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當在linux系統中啟動mysql服務的時候service mysqld start時報:Another MySQL daemon already running with the same unix socket.解決辦法。 原因多個Mysql進程使用了同一個socket。 兩個方法解決: 第一個是立即關機 使用命令 shutdown -h now
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1、DATE_ADD參考部落格:MySQL日期時間函數大全 轉例:DATE_ADD(date,INTERVAL expr type) 2、日期轉字串 DATE_FORMAT參考部落格:MYSQL中日期與字串間的相互轉換例:mysql> select date_format(now(),‘%Y-%c-%d %h:%i:%s‘);+----------------------------------------+| date_format(now(),‘%Y-%c-%d %h:
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mysql主從 主主 主從半同步 mysql ha叢集 簡介:主從複製原理、機制要實施複製,首先必須開啟Master端的binary
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mysql主從 主主 主從半同步 mysql ha叢集 簡介:主從複製原理、機制要實施複製,首先必須開啟Master端的binary
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mysql主從 主主 主從半同步 mysql ha叢集 簡介:主從複製原理、機制要實施複製,首先必須開啟Master端的binary
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mysql主從 主主 主從半同步 mysql ha叢集:mysql-mha 簡介:主從複製原理、機制要實施複製,首先必須開啟Master端的binary
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mysql主從 主從半同步.主主 mysql ha叢集:mysql-mha 簡介:主從複製原理、機制要實施複製,首先必須開啟Master端的binary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需求:1,每天4點備份mysql資料;2,為節省空間的,刪除超過3個月的所有備份資料;3,刪除超過7天的備份資料,保留3個月裡的 10號 20號 30號的備份資料; #建立shell檔案vim backup_mysql.sh mysqldump -uroot -p123456 --all-databases > /data/dbdata/mysqlbak/`date +%Y%m%d`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一、複製的常用拓撲結構複製的體繫結構有以下一些基本原則:(1) 每個slave只能有一個master;(2) 每個slave只能有一個唯一的伺服器ID;(3) 每個master可以有很多slave;(4)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一、資料庫結構的設計1、資料行的長度不要超過8020位元組,如果超過這個長度的話在物理頁中這條資料會佔用兩行從而造成儲存片段,降低查詢效率。2、能夠用數字類型的欄位盡量選擇數字類型而不用字串類型的(電話號碼),這會降低查詢和串連的效能,並會增加儲存開銷。這是因為引擎在處理查詢和串連會逐個比較字串中每一個字元,而對於數字型而言只需要比較一次就夠了。3、對於不可變字元類型char和可變字元類型varchar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剛結束課程設計,也預示著假期立即就要到來了。本次課程設計並不算難,無非就是讓做一個XXX系統,實現使用者的注冊、登入、菜單管理、超級使用者等等一些功能,到如今為止已經做過好幾個了,所以基本流程都熟悉了!我覺的最值得總結的地方就是:C語言與資料庫連接。這塊內容。由於之前都是用檔案實現的。★平台這次課程設計主要用到:● VC ++ 6.0● mysql-5.0.18-win32● Navicat for MySQL(MySQL 圖形化的工具)★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running already another mysql file 啟動mysql 報錯: [[email protected] ~]# /etc/init.d/mysqld startSocket file /tmp/mysql_slave.sock exists. Is another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最近項目很忙,分給我的功能都比較複雜,還好能應付的下來。在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使用mysql的內建函數能夠極大的減少程式的複雜度。這是必然的,使用mysql的函數,能夠在程式裡面省卻很多的迴圈遍曆。但是網上有的專家說,在mysql裡面使用數學以及字串函數,會使得mysql的效率變慢,我想這是必然的。把本來是程式應該乾的事情交給了mysql去幹,mysql乾的越多,那麼效率就越低。那麼有沒有可能找到一個平衡呢?不建議,因為有大神說mysql的函數效率低,就不使用。如果這樣子的話,那麼乾脆連m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串連伺服器 mysql -h 主機名稱 -u 使用者名稱 -p 斷行符號輸入密碼資料庫操作 1.查看所有資料庫 show databases; 2.切換資料庫 use 資料庫名; 3.設定字元集 set names gbk; 4.建立資料庫 create database 資料庫名; 5.刪除資料庫 drop database 資料庫名;資料表操作 查看錶 1.查看所有表 show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drop table tbl_name 物理刪除。沒有備份,沒有二進位日誌在系統刪除檔案並非在儲存中抹去資料,而僅僅是標識對應的block塊可以被重新的分配使用。所以資料的恢複還是有希望的。但是那些恢複的資料區塊不能被其他的資料有覆蓋掉,檔案系統本身也要正常1. 立即 stop mysql 2. 查看mysql安裝目錄的inode號。一般如果一個盤上只有一個mysql目錄的話,那麼inode為2。 ll -id /usr/local/mysql/3. umount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mysql_stmt_prepare failed! error(1461)Can‘t create more than max_prepared_stmt_count statements (current value: 16382)。給出的回複如下:max_prepared_stmt_count參數限制了同一時間在mysqld上所有session中prepared 語句的上限。它的取值範圍為“0 - 1048576”,預設為16382。mysql對於超出max_
Time of Update: 2015-12-20
標籤:insert into table (id, name, age) values(1, "A", 19)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name=values(name), age=values(age) /* 插入資料:如果有重複的則選擇更新; */insert ignore into `testtable` (`mpass`,`pass`) select mpass,pass from rr_pass_0 limit 0,1000000replace
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1.系統mysql的進程數ps -ef | grep "mysql" | grep -v "grep" | wc –l2.Slave_runningmysql > show status like ‘Slave_running‘;如果系統有一個從複製伺服器,這個值指明了從伺服器的健康度3.Threads_connectedmysql > show status like
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mysql狀態查看 QPS/TPS/快取命中率查看運行中的mysql狀態查看 對正在啟動並執行mysql進行監控,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查看mysql運行狀態。 (1)QPS(每秒Query量) QPS = Questions(or Queries) / seconds mysql >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Time of Update: 2015-12-21
標籤:建立資料庫:root使用者,create database 資料庫名;刪除資料庫:mysqladmin -u root -p drop 資料庫名;選擇資料庫use 資料庫名;數實值型別MySQL支援所有標準SQL數值資料類型。這些類型包括嚴格數值資料類型(INTEGER、SMALLINT、DECIMAL和NUMERIC),以及近似數值資料類型(FLOAT、REAL和DOU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