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格式化與掛載 一塊硬碟要想被使用,要經過分區,格式化,掛載這三個步驟。前面我們講過MBR分區和GPT分區。 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如果格式化一個分區。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能搞定了。 首先來查看一下sdb盤下都被做了哪些分區。使用命令: ls -l /dev/sdb* 輸出結果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Chinese translated version of Documentation/namespaces/resource-control.tx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 or update to the content, please contact the original document maintainer directly. However, if you have a problem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轉自 http://blog.csdn.net/zsf8701/article/details/7842392 //線程屬性結構如下:typedef struct { int etachstate; //線程的分離狀態 int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第一、LAMP(PHP7)安裝準備工作 首先在我的這台搬瓦工VPS中(我是用的512MB記憶體方案),然後重裝系統選擇DEBIAN8 64位系統內容。同樣的記住連接埠、ROOT密碼,這樣我們需要用到SSH連結登入用戶端。 第二、添加PHP7資料來源以及更新系統 echo "deb http://repos.zend.com/zend-server/early-access/php7/repos ubuntu/" >>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自己寫了一個簡單的hello.c #include "stdio.h" void hello (const char * name) { printf ("Hello, %s!/n", name); } $gcc hello.c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轉載來源:http://www.cnblogs.com/wxjnew/p/3417942.html 一直以來伺服器是linux系統,但是感覺linux圖形化不強,於是從接觸kettle以來都是在windows系統操作ETL的設計和處理。現在需要在linux中查看一下kettle資產庫是否串連正常,以及在linux上調度kettle的job,就需要在Linux上配置kettle環境了。 登陸-linux-(切換到kettle部署的使用者下面)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用date查看時間少了一小時,就用ntpdate asia.pool.ntp.org同步了,還是不對。手動設定正確時間date -s ....對了,但一同步又回到原來的小一小時了。查看clock時間是對的。那應該就是時區的問題,可是修改/etcy/sysconfig/clock裡面的ZONE="Asia/Shanghai"也不行。 最後 查了一下,得找到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linux尋找目錄下的所有檔案中是否含有某個字串 尋找目錄下的所有檔案中是否含有某個字串 find .|xargs grep -ri "IBM" 尋找目錄下的所有檔案中是否含有某個字串,並且只列印出檔案名稱 find .|xargs grep -ri "IBM" -l 把/home/users.dat檔案裡面的::替換成 ,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在linux下安裝多個jdk版本 NOV 21ST, 2014 | COMMENTS 在4.4(Kitkat)之前一直用的SunJDK1.6版本來編譯,到4.4的時候開始用SunJDK1.7版本編譯,從Android L開始到現在的5.0Google開始使用OpenJDK來編譯。 所以在一台電腦上要進行源碼編譯需要安裝多個版本的JDK。 我現在用的系統是LinuxMint17,基於UBUNTU 14.04。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 還不完全,需要後期完善.但又不想存草稿。。。 windows 是面向終端使用者的,Linux是面向伺服器的,所以記憶體管理機制不一樣。Windows會在記憶體使用量超過60%~70%之後就會開始交換記憶體,以保證隨時有足夠的記憶體來響應使用者請求。 而Linux則可以使用100%的記憶體。差不多快滿了才會執行交換。 即時互動系統。需要隨時響應使用者事件。 大概有30%的資源是浪費了的。 核心也不一樣。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Dubuntudubuntu 是一個建立於 ubuntu GNU/Linux 基礎之上的增強版本,主要提供了預設情況下中文化及軟體開發工具的良好支援。它的大部分軟體包來自 ubuntu 的官方軟體倉庫,完全可以使用ubuntu 的軟體倉庫為 dubuntu 安裝新的軟體及進行系統更新。對系統進行了一種配置功能完善的配置,更適合新手拿來上手。一群Linux愛好者為中國的Linux fans針對我們中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23. 時間同步 同步時間可以使用 root 執行如下命令完成: rdate -s time.nist.gov如果需要自動同步,可以採用crontab自動調度,每小時執行一次: 編輯 crontab: crontab -e按 i 進入插入模式,然後添加如下一行: 1 * * * * root rdate -s time.nist.gov然後依次按 ESC進入命令模式, 看見冒號以後,輸入 wq 和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安裝wine 在終端輸入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wine 用wine安裝Source Insight 在終端中輸入以下命令: wine ~/SourceInsight/InsightSetup.exe 註:SourceInsight的安裝包要自行下載,跟windows下的安裝一樣。 匯入工程即可,跟windows無異。 如何開啟SourceInsight。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當有一台節點崩潰之後,重啟之後,觀察spark 叢集日誌,發現有個時間無法同步的問題。 再一仔細檢查系統,輸入date -R 才發現系統時間的時區設定為空白。後面直接是+0000。 這肯定不符合,再輸入 date -u和date,發現兩個時間居然一致。不過本來也是。 本來這個UTC時間是需要與時區相加的,所以在時區未設定的情況下,兩個值相同是正常的。 可是按照網上的各種方法,始終沒有成功: 如 $ sudo cp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工具:daemontools daemontools是qmail的作者DJB開發的UNIX服務管理工具集,其中名為supervise的程式可用於服務啟動、停止的服務重啟等。安裝: Create a /package directory: &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本篇文章主要講的是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如何解決,對於什麼是NTP和如何使用NTP這些概念都沒有涉及,因為這些都是網上有的內容,我也是參考的這些內容。 在windows下自己下載了ntp-4.2.4p4.tar.gz壓縮包,按照http://www.51testing.com/html/28/116228-202637.html這篇文章,在Ubuntu虛擬機器中解壓,編譯和安裝之後,但是並沒有在/etc目錄下產生ntp.conf設定檔,因此也就無從談起來修改設定檔了。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vmware下載,可以到他的官網:https://www.vmware.com/cn/products/workstation-pro/workstation-pro-evaluation.html 360等軟體安裝中心也有提供下載的,但是估計只能下最新版的,舊版的連結我不知道存哪裡去了,所以找了最新版的連結,同時找了別人分享的序號:VMware Workstation Pro 14 許可證序號: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用libreoffice畫表真時有點蛋疼,效率很低.. 深入理解電腦系統->虛擬儲存空間 核心虛擬儲存空間 作業系統處理進程時分為使用者態和核心態.虛擬儲存空間中,進程虛擬儲存空間佔大部分空間,核心虛擬儲存空間佔小部分空間. 與進程相關的資料結構 每個進程都不相同.所以並不是每個進程的核心虛擬儲存空間都相同,裡邊有各個進程不同的部分. 這塊地區相關聯: 1.task_struct (1) state:進程狀態 (2)thread_info:進程資訊和核心堆棧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在我們進行遠程檔案操作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出現檔案服務出現卸載掉哦情況。例如 umount /mnt/net1 umount: /mnt/net1: device is busy. (In some cases useful info about processes that use the device is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替換^M字元 在Linux下使用vi來查看一些在Windows下建立的文字檔,有時會發現在行尾有一些“^M”。有幾種方法可以處理。 1.使用dos2unix命令。一般的分發版本中都帶有這個小工具(如果沒有可以根據下面的串連去下載),使用起來很方便: $ dos2unix myfile.txt 上面的命令會去掉行尾的^M。 2.使用vi的替換功能。啟動vi,進入命令模式,輸入以下命令: :%s/^M$//g # 去掉行尾的^M。 :%s/^M//g # 去掉所有的^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