not reserve enough space for object heap在tomcat的bin目錄下,catalina.sh檔案的tomcat記憶體參數配置過大,超過機器可用記憶體總數造成,修改到適當的值即可,修改的參數 為:JAVA_OPTS="-Xms50m -Xmx60m"擷取記憶體參數最大值的方法:在命令列下用 java -XmxXXXXM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 從原始碼安裝 ###若是條件允許,從原始碼安裝有很多好處,至少可以安裝最新的版本。Git的每個版本都在不斷嘗試改進使用者體驗,所以能通過原始碼自己編譯安裝最新版本就再好不過了。有些 Linux 版本內建的安裝封裝更新起來並不及時,所以除非你在用最新的 distro 或者 backports,那麼從原始碼安裝其實該算是最佳選擇。Git 的工作需要調用 curl,zlib,openssl,expat,libiconv 等庫的代碼,所以需要先安裝這些依賴工具。在有 yum 的系統上(比如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1. 環境Debian GNU/Linux 6.02. 安裝xinetd telnet伺服器是通過xinetd(超級Internet守護進程)來管理的,所以要先安裝xinetd。安裝命令如下:# apt-get install xinetd3. 安裝telnet伺服器輸入以下命令安裝:# apt-get install telnetd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通過檔案名稱尋找: 這個方法說起來就和在WINDOWS下尋找檔案一樣容易理解了。如果你把這個檔案放在單個的檔案夾裡面,只要使用常見的“ls"命令就能方便的尋找出來,那麼使用“find”命令來尋找它就不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畢竟“find”命令的強大功能不止這個。如果知道了某個檔案的檔案名稱,而不知道這個檔案放到哪個檔案夾,甚至是層層套嵌的檔案夾裡。舉例說明,假設你忘記了httpd.conf這個檔案在系統的哪個目錄下,甚至在系統的某個地方也不知道,則這是可以使用如下命令:find /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 調試工作艱苦,是核心級開發區別於使用者級開發的一個顯著特點。※ 駕馭核心調試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驗和對整個作業系統的把握。 一、調試前的準備 核心級bug具有行為不可靠,定義不清晰或者說很難再現的諸多特定,為核心級的bug跟蹤和調試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 對於一些定義不清楚地bug,問題的關鍵就是找到bug的源頭,很多時候,當你精確地重現一個bug的時候,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二、核心中的bug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關於頁面的使用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我們瞭解到linux核心會在很多情況下分配頁面。1、核心代碼可能調用alloc_pages之類的函數,從管理物理頁面的夥伴系統(管理區zone上的free_area空閑鏈表)上直接分配頁面(見《linux核心記憶體管理淺析》)。比如:驅動程式可能用這種方式來分配緩衝;建立進程時,核心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分配連續的兩個頁面,作為進程的thread_info結構和核心棧;等等。從夥伴系統分配頁面是最基本的頁面分配方式,其他的記憶體配置都是基於這種方式的;2、核心中的很多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周海漢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 w命令 該命令用於顯示登入到系統的使用者情況,w命令功能強大,它不但可以顯示有誰登入到系統,還可以顯示出這些使用者當前進行中的工作,並且統計資料相對who命令來說更加詳細和科學.w命令的顯示項目按以下順序排列:目前時間,系統啟動到現在的時間,登入使用者的數目,系統在最近1秒、5秒和15秒的平均負載。然後是每個使用者的各項資料,項目顯示順序如下:登入帳號、終端名稱、遠程主機名稱、登入時間、空閑時間、JCPU、PCPU、當前正在運行進程的命令列。其中JCPU時間指的是和該終端(tty)串連的所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ARM Linux Boot SequenceThe following traces the Linux boot sequence for ARM-based systems in the 2.6.18 kernel. It looks at just the earliest stages of the boot process, until the generic non-processor-specific start_kernel function is called. Th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__memcpy(void *to, const void *from, size_t n){int d0, d1, d2;asm volatile("rep ; movsl\n\t" "movl %4,%%ecx\n\t" "andl $3,%%ecx\n\t" "jz 1f\n\t" "rep ; movsb\n\t" "1:" : "=&c" (d0), "=&D" (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在linux下,使用命令啟動服務:svnserve -d -r /svnroot-d 表示--daemon,即關掉執行命令的視窗,服務繼續存在。 -r 表示--root,即指定庫的根目錄。而在windows下,用同樣的命令也可以,只是關掉cmd視窗後,服務也消失了。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在subversion的1.4版以前,是用svn windows service wrapper,將其封裝為服務。而svn1.4以後,是可以直接支援以伺服器啟動的。方法就是利用window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sockaddrstruct sockaddr {unsigned short sa_family; /* address family, AF_xxx */char sa_data[14]; /* 14 bytes of protocol addres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samba適合內網檔案分享權限設定。本教程適合ubuntu/Fedora系統。1、查看是否已安裝。# rpm -q sambapackage samba is not installed2、使用yum查詢軟體包#yum list samba (查詢軟體包,得到可安裝的軟體包: samba.i686)3、使用yum安裝 (一路選yes安裝完成)# yum install samba.i686啟動service iptables stopservice smb startservice nmb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win7 和 linux雙系統的安裝可以參考這裡: http://blog.csdn.net/cidisk/article/details/86937731 為外接顯示器新增解析度. 外接的顯示器沒有識別,顯示的解析度太小。$ xrandr Screen 0: minimum 320 x 200, current 1280 x 1024, maximum 4096 x 4096 LVDS1 connected (normal left inverted right x axis y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用戶端代碼client.cpp #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arpa/inet.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dio.h>int main() {//建立一個socketint sock_fd =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建議大家用eclipse for c++開發啊~~~ 好用!至於具體的通訊過程,網上一大堆。不解釋,詳細解釋都在代碼注釋裡了。用戶端代碼:client.cpp#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unistd.h>#include <errno.h>#includ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Proc是一個虛擬檔案系統,在Linux系統中它被掛載於/proc目錄之上。Proc有多個功能 ,這其中包括使用者可以通過它訪問核心資訊或用於排錯,這其中一個非常有 用的功能,也是Linux變得更加特別的功能就是以文字資料流的形式來訪問進程資訊。很Linux命令(比如 ps、toPpstree等)都需要使用這個檔案系統的資訊。本文就是向使用者介紹一些訪問這些資訊的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述的內容並不 一定適用所有核心版本,有部分操作只適用於2.6核心。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故事情節的git版本為1.8.0-rc2,如下所示:[root@bogon /]# git --versiongit version 1.8.0-rc2 今天在CentOS上安裝了git(下載原始碼編譯),安裝完後,發現git的協助命令不能用,如所示,提示:No manual entryfor git-***。[root@bogon /]# git commit –helpNo manual entry for git-commit[root@bogon /]# [root@bog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