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2
0, 重設密碼 [root@yqrh5u2 ~]# vncpasswd Password: Verify: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nginx:Nginx是一款輕量級的Web 服務器/反向 Proxy伺服器及電子郵件(IMAP/POP3)Proxy 伺服器特點:反向 Proxy 負載平衡 動靜分離...反向 Proxy :先來瞭解正向 Proxy:需要我們使用者,手動的設定Proxy 伺服器的ip和連接埠號碼反向 Proxy:Proxy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一、find指令——尋找指令 最常用參數: 【-name】 根據名稱尋找 【-iname】 根據名稱尋找,且忽略大小寫差異 最常用命令: 【find 目錄名 -name 檔案或目錄名】 根據檔案名稱在指定目錄下尋找檔案或目錄 【find 目錄名 -iname 檔案或目錄名】 同上,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軟體下載 wget http://www.boutell.com/rinetd/http/rinetd.tar.gz 解壓安裝 tar zxvf rinetd.tar.gz make make install 編輯配置 vi /etc/rinetd.conf 0.0.0.0 8080 172.19.94.3 8080 0.0.0.0 2222 192.168.0.103 3389 1.2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1.系統初始化: 1)系統初始化時根據MBR來識別硬碟裝置的。 2)在MBR中包括用來載入作業系統的可執行代碼。這個可執行代碼就是MBR中的前446個位元組的boot loader程式,引導載入程式。 3)在boot leader之後的64個位元組的空間就是儲存分區表的相關資訊。 4)分區表的相關資訊包括:分區號,分區的起始磁柱和磁柱的數量,所以Linux作業系統就可以根據分區表中的以上3中資訊來識別硬碟裝置。 ox5或0xf:可擴充分區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歡迎來到Linux的編程世界。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作業系統的開發人員都會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擺設小小的展台,有的還展示了他們的手機,我每次參觀電信展,不管費多大的勁,我都要找到這些展台一家一家地參觀,令人失望的是這些展台越做越小,就像它們在業界的影響力一樣。 共同的原因是,這幾家新的作業系統都是以Linux為核心開發的,可以想象,這樣是很難超越同樣以Linux為核心的安卓(Android)系統的。 2017年12月3日,以“發展數字經濟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怎麼給Ubuntu 合理的分個區呢。以前安裝Linux都是使用自動分配磁碟空間,感覺這樣不太專業,於是乎在百度和GOOGLE中找了一通,看到一篇不錯的。。鬱悶的是並 沒有發現文中所說的擴充分區設定(選項中只看到主要磁碟分割和邏輯分區,我的理解是他會自動將這些邏輯分區列入擴充分區,不知對否。)。也沒有看到掛載swap 的選項(我是自己手動填寫的) 一、Linux 分區概念首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命令列下的程式和圖形介面下的程式一個很大的區別是輸入和輸出。圖形介面下的程式是事件驅動的,無論要完成什麼功能,都必須啟動主視窗;命令列下的程式是指令驅動的,使用者給什麼指令,給什麼輸入,程式便產生什麼輸出,然後程式便結束了。要想從圖形介面操作轉入命令列操作,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 Linux系統為使用者提供的使用者介面類命令的預設輸入是鍵盤,預設輸出和錯誤輸出是螢幕。用重新導向文法可以改變這一預設情況。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查看FTP預設連接埠是多少 有時候我們需要查看某一服務的預設連接埠,在Linux下面很好辦,無需上網搜尋,直接查看“/etc/server”檔案就能滿足需求了。這裡面有一個關於連接埠號碼與服務的一個映射。 比如我們想看ipp協議預設使用的連接埠可以通過這個命令: cat /etc/service|grep ipp 查看所有被開啟的連接埠 在Linux下面有兩個命令,一個是netstat,一個是ss。 用netstat是: netstat -tanp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今天練了練linux檔案的操作。 文檔的建立:touch a 檔案夾的建立: mkdir A 文檔的刪除:rm a 查看檔案夾檔案:ls 進入檔案夾(新的目錄):cd A 返回上一層目錄:cd .. 將t檔案複製到檔案夾A中:cp t A 刪除檔案: rm t 暴力刪除:rm t -fr 剪下檔案t到A:mv t A 進入根目錄:cd /(查看磁碟) 查看文檔內容:cat a 向文檔寫新的內容(增添):echo "whatever&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1 使用者管理相關配置 /etc/passwd 儲存了使用者的密碼資訊 /etc/shadow 實際儲存的使用者加密後的密碼資訊 /etc/group 使用者組的資訊 1.1 使用者管理相關配置 •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1. windows下輸入\n會自動轉換為\r\n。例如windows下程式中: ofile << "xxx\n"; ofile << "yyy\n"; ofile << "zzz"; while (ofile.good()) { cout << ifile.get() << endl; } 或者 ifile.read(buff,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記錄如下: 1.從官網下載GCC合適的版本, http://gcc.gnu.org,由於這裡不支援4.5及以上,我就選了4.5以下的最高版本4.4.6,有gcc-4.4.6.tar.gz和gcc-4.4.6.tar.bz2兩種包,按個人喜好選了第一種; 2.解包 #tar zxfv gcc-4.4.6.tar.gz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需求是這樣: #。/usr/bin/bashday=0tmpday=0tmp2=0#for迴圈執行進程,省的一個個手動跑for((day=1;day<=59;day++))do if [[ $day -lt 10 ]]; then tmpday=2018010${day} elif [[ $day -le 31 ]]; then tmpday=201801${day} elif [[ $day -lt 41 ]]; then tmp2=`expr $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1 命令格式: $ find <指定目錄> <指定條件> <指定動作> 最常見樣本:尋找檔案名稱(忽略大小寫) $find . -iname sqlquery.java 1.1 <指定目錄>: 所要搜尋的目錄及其所有子目錄。預設為目前的目錄。find預設遞迴指定目錄。目錄可以有多個,目錄之間要用空格分開。 [admin@r42h06016.xy2.xxx.com]$find /etc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說明: ES官網不建議在root使用者使用Elastic Server,因此ES叢集配置均使用普通賬戶操作,建立賬戶 elastic。 Linux版本為CentOS 7.3,ES版本為5.5.0. 一、下載並安裝ES程式 下載路徑:/home/elastic 下載指令: wget https://artifacts.elastic.co/downloads/elasticsearch/elasticsearch-5.5.0.tar.gz 安裝指令: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1. 基本概念 1.1 地址 (1)邏輯地址:指由程式產生的與段相關的位移地址部分。在C語言指標中,讀取指標變數本身值(&操作),實際上這個值就是邏輯地址,它是相對於你當前進程資料區段的地址。 (2)線性地址:段中的位移地址(邏輯地址),加上相應段的基地址就產生了一個線性地址。 (3)物理地址: 放在定址匯流排上的地址。 (4)虛擬位址:保護模式下段和段內位移量組成的地址,而邏輯地址就是程式碼片段內位移量,或稱進程的邏輯地址。 1.2 記憶體 (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原文連結:http://snailwarrior.blog.51cto.com/680306/153562 查看某目錄佔用空間命令: # du -sh DirPath 比如: du -sh /home/snail 查看某目錄下有多少個檔案命令: # find DirPath -type f | wc -l 比如: find /home/snail
Time of Update: 2018-07-22
linux下每天定時備份mongo,經過了一番折騰終於完成了 寫shell指令碼 1.1 定時備份 #!/bin/bashsourcepath='/app/mongodb-linux-x86_64-2.4.1'/bintargetpath='/backup/mongobak'nowtime=$(date +%Y%m%d) start(){ ${sourcepath}/mongodump --host 127.0.0.1 --port 2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