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3
1.進入 終端; [lxiron@FedoraOS ~]$ mkdir studyfolder 2.建立檔案夾 studyfolder; [lxiron@FedoraOS ~]$ cd studyfolder 3.進入 studyfolder; [lxiron@FedoraOS studyfolder]$ vi hello.c 4.用vi編輯器寫一個 hello.c 的 C 程式; 5. space+i 進入 插入模式 ,寫 hello.c 的來源程式;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ZooKeeper是Hadoop的正式子項目,它是一個針對大型分布式系統的可靠協調系統,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維護、名字服務、分布式同步、組服務等。ZooKeeper的目標就是封裝好複雜易出錯的關鍵服務,將簡單易用的介面和效能高效、功能穩定的系統提供給使用者。 1.安裝jdk 步驟省略,不清楚的百度一下。 2.配置2台ZooKeeper服務叢集 準備環境:2台linux服務 192.168.36.91 和192.168.36.127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今天碰到個問題,中文檔案和帶中文的目錄通過SVN取到WINDOWS系統,然後通過SCP傳到LINUX伺服器之後,出現了檔案名稱及目錄名編碼集改變的問題。(都變成了GBK) 最後通過下載一個linux專門用於轉換 檔案名稱和目錄名 的工具,convmv 轉換指令如下: convmv -f [原始編碼] -t [目標編碼] -r(目錄迴圈) --notest(實際改變,否則只是測試) [操作路徑、檔案] 如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半個月前買了本本,很自然的要裝虛擬機器的嘛,下了最新的 VM 8 來安裝,覺得介面炫了一些,果斷裝上 Redhat Linux server 版,一隻沒機會繼續學習,寒假在家有空自然搗鼓了起來,但是悲劇的是忘了密碼,試了半天,root 使用者 和 普通使用者的密碼都忘了 =。。= 在網上找了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親測有效,所以果斷把過程貼了上來 本機作業系統:win7 旗艦版 64 bit 虛擬機器:VMware Workstation 8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top 命令可以用來顯示正在執行的進程,與 ps 命令的不同之處在於top 在可以定期更新正在啟動並執行進程,預設的更新時間為 1 秒 1. 進入動態進程監控畫面: 輸入命令:top 2. 退出動態進程監控畫面 命令: q 3. 設定進程監控的重新整理時間,假設設定重新整理時間為10秒: 命令:top -d 10 4. 監控特定使用者進程(在進入進程監控後使用此命令)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crontab命令的功能是在一定的時間間隔調度一些命令的執行。在/etc目錄下有一個crontab檔案,這裡存放有系統啟動並執行一些發送器。每個使用者可以建立自己的調度crontab。 cron 的主設定檔是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VI的使用 -------------------------------------------------------------------------------- 一、插入文本 ┌──┬────────────┐ │命令│描述 │ ├──┼────────────┤ │i │在當前字元前插入文本 │ ├──┼────────────┤ │I │在行首插入文本 │ ├──┼───────────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w 查看機器中登入得使用者 pkill -kill -t pts/1 踢掉使用者,需要root的許可權 /etc/nologin檔案的使用: 如果希望只有root可以登入主機,其他帳號都不可以登入,可以在/etc目錄下添加名為“nologin”的檔案,在該檔案中只要隨意輸入幾個字元即可,因為只要系統發現該檔案的存在就會禁止其他使用者登入。 useradd命令(也可以使用adduser)用來建立新的使用者帳號,其命令格式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u011175448/article/details/11556021 如果ROOT 使用者忘記密碼如何?登陸呢。 答案就是用單一使用者模式進入系統後,直接用PASSWD更改密碼. 如何來實現呢。 以下以redhead linux為例子來說明 以下有步驟: 1、啟動後進入GRUB介面,選擇REA HAT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Linux安裝後基本設定 命令 date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概要: tar很強大,可以壓縮,解壓,可以指定壓縮一個目錄下什麼日期後的檔案,可以壓縮一個目錄而排除裡面的某個子目錄等等。 c = create v = verbose 詳細列出處理的檔案 f=file, archive x = extract 注意: 在子目錄裡面壓縮,無須指定全路徑,比如當前路徑下有一個rvdm,那麼壓縮就是 tar -zcvf rvdm.tar.gz rvdm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Linux如何退出VI編輯器 2008-10-22 09:55 :q退出 :q!強行退出(不存檔) :qw or ZZ存檔退出 用ESC鍵只能切換到命令狀態 更加詳細內容: 在 linux 底下最常使用的文書編輯器為 vi ,請問如何進入編輯模式。 在一般模式底下輸入: i, I, a, A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linux開啟允許外網訪問的連接埠 linux開啟允許外網訪問的連接埠 LINUX通過下面的命令可以開啟允許對外訪問的網路連接埠: 查看連接埠情況 1.netstat -ntpl 2.iptables -F 清除預設表filter中的所有規則鏈的規則 3.iptables -X 清除預設表filter中使用者自定鏈中的規則 4.iptables -L -n 查看本機關於IPTABLES的設定情況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轉載原文:http://blog.chinaunix.net/uid-12461657-id-3199784.html Linux驅動開發必看 詳解神秘核心 轉載於http://www.it168.com 來源: Chinaunix 作者:Chinaunix 【IT168 技術文檔】在開始步入Linux裝置驅動程式的神秘世界之前,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尋找日期為某一天的檔案 技巧管理員(2000-12-22 23:24)〖返回〗〖轉寄〗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在安裝Redhat Linux 9.0時,如果安裝中選擇的預設語言為簡體中文,則在安裝後,在命令列中的許多命令的運行結果顯示為亂碼。而且用redhat_config_language命令也無法將系統預設語言修改為英文。 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修改 /etc/sysconfig/ 目錄下的 i18n檔案。首備份此檔案,然後將該檔案的第一行修改為: CODE: LANG="en_US.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由於Linux和Java一樣開源,所以現在在伺服器的部署上基本上都是採用Linux平台作為伺服器,然後部署項目。在開發項目的過程中,絕大部分程式猿還是使用最經典的windows作業系統,雖然Linux也有案頭化的系統,對於國人來說,還是不太習慣,並且國內的軟體絕大部分都不支援Linux平台,所以在使用的頻率那是相當的少。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通常在linux 中尋找檔案是先用whereis或locate,還是查不到後才用find命令。下面詳細說明下著三個命令吧: 1. whereis 查看檔案的位置 常用參數: -b:只找二進位檔案(可執行檔) -s:只找source源檔案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尋找檔案方法---------------------- find . -name "project_supply_sign.xsl" ----------------ftp方法--------------------------- [root@ecapp1 shx3]# cd common [root@ecapp1 common]# cd js [root@ecapp1 js]# ftp 172.0.2.21
Time of Update: 2018-07-23
其實無論是先裝windows還是先裝linux,都不是問題 1.先裝windows,再裝linux: 裝好windows之後,可以有很多種方法裝linux,比如隨身碟安裝debian,也可以用非常簡單的方法安裝,比如Ubuntu的wubi.exe,傻瓜式操作,相當快能搞定 如果不是用傻瓜式的安裝方式,就有幾點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