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前言 學習預存程序的前提是,瞭解PLSQL的文法和編寫方式。 需要瞭解PLSQL,請查看之前的總結。 我們以下的表操作可能會基於以下兩張表: 我們建立一個員工表和部門表: 員工資訊表 create table EMP( EMPNO NUMBER, ENAME VARCHAR2(10), JOB VARCHAR2(9), MGR NUMBER, HIREDATE DATE, SAL BINARY_DOUBL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一 審計功能的參數控制audit_trail 參數的值可以設定為以下幾種1. NONE:不開啟2. DB:開啟審計功能3. OS:審計記錄寫入一個作業系統檔案。4. TRUE:與參數DB一樣5. FALSE:不開啟審計功能。這個參數是寫道spfile裡面的,需要重啟資料庫二 查看是否審計功能是否啟動SQL> show parameter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常用oracle函數SQL中的單記錄函數1.ASCII返回與指定的字元對應的十進位數;SQL> select ascii('A') A,ascii('a') a,ascii('0') zero,ascii(' ') space from dual; A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隨著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公司資訊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使得企業業務系統數量不斷增加。這時,各業務系統之間資料互動,各子業務系統與核心業務系統之間資料互動,諸如此類情境的應用需求不斷出現。因此,IT部門應對此類需求的壓力越來越大。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有即時性與效能的衝突,資料互動方案的安全性與健壯性等。下面淺談下Oracle資料庫之間資料同步方案,不涉及方案的好壞選擇,可供參考。 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commit (提交),rollback(復原) DECLARE dept_no NUMBER (2) := 70;BEGIN --開始事務 INSERT INTO dept VALUES (dept_no, '市場部', '北京'); --插入部門記錄 INSERT INTO dept VALUES (dept_no, '後勤部', '上海'); --插入相同編號的部門記錄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資料庫----儲存資料的容器 資料庫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資料。 資料庫的儲存結構---資料庫儲存資料的方式 ☆oracle資料庫的儲存結構: 邏輯儲存結構:oracle內部的組織和管理資料的方式 實體儲存體結構:oracle外部(作業系統)組織和管理資料的方式 oracle對邏輯儲存結構和實體儲存體結構的管理是分別進行的。 ☆邏輯儲存結構: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執行代碼如下: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PreparedStatemen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java.sql.Timestamp; import java.text.ParseException; import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public class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這兩天給新同事安排了一個工作,即做一個update 的串聯更新,在實際操作中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對於oracle的更新的文法,大部分人尤其是學過SqlServer的人在使用oracle的時候對於oracle的更新會有許多的疑問。就此記下,以便日後查閱 update a set a.col1 = (select b.col1 from b where b.col2 = a.col2) where exists (select *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1.知識點 --第一個預存程序/*列印Hello World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過程名(參數列表) AS PLSQL子程式體;調用預存程序:1. exec sayHelloWorld();2. begin sayHelloWorld(); sayHelloWorld(); end;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sayHelloWorld<span styl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項目開發中將mysql開發的系統轉成oracle開發時,出現CLOB轉型的錯誤 拋出的異常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method.annotation.ExceptionHandlerExceptionResolver] - Resolving exception from handler [public com.waysoft.common.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csdn 標籤: oracle, .net, ado.net, FUNCTION, 預存程序 使用了遊標,返回列表,通過包定義類 SQLSERVER 中 做一個直接獲得返回列表的儲存 CREATE PROCEDURE [dbo].[test_get]ASSELECT RoleID, Description FROM test_tables ORDER BY Description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我們知道Oracle會自動為表的主鍵列建立索引,這個預設的索引是普通的B-Tree索引。對於主索引值是按順序(遞增或遞減)加入的情況,預設的B-Tree索引並不理想。這是因為如果索引列的值具有嚴格順序時,隨著資料行的插入,索引樹的層級增長很快。搜尋索引發生的I/O讀寫次數和索引樹的層級數成正比,也就是說,一棵具有5個層級的B -Tree索引,在最終讀取到索引資料時最多可能發生多達5次I/O操作。因而,減少索引的層級數是索引效能調整的一個重要方法。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start mysql:service mysqld start (1) 以oracle身份登入資料庫,命令:su – oracle (2) 進入Sqlplus控制台,命令:sqlplus /nolog (3) 以系統管理員登入,命令:connect / as sysdba (4) 啟動資料庫,命令:startup (5) 如果是關閉資料庫,命令:shutdown immediate (6) 退出sqlplus控制台,命令:exitstar (7)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oracle 最佳化or 替換為in、exists、union的幾種寫法,測試沒有問題。 根據實際情況用選擇相應的語句吧。如果有索引,or全表掃描,in 和not in 也要慎用,否則會導致全表掃描, select * from T_Pro_Product where bar_code = 'nnnmmm' or name =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修改密碼: scott使用者的密碼不對,進入管理使用者,修改scott使用者密碼即可 或者這樣修改密碼:在運行欄裡面敲:sqlplus(空格)/nolog 斷行符號接著在彈出框裡面敲:conn sys/password as sysdba斷行符號提示已串連最後敲:alter user scott identified by tiger;斷行符號alter user scott account unlock;斷行符號(對SCOTT解鎖)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當你使用PL/SQL Developer刪除使用者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提示 “無法刪除當前串連的使用者” 解決方案我直接貼出 sql語句 /* 刪除當前串連使用者 */-- 1、首先切換到 SYSTEM 使用者-- 2、查詢使用者各進程相對應的 sid、serial#。 -- 注意:這裡的 username 必須大寫 SELECT sid,serial#,username FROM v$session WHERE username = '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首先,使用下面的命令移動:alter table table_name move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然後,如果有索引的話必須重建索引:alter index index_name rebuild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當然,可以使用spool來協助實現多個表的操作.set header off;spool /export/home/oracle/alter_tables.sql;select 'alter tabl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解鎖賬戶:alter user 賬戶 account unlock 登入sys使用者:sqlplus / as sysdba 修改sys使用者:alter user sys identify by password 修改system使用者:alter user system identified by 資料匯出: 1 將資料庫TEST完全匯出,使用者名稱system 密碼manager 匯出到D:\daochu.dmp中 &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詳細版: Logminer是每個Dba都應熟悉的工具,當一天由於使用者的誤操作你需要做不完全的恢複時,由於你無法確定這個操作是哪個時間做的,所以這對你的恢複就帶來的很大的難度,丟失的資料也不能完全恢複回來。而LogMiner就可以幫你確定這個誤操作的準確時間。一、LogMiner的幾點說明 1、LogMiner可以幫你確定在某段時間所發的各種DML,DDL操作的具體時間和 SCN號,它所依據的是歸檔記錄檔及聯機記錄檔。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㈠ 定義 建 立一個反向索引將把每個列的索引值(each column key value)按位元組反向過來,對於按鍵組合,列的順序被保留,但每個列的位元組都作了反向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