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安裝配置Weblogic

環境說明系統 --Linux RHEL5 32bit環境 --區域網路中在192.168.0.140(windows)通過xshell串連伺服器軟體 --1.JDK:1.5.0_15  2.weblogic:10 3.weblogic破解檔案一、安裝配置JDK //如果應用不需要高版本的JDK的話,可以不單獨安裝JDK1. 安裝JDK # chmod a+x jdk-1_5_0_15-linux-i586.bin  # ./jdk-1_5_0_15-linux-i586.bin  # mv

Linux 命令速查

Linux 命令速查Monday, 2. January 2006, 09:28:48FreeBSD, Linux, Shell 一. 啟動,關機,登入,登出相關命令<login> 登入<logout> 登出<exit> 登出<shutdown> 停止系統<halt> 停止系統<reboot> 重啟動<poweroff> 切斷電源<sync> 把記憶體裡的內容寫入磁碟<lilo>

Linux美化也瘋狂 10個最漂亮案頭展示(圖)

漂亮的案頭可絕對不僅僅是Windows和Mac的專利,只要您能細心雕琢,讓Linux的KDE和GNOME原本傻傻的介面脫胎換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以下就是Digg上被推薦的10個最漂亮的Linux案頭,有的是類比其它作業系統的作品,有的則完全原創,頗具美感.你最喜歡哪一個呢?2)3)4)5)6)7)8)9)10)轉自CSDNCSDN聲明:CSDN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Linux NAT最佳化的校正和問題

我們知道,Linux的NAT是基於ip_conntrack的有狀態NAT,其配置類似BSD的keep state的效果!如果看一下Netfilter的PREROUTING,就知道ip_conntrack依賴ip_defrag,也就是凡是分區的IP片必須重組後才可以進入ip_conntrack進而進入NAT,如果我們希望能針對每一個IP分區來做NAT的話,那就需要動一番腦筋了。       

Linux實現Cisco風格ACL之空想

本來上周末想實現一個Cisco風格的Linux版本ACL,也就是說將rule綁定在Interface上而不是HOOK點,然而發現net_device的private data非常不好用,就把半拉子工作仍在那裡了...其實即使實現了Cisco風格的ACL,還是基於Netfilter實現的,然而FORWARD上的ruleset就簡單多了,變成了下面這個樣子:static unsigned intipt_hook(unsigned int hook, struct sk_buff *skb,

Cisco與Linux的NAT-Linux實現Cisco風格的NAT

既然看到了Cisco的NAT比較靈活,那麼Linux能否實現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Linux的Netfilter是超級靈活的,Linux的NAT不靈活是因為iptables程式的不靈活,xtables-addons的RAWNAT已經朝static nat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是iptables限制了Linux的static nat發展!於是我拋開iptables,先基於Netfilter把核心模組實現,然後用procfs作為使用者介面,看看怎麼實現Cisco風格的static

linux的流量控制

ip命令在linux上實現絕大部分專業路由器上實現的一部分功能,另一個命令tc實現了專業路由器上實現的幾乎另一部分功能,而iptable一來,剩餘的功能它就全包了,如果再加運行一個zebra的話,linux主機就儼然一個進階路由器了,這時其速率的快慢就不再取決於軟體了,而是取決於你的硬體了,用386的機器上一個完全的linux雖然五髒俱全,但是它卻不能被扔到公網作為一台真正的路由器來使用。順便說一句,《Iptables 指南

TCP/IP網路的一些問題(路由/協議/linux的實現)

1.linux的虛擬網卡-tunlinux的虛擬網卡驅動可以配置為兩種模式,一種是點對點的tun模式,一種是乙太網路tap模式,實質上tun模式中從虛擬網卡出來的是ip資料報,也就是三層資料,而tap模式中從虛擬網卡中出來的乙太網路幀,也就是二層鏈路層資料。tun模式封裝的ip資料報可以直接傳輸給對端,這種點對點模式中對端是確定的,不需要定址的,因此tun模式下的虛擬網卡是沒有mac地址,即鏈路層地址的,因此tun模式的通訊可以省去arp位址解析,但是tap模式下就不同了,tap模式下封裝的是一

又一個Linux的雙向stateless NAT

如果看一下iproute2的help,就會發現在route section中有一個nat action,其中via的參數給出了轉換的地址。具體的配置就不說了,只提出兩點,第一,iproute2的stateless nat需要policy routing的參與,第二,它在2.6核心中被去除了;具體資訊可以參見文檔。在2.6核心中,核心協議棧將一切的擴充都留給了Netfilter來實現,自己只實現標準的最小集。       為什麼要提到2.4核心的nat

Cisco與Linux的NAT

Linux一直以來都使用基於串連跟蹤的有狀態NAT,雖然xtables-addons裡面實現了無狀態的靜態NAT,即RAWNAT,和Cisco的NAT實現相比還是不夠靈活,本文給出一個全域意義的解釋,雖然這種解釋對於實際的配置沒有什麼協助,但是可以協助你更好地理解Linux和Cisco的系統構建。1.Cisco的方案Cisco路由器顯式的將inside和outside的概念邦定於物理介面,然後根據資料流的方向來定義NAT規則。使能NAT以後,系統中就會存在一張兩個方向的NAT映射表,該表的表項如

Linux橋接器連接埠的arp問題

Linux的brctl addif命令可以將一個介面加入到既有的橋接器中,接下來,這個介面就成了brport,屬於一個從屬的介面,然而你還是可以看到它的,並且可以為它添加IP地址,然後route命令會顯示出它的新添加的IP地址的鏈路層路由已經生效,種種跡象都讓人覺得這個brport仍然保有IP語義,然而如果此時你使用該IP(Linux核心會做源地址選擇)去訪問同一網段的其它地址的話,就會發現,不通,反過來從其它同一網段的地址訪問該地址也是不通的,原因何在?聽我分解。        網路不通的話,

Linux系統禁止路由cache

Linux kernel 3.6正式去除了路由cache,原因正如作者所說,它並不適合作為路由表的一部分存在,它是和流量patterns高度相關的,應該作為一種最佳化在外部實現,比如基於Asic硬卡的轉寄表中實現,況且,現有的路由cache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帶來顯著的效能提升,如果你頻繁flush cache後帶來了效能下降的話,其中很多因素是flush操作本身以及lookup的read

TCP和UDP在網路層實現的不同–基於linux核心

由於4層協議實現複雜度的不對稱性,導致3層協議實現也不易統一,換句話說就是同樣的3層協議比如IP要為不同的4層協議提供不同的實現,這是因為我們熟知的4層協議分為流和資料報兩種類型,流式協議比如tcp在4層就處理了大量的邏輯,比如分段等等,而資料報協議比如

參與開發linux核心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在覺得自己內功已經很強的前提下想參與到linux核心的開發一共有兩個重要的工作要做,如果沒有接觸過核心源碼,本文也可以看看,因為幾乎所有的開原始碼都遵循本文所提到的這種方式。這兩個工作是:1.用git下載源碼樹,建立自己的開發分支,修改/添加代碼,產生補丁2.配置一個支援透明純文字的郵件用戶端,用於向maillist發送郵件第一個工作的配置很簡單,主要就是幾條命令,但是能否修改代碼或者說能否看懂核心取決於多日的修鍊。這裡僅介紹如何環境的配置和使用。1.安裝git,安裝即可,不需要閱讀其文檔,因為

linux核心網路實現的一些問題

1.“也就是說,餘下的包不會再通過這個表,一個一個的被NAT,而是自動地完成。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不應該在這個表中做任何過濾的主要原因”這段話說明不能在nat規則中作過濾,因為linux的連結跟蹤機制,只有每個流的第一個包才會經過nat表,並將匹配的規則設定到串連跟蹤的資料結構中,接下來的包都是直接取串連跟蹤相關資料結構的結果,而不再經過nat表,如果在nat中做了過濾,那麼只有第一個包會匹配規則,而後面的則無法匹配,也許你會問,第一個包過不去後面的能過嗎?事實上,僅舉最簡單的兩個例子,第一,udp

Linux系統如何平滑生效NAT-BUGFIX

在《Linux系統如何平滑生效NAT》中,代碼有兩處問題。這隻是目前發現的,沒有發現的還有很多很多,這就是我為何不一開始把代碼搞複雜的原因。1.一個bug附帶一個最佳化:注意以下的代碼:if (!nf_nat_initialized(ct, maniptype)) { //NAT還沒有設定進conn的情況 ... } else

Linux系統如何平滑生效NAT

1.Linux實現的NAT概述以及問題所在Linux的NAT基於ip_conntrack。iptables設定的nat規則僅僅對一個流的第一個資料包有效。當然xtables-addons實現的rawnat除外!即便是rawnat,它也必須設定兩條規則。真正好的設計是,有個選項可以自訂nat的行為,而不是依賴配置者的能力,否則就可能釀成大禍,在我自身的產品研發以及實施過程中,就曾經碰到了這種情況,同樣的使用者情境,有些人可以完全HOLD住,有些人則完全不知所措,這正像孬種的語文老師提供給你一本字典

Linux系統如何平滑生效NAT-DNAT改進以及解釋

在《Linux系統如何平滑生效NAT》中,我介紹了如何在Linux中讓NAT瞬間生效的patch,提到了那個patch只在SNAT環境中測試過,沒有在DNAT環境中測試過,實際上,DNAT中也是可以使用的,只需要將nf_nat_rule_find做以下修改即可:int nf_nat_rule_find(struct sk_buff *skb, unsigned int hooknum, const struct

從ip addr add和ifconfig的區別看linux網卡ip地址的結構

今天一個老外在郵件清單上問了一個問題,就是ip addr add和ifconfig的區別,我給他進行瞭解答,可能因為英語不好吧,解答的很簡單,因此我還是要在這裡詳細說明一下。其實它們之間沒有什麼區別,只 是表述方式不同罷了。如果你非常理解網路通訊協定的原理以及網路的分層架構那麼我想你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實際上,每一個網卡裝置都有一個mac地址,但是卻可 以有多個網路層地址,比如IP地址,然而這個事實無法很好地像使用者提供操作介面,所以就引出了ip別名(IP

關於Linux線程的線程棧以及TLS

說明:a.本文描述Linux NPTL的線程棧簡要實現以及執行緒區域儲存的原理,實驗環境中Linux核心版本為2.6.32,glibc版本是2.12.1,Linux發行版為ubuntu,硬體平台為x86的32位系統。b.對於Linux

總頁數: 3662 1 .... 782 783 784 785 786 .... 3662 Go to: 前往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