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啟動過程中的問題積累 博文原地址:http://blog.csdn.net/dzassn/article/details/1953993 1.Bad Magic Number ## Booting image at 33000000 ...Bad Magic NumberOMAP5912 OSK # (tftp下載好kernel的uImage後就停止在這,不能啟動kernel) 問題原因:啟動參數設定錯誤,0x30
Linux系統學習筆記:通訊端 Yeolar 2012-05-18 14:22 Linux系統學習筆記 Linux系統學習筆記:處理序間通訊
轉載地址: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1407_liuming_init1/ 從 sysvinit 到 systemd 近年來,Linux 系統的 init 進程經曆了兩次重大的演化,傳統的 sysvinit 已經淡出曆史舞台,新的 init 系統 UpStart 和 systemd 各有特點,而越來越多的 Linux 發行版採納了 systemd。本文簡要介紹了這三種
Linux Input 子系統Event Interface詳解 : 得到Input Device資訊 (2013-06-06 15:24:27) 在之前的工作中,常遇到對Input 子系統中Event Device操作和設定的需求。但一直沒有總結過。這次藉機總結一下。 Linux
等待隊列在Linux核心中用來阻塞或喚醒一個進程,也可以用來同步對系統資源的訪問,還可以實現延遲功能 等待隊列介面函數介紹: #include <linux/wait.h> //標頭檔包含 1.定義、初始化等待隊列(指向等待隊列鏈表) 定義一個等待隊列頭 wait_queue_head_t my_queue;
今天嘗試編譯了一下Linux 3.9.10,最後提示以下錯誤。 Kernel: arch/arm/boot/Image is ready Kernel: arch/arm/boot/zImage is ready
1 DMA概念 DMA顧名思義就是指裝置和記憶體之間、記憶體和外部存放裝置之間進行直接的資料讀寫操作,而不需要CPU的參與。 2 DMA原理 DMA傳輸需要由DMA控制器DMAC進行,當需要進行DMA傳輸的時候,DMA控制器會發出佔用匯流排的請求,當CPU響應DMA的請求時,暫時放棄對匯流排的控制權,當DMA傳輸結束的時候,DMAC會向I/O介面發出結束命令,並將匯流排控制權交還給CPU。
rename 的一種用法。 一:問題的提出 比如我的/home/cyq/cyq 有 m.php;1 n.php;1 倆個檔案,怎麼將檔案名稱的 ;1 去掉。 cyq@cyq-desktop:~/cyq$ dir m.php;1 n.php;1 筆記 cyq@cyq-desktop:~/cyq$
開發板上只有Nor Flash,所以為了實現層次檔案系統,需要為Linux2.6.20增加Nor Flash MTD驅動支援。其實工作量並不大,因為已經有現成的程式可供參考。 MTD的驅動程式都集中在drivers/mtd裡面。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在drivers/mtd/maps下增加自己的分區表。因為有參考的代碼,所以比較容易。 /* * $Id: edb731
問題背景: 好久沒用的筆記本,突然拿回來再用的時候出現SecureCRT無法串連虛擬機器Linux的問題,以前也遇到過這種問題,基本上這種問題是以下幾種情況導致的: 1.虛擬機器Linux防火牆沒有關閉; 2.虛擬機器Linux沒有安裝ssh服務; 3.虛擬機器Linux的ssh服務的連接埠(22號連接埠)沒有開啟; 4.虛擬機器Linux網路設定不對,網關配置不對,IP配置不對;
ELF 強符號與弱符號(本小節是轉別人的) 我們經常在編程中碰到一種情況叫符號重複定義。多個目標檔案中含有相同名字全域符號的定義,那麼這些目標檔案連結的時候將會出現符號重複定義的錯誤。比如我們在目標檔案A和目標檔案B都定義了一個全域整形變數global,並將它們都初始化,那麼連結器將A和B進行連結時會報錯:
前言 Device Tree是一種用來描述硬體的資料結構,類似板級描述語言,起源於OpenFirmware(OF)。在目前廣泛使用的Linux kernel 2.6.x版本中,對於不同平台、不同硬體,往往存在著大量的不同的、移植性差的板級描述代碼,以達到對這些不同平台和不同硬體特殊適配的需求。但是過多的平台、過的的不同硬體導致了這樣的代碼越來越多,最終引發了Linux創始人Linus的不滿,以及強烈呼籲改變。Device Tree的引入給驅動適配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一套完整的Device
LINUX下USB1.1裝置學習小記(6)_hid與input子系統(3) http://cupidove.blog.163.com/blog/static/100566220119206136357/ 現在回到input_attach_handler中 error = handler->connect(handler, dev, id);
在程式中難免需要使用命令列選項,可以選擇自己解析命令列選項,但是有現成的,何必再造輪子。下面介紹使用getopt_long_only和getopt_long( 兩者用法差不多)解析命令列選項。 程式中主要使用: 短選項 長選項 是否需要參數 -n --username 是(使用者名稱) 指定使用者名稱 -d --debug
基本思路:1:虛擬機器增加磁碟容量 2:把增加的磁碟容量添加到VMWare分區中 1.使用df -h命令查看vmware磁碟資訊,如圖(此時虛擬機器的容量是20G) 2.首先擴容vmware硬碟容量,
一、下載Scala安裝包 從scala官方網站地址:http://www.scala-lang.org/download/下載scala二進位包,以2.11.8版本為例 二、安裝 1、將下載的二進位包移動到/usr/local目錄,解壓縮檔案包 tar zxvf scala-2.11.8.tgz mv scala-2.11.8 scala //重新命名目錄 2、設定環境變數 vi /etc/profile
在這裡使用了一個liunx下的命令查看磁碟空間 df: disk free http://www.cnblogs.com/chenwenbiao/archive/2011/08/07/2129831.html 常用參數:df -h ------------------------------------- 1.在Linux下重新啟動postgre pg_ctl restart (postgres 使用者) 今天遇到的問題
linux系統監聽工具 1.top進程監控
Linux與尋找相關的命令主要有以下4個:whereis、locate、find、which。其中find 不常用,whereis與locate經常使用,因為whereis與locate是利用資料庫來尋找資料,而find直接尋找硬碟,速度較慢。which則是在PATH變數指定的路徑中搜尋指定的系統命令的位置。下面講一下各自的用法 whereis whereis 命令只能對使用者程式名稱的搜尋,即:定位/返回與指定名字匹配的二進位檔案、源檔案和協助手冊檔案所在的路徑。
i.MX6UL -- Linux系統移植過程詳解 開發平台: 珠海鼎芯D518 -- 基於i.MX 6UL 最新系統: u-boot2015.04 + Linux4.1.15_1.2.0 交叉編譯工具:dchip-linaro-toolchain.tar.bz2 源碼下載地址: U-Boot: (選擇rel_imx_4.1.15_1.2.0_ga.tar.bz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