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驅動必須先由module_init ( function_name)函數載入驅動,由module_exit (function_name )函數卸載驅動,其中function_name分別為初始化函數和清除裝置的函數。 要建立一個裝置,得使用dev_t devno = MKDEV(DL402_MAJOR,
vsftpd配置 1. 配置參數詳細整理 #接受匿名使用者 anonymous_enable=YES #匿名使用者login時不詢問口令 no_anon_password=YES #匿名使用者主目錄 anon_root=(none) #接受本機使用者 local_enable=YES #本機使用者主目錄 local_root=(none)
1.linux安裝 需要注意的是安裝時,出於安全需要應把ssh選為可信賴的服務。安裝以後,一個伺服器即是為一個節點,應該保證各節點之間能夠用ssh相互登入。每個節點的sshd都應該能正常提供服務。 2.建立NFS服務 在伺服器節點public目錄下建立mpi目錄,並將其配置成NFS伺服器,在/etc/exports檔案中加入一行:
date命令的功能是顯示和設定系統日期和時間。 該命令的一般格式為: date [選項] 顯示時間格式(以+開頭,後面接格式) date 設定時間格式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分別為: -d dates tr, --date datestr 顯示由datestr描述的日期
進程 1. 替換進程鏡像 #include <unistd.h> extern char **environ; int execl(const char *path, const char*arg, ..., (char*)0);
當你在linux下用命令ls -la的時候會看到這些字眼,這些字眼表示為不同使用者組的許可權:-r-xr-x--x 1)檔案操作許可權 r:read就是讀許可權 --數字4表示w:write就是寫入權限 --數字2表示x:excute就是執行許可權 --數字1表示 2)使用者權限 總共會有10個字元, 第1個表示檔案類型,如該檔案是
1、網路中進程之間如何通訊。 本地的處理序間通訊(IPC)有很多種方式,但可以總結為下面4類: 訊息傳遞(管道、FIFO、訊息佇列) 同步(互斥量、條件變數、讀寫鎖、檔案和寫記錄鎖、訊號量) 共用記憶體(匿名的和具名的) 遠端程序呼叫(Solaris門和Sun RPC)
有時候,需要統計每個使用者登入的時間長度。我最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也花費了不少時間。主要是我所用到的伺服器使用者太多,有一千多人,寫好的程式要執行將近半個小時才統計完成。我使用的伺服器是Debian,核心版本為2.6.32
轉載自:http://blog.csdn.net/orange_os/article/details/7485069 目錄: 1. Linux系統調用原理 2. 系統調用的實現 3. Linux系統調用分類及列表 4.系統調用、使用者編程介面(API)、系統命令和核心功能的關係 5. Linux系統調用執行個體 6. Linux自訂系統調用 1.系統調用原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xiang/p/6019509.html 1.什麼時候用nano。 一般網路很卡,ssh時一用vim/vi 就死視窗,或者死機的情況 2.如何使用。 開啟或建立檔案 #nano 檔案名稱 禁用自動換行 #nano -
最開始接觸screen ,是通過devstack 部署openstack ,Devstack環境中,openstack運行在一個screen中,每個service運行在一個window中 screen 是什麼 系統管理員經常需要SSH 或者telent 遠程登入到Linux 伺服器,經常運行一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比如系統備份、ftp
一個進程在終止時會關閉所有檔案描述符,釋放在使用者空間分配的記憶體,但它的PCB還保留著。
zz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93615401015244.html tar [-cxtzjvfpPN] 檔案與目錄 .... 參數: -c :建立一個壓縮檔的參數指令(create 的意思); -x :解開一個壓縮檔的參數指令。 -t :查看 tarfile 裡面的檔案。 特別注意,在參數的下達中, c/x/t 僅能存在一個。不可同時存在。 因為不可能同時壓縮與解壓縮。 -z
linux安裝與配置zookeeper 3.4.11 以下是文章的提綱: 1.zookeeper 基礎環境搭建。 2.zookeeper 基礎配置安裝。 3.zookeeper 簡單的操作命令。 關於zookeeper的介紹,我推薦(https://www.cnblogs.com/wuxl360/p/5817471.html)這篇已經介紹的很清楚了 本文系統與使用版本說明: 1.CentOS 7的虛擬機器系統。 2.
啟用Win10內建版Linux (ubuntu) 微軟自從14316版本後,就開始原生支援Linux Bash命令列。 1.首先到系統設定——更新和安全——針對開發人員——選擇開發人員模式。 2.控制台→程式和功能→啟用或關閉Windows功能,勾選“適用於Linux的Windows子系統(Beta)"
Freesclae i.MX6 Linux PCIE驅動源碼分析 轉自: http://www.lai18.com/content/2232856.html 最近需要做一個工具來測試PCIE的link是否成功,但是由於PCIE的驅動都是在核心空間中,因此需要首先分析一下i.MX6 PCIE的驅動源碼。首先我不得不吐槽一下驅動源碼的存放位置很混亂,在Linux
在整合式開發環境中,由於硬體的成本高,所以往往需要幾個開發人員共用一台硬體裝置。 一個典型的應用就是:兩三個人共用一台裝置Linux
在linux中每一個進程都由task_struct資料結構來定義.task_struct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PCB.她是對進程式控制制的唯一手段也是最有效手段.當我們調用fork()時, 系統會為我們產生一個task_struct結構。然後從父進程,那裡繼承一些資料, 並把新的進程插入到進程樹中,以待進行進程管理。因此瞭解task_struct的結構對於我們理解任務調度(在linux中任務和進程是同一概念)的關鍵。 task_struct: 進程狀態
修改linux終端命令列顏色 本文轉自:http://www.cnblogs.com/menlsh/archive/2012/08/27/2659101.html
[root@centos192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Mem: 3924792 2390256 1534536 0 372432 1623832-/+ buffers/cache: 393992 3530800Swap: 7574520 0 757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