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5
/****************************v_index 為主鍵語句tablename 為表名written by:wondermodified by:****************************/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c_delete(v_index IN VARCHAR2, tablename IN VARCHAR2) IS v_sql VARCHAR2(2000); v_sql1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Oracle的等待事件是衡量Oracle健全狀態的重要依據及指標。等待事件的概念是在Oracle7.0.1.2中引入的,大致有100個等待事件。在Oracle 8.0中這個數目增加到了大約150個,在Oracle8i中大約有200個事件,在Oracle9i中大約有360個等待事件。主要有兩種類別的等待事件,即空閑(idle)等待事件和非空閑(non-idle)等待事件。 空閑事件指Oracle正等待某種工作,在診斷和最佳化資料庫的時候,我們不用過多注意這部分事件。 常見的空閑事件有: •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按照Oracle官方文檔,在用logminer擷取資料字典檔案時,需要設定UTL_FILE_DIR參數,然而設定這個參數必須要重新啟動資料庫,在某些7×24的關鍵業務是做不到的,是否有其他的方法能夠構造字典資訊呢?答案是肯定的。具體的步驟為:1.資料庫設定為歸檔2.添加supplement log data3. 將資料字典儲存在redolog中,EXECUTE DBMS_LOGMNR_D.BUILD ( - 2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1.安裝10.2.0.4補丁後,再安裝database vault,輸入https://localhost:1158/dva 提示HTTP 500錯誤Answer:在安裝vault時,運行Vault config assist配置助手時應該提示出錯了,需要看具體的出錯內容,這說明應用可能已經部署了,但是部署的有問題,在對應的dbconsole目錄中查看log,看具體的錯誤資訊 2.安裝10.2.0.4補丁後,再安裝database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 在cmd下執行SELECT 'exp ' || username || '/' || username || ' file=d:/' || username || '.dmp owner=' || username || ' log=d:/' || username || '.txt' FROM dba_users WHERE account_status = 'OPEN';-- 在被匯出庫執行,擷取語句後在匯出庫執行SELECT 'create user ' ||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最近在執行一個大業務量的預存程序,中間中斷,造成了對某個表的鎖。這時我再想修改預存程序,則因為這個鎖的存在,一直在等待。在pl/sql developer中將這個session的狀態設定為KILLED,結果等了半天也沒有被PMON給清除掉,一直在那鎖表。參考一些資料,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解鎖。--下面這個sql語句,可以列出來各個指令碼,需要錄入sid,這個sid可以從pl/sql developer的session中查到。SELECT '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oracle 10g R2 新特性 TDE在Oracle的最新版本10g R2中,出現最及時的技術應該是透明資料加密技術(Transparent Data Encryption,TDE)。這一技術包含在Oracle進階安全選項裡,每處理器的費用為10,000美元,只供企業版使用者使用。與之前Oracle發布的隱蔽工具包相比,TDE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雖然工具包是免費的,但遠遠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不但需要手工改寫代碼,還要修改程式碼來調用加密的API。透明資料加密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第一處,Unzip ore-linux-x86-64-1.1.zip to your local system. This creates the directory ore-linux-x86-64-1.1/supporting containing these three files:這裡應該是ore-supporting-linux-x86-64-1.1.zip第二處,R CMD INSTALL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資料庫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我們知道一個企業或者機構的資料庫如果遭到駭客的攻擊,而這些資料庫又儲存著非常重要的資料,象銀行、通訊等資料庫,後果將不堪設想。Oracle資料庫使用了多種手段來保證資料庫的安全性,如密碼,角色,許可權等等。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一、什麼是oracle字元集 Oracle字元集是一個位元組資料的解釋的符號集合,有大小之分,有相互的包容關係。ORACLE 支援國家語言的體繫結構允許你使用本地化語言來儲存,處理,檢索資料。它使資料庫工具,錯誤訊息,排序次序,日期,時間,貨幣,數字,和日曆自動適應本地化語言和平台。 影響oracle資料庫字元集最重要的參數是NLS_LANG參數。它的格式如下: NLS_LANG =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Oracle的解惑一二to_date()與24小時製表示法及mm分鐘的顯示: 一、在使用Oracle的to_date函數來做日期轉換時,很多Java程式員也許會和我一樣,直覺的採用“yyyy-MM-dd HH:mm:ss”的格式作為格式進行轉換,但是在Oracle中會引起錯誤:“ORA 01810 格式代碼出現兩次”。如:Sql代碼 select to_date('2005-01-01 13:14:20','yyyy-MM-dd HH24:mm:ss') from dual;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1. sp_addlinkedserver 建立連結的伺服器(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ms190479.aspx) exec sp_addlinkedserver @server = 'serverName' -- or server IP, @srvproduct= 'oracle', @provider= ' MSDAORA', @datasrc= 'OracleDBName', @location= null,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Ubuntu10.04 , Ubuntu 9, Gridengine6.2.4 Follow these steps 1. Install master node sudo aptitude install gridengine-client gridengine-common gridengine-master gridengine-qmon 2. Add slave/master ip & hostname in /etc/hosts in master/slave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發現寫Oracle的線程掛住了,情境是從mysql讀資料,然後寫到Oracle。 1 定位線程因為在同一台機器上運行了多個java進程,要找到對應的pid,就是串連mysql的的那個進程。 [admin@arch036075.sqa.cm4 logs]$ ss -p | grep "10.232.31.67"ESTAB 0 0 10.232.36.75:41790 10.232.31.67:mysql users:(("java",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有三種方法可以實現--方法一、使用wmsys.wm_concat Oracle版本要求10g及以上--方法二、使用sys_connect_by_path Oracle版本在9i及以下--方法三、使用自訂函數 --我來給你寫給自訂函數實現的例子--查看員工表中部門為10的員工姓名--自訂函數實現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my_concat(p_deptno in integer)return varchar2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如果oracle設定一定時間不訪問就會自動關閉串連,這樣當java再次訪問Oracle的時候就會發生IO異常。解決的方法:在spring配置dataSource中加入如下配置資訊.<property name="testConnectionOnCheckout"><value>true</value></property><property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但我們構建自訂搜尋引擎的時候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實現某種類型的分頁功能,這也就是說,允許使用者提交一個返回很多行資料的查詢,但是只顯示前20條。在使用者點擊一個連結時,下20條或者前20條資料會從資料庫應用程式中取出。 資料庫訪問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來自 Web 網站的請求是無狀態的。在等待使用者請求下一組資料時,讓資料庫維護一個遊標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對 HTML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方法一: DELETE FORM tb_channel a WHERE a.rowid IN (SELECT MAX(b.rowid) FROM tb_channle b WHERE a.policyno=b.policyno AND a.classcode=b.classcode); ——這一辦法在資料記錄超過10萬時一般都會變得很慢。 方法二: --建立暫存資料表,--清空原表,--插回原表,如下例: CREATE TABLE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一 概念 遊標是SQL的一個記憶體工作區,由系統或使用者以變數的形式定義。遊標的作用就是用於臨時儲存從資料庫中提取的資料區塊。在某些情況下,需要把資料從存放在磁碟的表中調到電腦記憶體中進行處理,最後將處理結果顯示出來或最終寫回資料庫。這樣資料處理的速度才會提高,否則頻繁的磁碟資料交換會降低效率。 二 類型 Cursor類型包含三種: 隱式Cursor,顯式Cursor和Ref Cursor(動態Cursor)。 1. 隱式Cursor: 1).對於Select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select sysdate,systimestamp,current_date,current_timestamp from dual; 這條語句返回 系統目前時間的三個版本,也有人這麼說 叫做返回系統當前session所在時區的預設時間。sysdate返回的是系統的時間。systimestamp也是當前系統的時間戳記。CURRENT_TIMEST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