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3
Oracle 使用時間長了, 新增了許多user 和tablespace. 需要清理一下對於單個user和tablespace 來說,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來完成。 步驟一: 刪除userdrop user ×× cascade說明: 刪除了user,只是刪除了該user下的schema objects,是不會刪除相應的tablespace的。步驟二: 刪除tablespaceDROP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 INCLUDING CONTENTS AND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1.前提:Oracle的用戶端已經正確安裝2.安裝sqlplus3.找到oracle/product/10.2.0/db_1/NETWORK/ADMIN/tnsnames.ora這個檔案,在裡面追加:串連配置名稱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伺服器的地址)(PORT = 1521)) ) (CONNECT_DATA = (SID =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SQL> conn /as sysdbaConnected to an idle instance.SQL> startupORACLE instance started.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276824064 bytesFixed Size 778736 bytesVariable Size 137371152 bytesDatabase Buffers 138412032 bytesRedo Buffers 262144 bytesORA-01102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可以在此處下載http://www.oracle.com/technology/global/cn/software/tech/oci/instantclient/index.html 將其解壓到c:/OracleInstantClient1.SET PATH=c:/OracleInstantClient2.SET TNS_ADMIN=c:/OracleInstantClient3.建立一個tnsnames.ora,然後填入for example:192.168.0.123 =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http://database.51cto.com/art/200703/41790.htm 首先,通過下表介紹與DB2/400資料類型之間的對應關係,是一對多的關係,具體採用哪種對應關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注意事項: Oracle中的DATE含有年、月、日、時、分、秒,它和DB2/400中的DATE不相互對應,DB2/400中的DATE只有年、月、日,TIME類型含有時、分、秒,因此日期和時間類型要進行轉換,請參照下表。 Oracle DB2/400 Oracle資料類型 注意事項 DB2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這篇文章是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並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一起分享。。。Oracle採用兩種方式掃描表:a,全表掃描。這種方式下,oracle會從表的第一個記錄按順序掃描尋找資料。b,採用rowid。這種方式下,oracle採用索引的方式,實現rowid和資料的物理位置之間的聯絡。通常採用索引可以提高查詢速度,但是索引會降低資料的插入和刪除速度。因為每次修改資料時,oracle都會重新編排索引。選擇最有效表名順序。oracle在處理from字句時,會按照從右至左的順序處理表,因此最後一個表將被先處理。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有些時候需要將Oracle的多個資料檔案以及記錄檔重定位或者遷移到新的分區或新的位置,比如磁碟空間不足,或因為特殊需求。對於這種情形可以採取批量遷移的方式將多個資料檔案或者記錄檔實現一次性遷移。當然備份恢複也是其中的方式之一。本文主要描述如何使用批量方式來遷移資料檔案,記錄檔。如需要也可以將整個資料庫遷移到新的位置以及重新命名資料庫。1、環境及需求 robin@SZDB:~> cat /etc/issue Welcome to SUSE Linux Enterprise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使用shell指令碼實現對Oracle資料庫的監控與管理將大大簡化DBA的工作負擔,如常見的對執行個體的監控,監聽的監控,警示日誌的監控,以及資料庫的備份,AWR report的自動郵件等。本文給出Linux 下使用 shell 指令碼來實現資料庫自動匯出。 Linux Shell以及匯入匯出的相關參考: Linux/Unix shell 指令碼中調用SQL,RMAN指令碼 Linux/Unix shell sql 之間傳遞變數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新安裝了Oracle 11g rac之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第二個節點上的crsd無法啟動?其錯誤訊息是CRS-4535: Cannot communicate with Cluster Ready Services。其具體的錯誤資訊還需要查看crsd.log日誌才知道。1、環境 [root@linux2 ~]# cat /etc/issue Enterprise Linux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5 (Carthage) Kernel \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在VMware下的Oracle RAC 環境中,對於共用儲存不夠或者需要增加新的共用磁碟來配置ocr或votingdisk的多路鏡像,我們可以通過vmware下的命令列來增加共用儲存,然後將這些新磁碟逐一追加到虛擬機器即可。下面給出具體描述。 1、添加虛擬磁碟 #下面我們為虛擬機器增加2塊共用磁碟 #一塊為添加ocr鏡像,一塊用於補充asm磁碟不夠用的情形 C:\Users\robinson.cheng>cd C:\Program Files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Oracle 11g RAC 叢集中引入了SCAN(Single Client Access Name)的概念,也就是指叢集的單用戶端訪問名稱。SCAN 這個特性為用戶端提供了單一的主機名稱,用於訪問叢集中啟動並執行 Oracle 資料庫。如果您在叢集中添加或刪除節點,使用 SCAN 的用戶端無需更改自己的 TNS 配置。無論叢集包含哪些節點,SCAN 資源及其關聯的 IP 位址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名稱供用戶端進行串連使用。在Oracle 11g grid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合理的為資料庫表上建立戰略性索引,可以極大程度的提高了查詢效能。但事實上日常中我們所建立的索引並非戰略性索引,恰恰是大量冗餘或是根本沒有用到的索引耗用了大量的儲存空間,導致DML效能低下。Oracle 提供了索引監控特性來初略判斷未使用到的索引。本文描述如何使用Oracle 索引的監控。 1、冗餘索引的弊端 大量冗餘和無用的索引導致整個資料庫效能低下,耗用了大量的CPU與I/O開銷,具體表現如下: a、耗用大量的儲存空間(索引段的維護與管理)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Oracle 11g RAC中,發現oc4j以及gsd服務都處於offline狀態,這是Oracle 11g RAC預設情形。即便如此,並不影響資料庫的使用,因為 oc4j 是用於WLM 的一個資源, WLM在 11.2.0.2 才可用。GSD則是用於支援dbca,srvctl,oem等的互動工具。本文描述將這兩個服務切換到online。1、環境 [root@linux2 ~]# cat /etc/issue Enterprise Linux Enterprise Linux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基於CBO最佳化器的環境中,SQL執行計畫的產生依賴於統計資訊的真實與完整。如列的離散度,列上的長條圖,索引的可用性,索引上的聚簇因子。當這些資訊是真實完整的情況下,CBO最佳化器通常都可以制定最優的執行計畫。也正因此CBO最佳化器也靈活,難以控制,任一資訊的不真實或缺失都可能導致執行計畫發生變化而產生多個版本。經常碰到的情形是之前的某個SQL語句前陣子還不是TOP SQL,而最近變成了TOP SQL。或者說之前儘管是TOP SQL但,但最近盡然成了TOP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使用shell指令碼實現對Oracle資料庫的監控與管理將大大簡化DBA的工作負擔,如常見的對執行個體的監控,監聽的監控,警示日誌的監控,以及資料庫的備份,AWR report的自動郵件等。本文給出Linux 下使用 shell 指令碼來實現自動匯入Oracle資料庫。 Linux Shell以及匯入匯出的相關參考: Linux/Unix shell 指令碼中調用SQL,RMAN指令碼 Linux/Unix shell sql 之間傳遞變數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最近虛擬機器下的Oracle 10g RAC搬家,搬家完畢之後,Oracle 叢集resource之VIP無法正常啟動,收到了CRS-0233: Resource or relatives are currently involved with another operation 錯誤提示。為為啥呢,原來啊,搬家了地址發生變化了,你得使用你家裡的新地址阿....1、環境描述 Oracle 10g RAC + Suse 10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建立測試用表,DBA經常用到,通常都是基於dba_objects來建立的比較多。本文根據Tom大師的big_table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一、基於Oracle 10g下的big_table--==============================================-- Create a test table for Oracle 10g-- File : cr_big_tb_10g.sql-- Author : Robinson-- Blog :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OCR相當於Windows的註冊表。對於Windows而言,所有的軟體資訊,使用者,配置,安全等等統統都放到註冊表裡邊。而叢集呢,同樣如此,所有和叢集相關的資源,配置,節點,RAC資料庫統統都放在這個倉庫裡。如果OCR被破壞則導致叢集服務啟動異常,需要修複OCR。因此OCR的管理與維護對於整個叢集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本文主要描述了Oracle 10g RAC下的OCR的管理與維護。1、環境 oracle@bo2dbp:~> cat /etc/issue Welcome to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Oracle 監控索引特性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大致判斷索引是否被使用的情形。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Oracle 10g 中收集統計資訊時會導致索引被監控,此並非sql語句而產生。而在11g則不會出現類型的情形。其次對於存在子表存在外鍵的情形,對於主表進行操作時是否會導致索引被監控呢?下面描述的是這個話題。 1、普通監控索引的情形--示範環境SQL> select * from v$version where rownum<2;BANNER-------------------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OCR就好比Windows的一個註冊表,儲存了所有與叢集,RAC資料庫相關的配置資訊。而且是公用的配置,也就是說多個節點共用相同的配置資訊。因此該配置應當儲存於共用磁碟。本文主要基於Oracle 10g RAC描述了叢集的OCR以及OCR產生的健忘問題。 一、OCR的特點 類似於Windows註冊表,用於儲存所有與叢集,RAC資料庫相關的配置資訊 被多個節點所共用,因此,只能儲存於共用磁碟。支援單disk以及鏡像方式來存放。大小通常100MB-1GB。 在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