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系統的磁碟管理為了和記憶體管理配合,也是將磁碟分割為最小單元進行統一調度,和記憶體的頁幀概念對應,磁碟管理模組以磁碟塊作為最小單元管理磁碟(常見的磁碟塊為1KB,對應2個512B扇區,磁碟塊是OS概念,磁碟驅動讀取是以扇區作為最小單元)。 1.數組表格和鏈表管理
概述 最近工作中需要用到initramfs。initramfs是一中ram fs,使用它可以使linux系統分階段啟動。使用initramfs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最小檔案系統直接編譯進核心鏡像中;另一種方式是製作ramdisk,然後將ramdisk載入到記憶體中,並指定給核心。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核心中驅動的支援,所以要使用initramfs需要在編譯核心時開啟對initramfs的支援。 配置菜單如下: initramfs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在配置ram
最近常在linux下寫代碼,項目協助手冊都是pdf或者html。都說用Vim寫代碼都不用滑鼠,但查看協助手冊不得不像windows那樣進入檔案系統,找到相應目錄然後雙擊開啟,十分不方便。 事實上linux強大的命令系統提供瞭解決上述麻煩的方案,雙手都不需要離開鍵盤,直接在終端下操作。 開啟html檔案 firefox命令。在終端輸入firefox -h 可查看相關用法和參數。 Usage: firefox-bin [ options ... ] [URL]
linux有諸多優秀的工具協助我們分析伺服器各項效能指標和協助開發調試工作。下面只列舉比較基礎的命令,且一般是整合在linux環境中而不需再次安裝的命令。更多更詳細的命令可以參考 https://github.com/brendangregg/perf-tools A、CPU進程相關 常用工具列舉下:uptime、ps、top、mpstat、pidstat等 uptime: 查看系統已耗用時間,平均負載等。
前幾日把Keil uVision(mdk v4.7)在ubuntu 12.04LTS上運行起來了。過程還算順利,分享下步驟給需要的朋友。 先上個安裝完的螢幕截圖(我用的是老土的Gnome Classic介面),可以看到wine菜單裡有keil uVision4了。
參考http://blog.csdn.net/xi52qian/article/details/7208738 http://blog.csdn.net/dian_technology/article/details/6163557 linux redhat enterparse6.1 安裝code::blocks10.05
redis是一個key-value儲存系統。和Memcached類似,它支援儲存的value類型相對更多,包括string(字串)、list(鏈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1、下載安裝 進入redis官網,https://redis.io/download 拷貝穩定版本3.0.7的下載連結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0.7.tar.gz 解壓tar包: tar zxf redis-3.0.7.tar.gz 進入解壓的redis目錄,進行編譯 cd redis-3.0.7
Linux 下安裝配置C開發環境Code::Blocks 一、提前的話 要說C語言和Linux的關係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Linux系統核心就是用C語言開發的,所以所有的Linux系統下面 都會有C的編譯調試工具,不過這些工具都是命令式的,正式開發的話會很不方便。Fedora在安裝的時候可以選擇安裝Fedora Eclipse,這個IDE很強大,C,C++,Java,Python等等都支援,而且編譯,調試和測試等功能也很完善。不過一般太強大的東西都有一個
從u-boot-2012.10那裡拷貝個mkimage工具放在/usr/bin目錄下,在make uImage時發現load address 和entry point都是0x50008000.結果u-boot在bootm命令後一直停在starting kernel...... 手工改entry point=0x50008040就可以啟動了。那麼,怎樣讓make uImage自動把entry point設定為50008040呢。
使用命令 vi 檔案路徑,就可以對檔案進行修改。 修改完成後,按esc鍵,然後輸入":wq"就可以儲存退出。不包含引號。 vi的其他命令 :w 儲存檔案但不退出vi :w file 將修改另外儲存到file中,不退出vi :w! 強制儲存,不推出vi:wq 儲存檔案並退出vi :wq! 強制儲存檔案,並退出viq:不儲存檔案,退出vi:q!不儲存檔案,強制退出vi :e! 放棄所有修改,從上次儲存檔案開始再編輯
先解除root鎖定,為root使用者佈建密碼 開啟終端輸入:sudo passwd Password: <--- 輸入你目前使用者的密碼 Enter new UNIX password: <--- 新的Root使用者密碼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 重複新的Root使用者密碼 passwd:已成功更新密碼 然後可以切換到root su切換到超級使用者有兩種方式:1.su
當前,除了linux標準的檔案系統Ext2/Ext3/Ext4外,還有很多種檔案系統,比如reiserfs, xfs, Windows的vfat NTFS,網路檔案系統nfs 以及flash 檔案系統jffs2, yaffs/yaffs2 ubifs。linux通過叫做VFS的中介層對這些檔案系統提供了完美的支援。
源地址:Linux VPS多線程高速下載百度網盤資源的方法(120830) | 沒事就搗鼓 http://www.ilucong.net/lulu/linux-vps-axel-baiduwangpan.html 我在Linux VPS下載百度網盤資源的方法(120828)這篇文章中介紹的是普通wget下載,由於是單線程,所以速度是比較慢的,我用櫻花vps下載百度網盤資源不會超過500KB/s。於是我再介紹一種多線程下載方法,速度嗷嗷的,有圖有真相~
【起因】希望對各種類型的數組進行初始化,避免野值 【函數標頭檔】 提示:在linux中可以在terminal中輸入 "man memset"進行查詢 #include<string.h> void *memset(void *s, int c, size_t
一般來說,無論是C, C++還是pas,首先要把源檔案編譯成中間代碼檔案, 在windows下也就是 .obj檔案,UNIX下是.o檔案,即Objuct File,這個動作 叫做編譯(compile)。 裝置驅動充當了硬體和應用軟體之間的紐帶,它使得應用軟體只需要調用系統 軟體的應用編程介面(API)就可以讓硬體去完成要求的工作。 在沒有作業系統的情況下,工程師可以自己定義介面。
CPU效能指標 1. 使用者進程使用CPU的比率 2. 系統進程使用CPU的比率 3. WIO, 等待I/O 而是CPU處於空閑狀態的比率。 4. CPU的空閑率 5. CPU用於上下文交換的比率 6,nice 7,real-time 8,運行進程隊列的長度 9,平均負載 Linux下常用監控CPU效能的工具有 1. iostat 只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資訊 2. vmstat 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資訊,
引用原網:http://blog.csdn.net/zhouxinfengone/article/details/7738698 http://hi.baidu.com/deep_pro/blog/item/220df2dddac6e3d28d1029dd.html 在Essential Linux.Device
在閱讀本文之前,請先掌握以下基本知識,不然請略過本文。 預備知識: 熟讀LDD3前十章節的內容。 熟悉核心驅動模型(sysfs)和platform匯流排。 簡要瞭解過SD卡規範。 本文的內容基於如下硬體和軟體平台: 目標平台:TQ2440 CPU:s3c2440 核心版本:3.12.5 基於SD規範4.10,即《SD Specifications Part 1 Physical Layer Simplified Specification
上篇文章說到了MMC/SD/SDIO(以下簡稱MMC)的驅動從大的方面來說分為主裝置驅動和從裝置驅動,那本文就來詳細的講述主裝置驅動註冊的過程。 MMC主裝置(也就是host)指的是整合於CPU內部的M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