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在Linux上誤刪檔案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是有trash-cli就不怕了 1.確定系統是否已安裝Git [root@localhost ~]# git --version git version 1.7.1 [root@localhost ~]# 若沒有安裝則安裝git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git-core 2.將trash-cli複製到本地 [root@localhost local]# git clon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vmstat是一個十分有用的Linux系統監控工具,使用vmstat命令可以得到關於進程、記憶體、記憶體分頁、堵塞IO、traps及CPU活動的資訊。 一、前言 很顯然從名字中我們就可以知道vmstat是一個查看虛擬記憶體(Virtual Memory)使用狀況的工具,但是怎樣通過vmstat來發現系統中的瓶頸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還是讓我們回顧一下Linux中關於虛擬記憶體相關內容。 二、虛擬記憶體運行原理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看看隨身碟是那個裝置,然後mount -t vfat /dev/查到的磁碟 /你的某個目錄 一 Linux不像Windows一樣,接上新硬體後可以自動識別,在Linux下無法自動識別新硬體的,需要手動去識別。USB移動存放裝置通常被識別為sda1,具體可以通過fdisk -l命令查詢。 在使用隨身碟前,我們先要為外掛點建立一個子目錄,一般外掛點的子目錄都是建立在/mnt裡面的,我們也建在那裡,當然也可以建在/目錄下,名字可以自己定,我們就取名為usb,終端下的命令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一、首先實現一個網卡配置成多個IP地址。 Linux的網路裝置設定檔存放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裡面,對於乙太網路的第一個網路裝置,設定檔名一般為 ifcfg-eth0 如果需要為第一個網路裝置綁定多一個IP地址. ifcfg-eth0檔案的配置如下: DEVICE="eth0" IPADDR="192.168.0.1" NETMASK="255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在windows下給一塊網卡設定多個IP,是比較容易的,今天我寫的內容是關於在LINUX系統下,給一塊網卡設定多個IP地址,在Linux系統下面,第一塊網卡就叫eth0,第二塊網卡就叫eth1,這裡我們給第一塊網卡設定多個IP,在Linux下,配置網卡的設定檔在目錄/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下 ,原來網卡的設定檔名為ifcfg-eth0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裝置驅動的中斷事件處理如下圖所示,他與普通驅動的不同之處在於多了個資料緩衝區,驅動程式對上層提供的read/write方法並不直接完成硬體的資料操作,中斷處理常式也是相對獨立,他們通過緩衝區交換資料。而資料緩衝區的資料可通過FIFO進行讀和寫的操作,但每次只能進行讀或者寫的操作,兩者不可同時進行,這就又涉及到了並發請求。並發請求類似訊號量中的PV操作,對資料緩衝區的讀寫就相當於之前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到倉庫的存取。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核心在啟動時可以傳遞一個字串命令列,來控制核心啟動的過程,例如: "console=ttyS2,115200 mem=64M@0xA0000000" 這裡指定了控制台是串口2,傳輸速率是115200,記憶體大小是64M,物理基地址是0xA0000000。 另外我們可以在核心中定義一些全域變數,使用這些全域變數控制核心的配置,例如usb驅動中定義了 static int nousb; /* Disable USB when built into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http://freeloda.blog.51cto.com/2033581/1280962 原創作品,允許轉載,轉載時請務必以超連結形式標明文章 原始出處 、作者資訊和本聲明。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http://freeloda.blog.51cto.com/2033581/1280962 大綱 一、前言 二、Keepalived 詳解 三、環境準備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轉載: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11596555 LINUX初學者經常分不清楚linux和X之間,X和Xfree86之間,X和KDE,GNOME等之間是什麼關係。常常混淆概念,本文以比較易於理解的方式來解釋X,X11,XFREE,WM,KDE,GNOME等之間的關係。 一、linux本身沒有圖形介面,linux現在的圖形介面的實現只是linux下的應用程式實現的。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Linux Input子系統中,每個輸入裝置可以建立一個Device。例如:當插入USB Mouse,USB Keyboard,或者採用UInput建立Input Device時。在系統/dev/input/ 目錄下就會產生對應的Device。 如:/dev/input/event0, /dev/input/mouse0, /dev/input/misc等。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概述 Linux 中的裝置有2種類型:字元裝置(無緩衝且只能順序存取)、塊裝置(有緩衝且可以隨機存取)。每個字元裝置和塊裝置都必須有主、次裝置號,主裝置號相同的裝置是同類裝置(使用同一個驅動程式)。這些裝置中,有些裝置是對實際存在的物理硬體的抽象,而有些裝置則是核心自身提供的功能(不依賴於特定的物理硬體,又稱為"虛擬設備")。每個裝置在 /dev 目錄下都有一個對應的檔案(節點)。可以通過 cat /proc/devices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輸入命令:mount /mnt/cdrom 輸出錯誤為: mount: can’t find cdrom in /etc /fstab or /etc/mtab 通過錯誤資訊可知在/etc/fstab找不到要掛載的檔案 解決方式: 方法一:.輸入命令: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其中/dev/cdrom為軟串連指向的是hdc即是鏡像檔案的掛載盤 這時候在輸入命令:ls -l /mnt/cdrom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參考文檔1: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7908e85c725159af481ad2f7.html 參考文檔2:http://blog.csdn.net/wang1144/article/details/7801149 參考文檔1中提供了4中查看系統資訊的方法,但是我只是需要查看機器安裝的是什麼系統。使用這條命令,我知道了機器安裝的是CentOS。 lsb_release -a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1.sudo:擷取root許可權,但是需要輸入密碼; 2.cd .. \ cd [目錄]:進入目錄; 3.rm [檔案] :刪除一個檔案; \ rm -r [目錄] :刪除的同時刪除該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層 \ rm -rf [目錄] :刪除該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層,並且不用一一確認; 參考文檔:http://www.cnblogs.com/wanqieddy/archive/2011/06/07/2074113.html 4.mv -f源檔案或目錄 目標檔案或目錄: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修改防火牆配置需要修改 /etc/sysconfig/iptables 這個檔案,如果要開放哪個連接埠,在裡面添加一條。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1521 -j ACCEPT 就可以了,其中 1521 是要開放的連接埠號碼,然後重新啟動linux的防火牆服務。 停止/啟動防火牆服務的命令: 用root登入後,執行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1.下載Tomcat 2.解壓Tomcat重新命名為dubbo-admin-tomcat tar -zxvf apache-tomcat-7.0.57.tar.gz mv apache-tomcat-7.0.57 dubbo-admin-tomcat 3.移除Tomcat webapps目錄下的所有檔案 cd dubbo-admin-tomcat/webapprm -rf * 4.上傳Dubbo管理主控台程式 dubbo-admin-2.5.3.war 到Tomcat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dubbo-admin安裝 環境 VMware® Workstation 12 Pro CentOS7 下載dubbo,並打包 我這裡採用git下載,git clon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轉載自:https://www.cnblogs.com/jtestroad/p/8031850.html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強烈建議使用第二種方法!第二種方法!第二!; 開放連接埠的方法: 方法一:命令列方式 1. 開放連接埠命令: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080 -j ACCEPT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Linux系統中xorg.conf檔案簡介 先看一個完整的xorg.conf檔案,如下: [xhtml] view plain copy # /.../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要想用uboot啟動核心,我推薦一種方法,用dnw下載核心到開發板上,然後用uboot命令啟動: 首先我在網上隨便下了一個dnw工具,經過移植修改後,代碼如下: /*YYX--->for tiny4412 dnwversion:20170423 v1*/#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malloc.h>#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