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原來也就這麼回事

    在部落格裡早就轉載了 手把手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Linux系統(LFS速成手冊),但實際上並沒有耐心和時間把LFS完成。最近終於有機會和時間再次進行LFS之旅。用VMWare虛擬機器按步驟進行了差不多一步不差的實踐(呵呵,還是有很多的測試沒有進行),除了參考手把手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Linux系統(LFS速成手冊)外,還參考了最新英文原版的LFS,主要通過它能明白各個命令的具體含義,速成中並沒有給出太詳細的解釋。

linux時間編程常用函數

首先說明時間類型分為兩種: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世界標準時間,也就是格林威治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 GMT)Calendar Time:日曆時間,從一個標準時間點(如:1970年1月1日0點)到此時經過的秒數來表示的時間。時間擷取#include <time.h>time_t time<time_t *tloc>//功能:擷取日曆時間,從1970年1月1日0點到現在所經曆的秒數//typedef long

linux下壓縮指南

1 tar命令   (1) 打包     $ tar c folder > folder.tar   (2) 解包     $ tar xf folder.tar   (3) 壓縮tgz     $ gzip folder.tar   (4) 解壓tgz     $ gunzip folder.tar.gz     (5) 將檔案夾打包並壓縮tgz     $ tar zcf folder.tgz folder   (6) 將tgz解壓成檔案夾     $ tar zxf

修改Linux預設啟動層級或模式

在Linux中有7種啟動層級,預設是X-Window,像是Windows的視窗模式,而Linux的操作和配置一般我們都採用輸入命令的方式來完成,像DOS作業系統一樣,如何讓Linux一啟動就進入這種模式呢?     以管理員身份進入Linux,修改檔案:/etc/inittab檔案     找到“id:5:initdefault:”,其中的5就是X-Window,為預設運行層級,一般我們把5改為3即可。     一共有7種啟動層級,分別為:#   0 - halt (Do

linux vi的三種工作模式及轉化過程

Vi有三種基本的工作模式:指令行模式、文本輸入模式、行末模式。他們的相互關係如所示。指令模式(Command Mode) 下輸入 a、i、o進入文本輸入模式(Input Mode) 文本輸入模式(Input Mode) 下按ESC進入指令模式(Command Mode) 指令模式(Command Mode)下輸入:進入末行模式(Last line Mode)末行模式(Last line Mode)下指令錯誤則返回指令模式(Command Mode)下面分別介紹這三種模式

Linux下samba伺服器架設方法.

++++++++++++++++++++++++++++++++++++++++++++++++技術資料備份++++++++++++++++++++++++++++++++++++++++++++++++0、架設Samba

linux核心升級小結

升級linux核心操作很簡單,按照操作順序列出的命令清單如下:下載核心原始碼,偶數號是穩定版,如2.4版,2.6版;解壓原始碼,一般是解壓到/usr/src,用tar命令,linux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要遵守它們;在解壓後的原始碼目錄中,查看是否有與原始碼和編譯過程無關的檔案,如README或者INSTALL以及其他什麼的,在編譯開始前仔細閱讀它們,按照那些文檔中的要求檢查當前系統中升級核心所必需的那些軟體包的版本,完成以後,順次執行下列命令:make mrpropermake

linux中man文檔的分類

 例如查wait這個命令,[root@jcwkyl /]# man -k wait部分輸出如下:wait                 (1p)  - await process completionwait                 (2)  - wait for process to change statewait                 (3p)  - wait for a child process to stop or terminatewait3 [wait4]  

linux虛擬機器上網連接埠映射的多種方法

host主機系統:centos 5.3,使用升級過的2.6.23核心,安裝VirtualBox 3.0.8。host主機IP是10.60.56.90,訪問外網的網路出口為eth0。虛擬機器為vm1,ip地址192.168.56.101,網路介面為vboxnet0,使用hostonly方式。在第三台電腦10.60.56.220上進行測試連接。兩個任務:一:使虛擬機器的192.168.56.0/24網段能訪問到外網,即可以與10.60.56.220通訊。二:外網能訪問內網的伺服器,即10.60.56

linux主機用virtualbox虛擬winxp中使用USB裝置

主機作業系統是centos 5.2,安裝了virtualbox 3.2.10,在virtualbox中安裝了windows xp sp2。但是隨身碟和MP3等裝置一直無法在windows虛擬機器中使用。解決方案:http://wiki.centos.org/HowTos/Virtualization/VirtualBoxVirtualBox requires the user have write access to "usbfs" devices for USB access. As

linux下群發郵件小記

 <!--@page { size: 8.5in 11in; margin: 0.79in }P { margin-bottom: 0.08in }-->今天需要把一大堆(大約300餘條)亂糟糟的email地址整理好,並給他們發信通知一次學術會議的徵稿資訊。 整理郵件地址很容易,有一個線上網站專門做這個:http://zz.ebeibei.com/xmltool/xmlmail.html 群發郵件使用mutt+ msmtp。Mutt +

Linux+QT+OpenCv網路攝影機調試心得(3)—- glibc detected *** free(): invalid pointer: 0xafeff000

網路攝影機預覽正常,在點擊“退出按鈕”,或者關閉運行表單後,下面的編譯器輸出欄彈出一堆警告,如下:*** glibc detected *** /home/yan/qt/Camera_Read_OpenCv_V1-build-desktop-Desktop_Qt_4_8_0_for_GCC__Qt_SDK____/Camera_Read_OpenCv_V1: free(): invalid pointer: 0xafeff000 ***======= Backtrace:

linux下各種壓縮檔的解壓方法

linux下各種壓縮檔的解壓方法.a av xv file.a.z uncompress file.z.gz gunzip file.gz.bz2 bunzip file.bz2.tar.z tar xvzf file.tar.zcompress -de file.tar.z|tar xvf file.tar.z.tar.gz/.tgz tar xvzf file.tar.gzgzip -de file.tar.gz|tar xvf file.tar.gz.tar.bz2 tar xvzf

Linux下安裝OpenCV

看別人裝了好幾回,要自己裝還是琢磨半天。預設已經安裝了GCC和CMake。參考http://opencv.willowgarage.com/wiki/InstallGuide_Linux簡單寫一下。1.  下載OpenCV可以通過命令列來下載,我用的比較笨的辦法,直接用的瀏覽器下的。2.  解壓檔案在可視化介面下解壓,或者通過命令來解壓,如下所示:tar zxvf opencv-1.0.0.tar.gz; 3. 然後輸入以下命令,在建立的release 路徑下,使用CMake

cnBeta.COM_Linux_ Damn Small Linux v4.3 Final – 隨身碟上的Linux

導讀: Damn Small Linux是個很小的LiveCD可啟動光碟片(50M左右~),可以裝到隨身碟上.儘管它的個頭如此之小,Damn Small Linux的案頭幾乎是完整的一套.包 括xmms(支援mp3和mpeg)、FTP用戶端、基於links的web瀏覽器、電子製表軟體、電子郵件程式、英語拼字檢查、文書處理器、三個編輯器 (nedit、nvi及類似emacs的zile)、xpdf閱讀器、worker檔案管理工具、naim(支援 AIM、ICQ和IRC)、VNCviewer、SSH/

手把手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Linux系統(LFS速成手冊)

前言:  LFS是一部非常好的製作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的手冊,但LFS是屬於指導性的手冊,因此它預設的前提條件是具備一定的Linux使用經驗的使用者群,所以它在每個軟體包的安裝部分只給出了在目錄中的全部操作指令,而對於解壓縮之類的則交給使用者自己去解決,但對於很多第一次使用LFS的使用者往往會出現一些不清楚某條命令應該是在哪裡執行的問題,本文力圖從執行個體上來解釋這些問題。  本文雖然是採用VMWare Workstation

卸載Linux,恢複Windows啟動菜單

1:完全卸載。不用想多少複雜的方法,用 WINDOWS 的 FDISK 命令或是 PQ 之類的東東把 LINUX 所在的分區的刪除並重新格式化為 FAT32 格式就可以了。PQ 顯示的 LINUX 分區格式為 EXT2,而 FDISK 不認識 EXT2,只會顯示為非 DOS 分區,不過也可以刪除;2:恢複啟動。也是可用 WINDOWS 的 FDISK 命令搞定:FDISK/MBR 命令重定一下主引導記錄(MBR)就可以清除 GRUB,再用 FDISK 的第 2 項功能??設定使用中的磁碟分割 這

Linux 60 個命令檔案處理

Linux 60 個命令檔案處理Linux系統資訊存放在檔案裡,檔案與普通的公務檔案類似。每個檔案都有自己的名字、內容、存放地址及其它一些管理資訊,如檔案的使用者、檔案的大小等。檔案可以是一封信、一個通訊錄,或者是程式的源語句、程式的資料,甚至可以包括可執行檔程式和其它非本文內容。 Linux檔案系統具有良好的結構,系統提供了很多檔案處理常式。這裡主要介紹常用的檔案處理命令。 file 1.作用 file通過探測檔案內容判斷檔案類型,使用許可權是所有使用者。 2.格式 file

linux rm(remove) 命令詳解

linuxrm(remove)命令詳解功能說明:刪除檔案或目錄。文法:rm[-dfirv][--help][--version][檔案或目錄...]補充說明:執行rm指令可刪除檔案或目錄,如欲刪除目錄必須加上參數"-r",否則預設僅會刪除檔案。參數:-d或--directory直接把欲刪除的目錄的硬串連資料刪成0,刪除該目錄。-f或--force強制移除檔案或目錄。-i或--interactive刪除既有檔案或目錄之前先詢問使用者。-r或-R或--recursive遞迴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檔

Linux 下原始碼安裝

           Linux 下原始碼安裝       1.把你的程式移動到/usr/local/src ------------ 這一步你也可以不做,但是這方便以後對原始碼程式的管理與升級,如果亂放,時間長了就不好管理了       2.cd /usr/local/src  ---------進入原始碼所在的目錄       3.tar xzvf mtools-3.9.9.9.tar.gz   ----------解壓縮檔案如果是是以bz2結尾的用tar xjvf       4.cd

總頁數: 3662 1 .... 624 625 626 627 628 .... 3662 Go to: 前往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