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4
oracle的substr函數的用法 取得字串中指定起始位置和長度的字串 substr( string, start_position, [ length ] ) 如: substr('This is a test', 6, 2)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以前開發的時候用得比較多的是mysql和sql server,oracle用的比較少,用起來比較生疏,mysql和sql server用起來比較類似,就oracle的使用方式和他們不同,oracle在建立資料庫的時候要對應一個使用者,資料庫和使用者一般一一對應,mysql和sql server 直接通過create databse “資料庫名” 就可以直接建立資料庫了,而oracle建立一個資料庫需要以下三個步驟: 建立兩個資料庫的檔案 建立使用者與上面建立的檔案形成映射關係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利用 Maven 管理 Oracle JDBC 驅動依賴時發現,通過修改 pom.xml 檔案添加 Oracle JDBC 依賴總會提示 Missing artifact com.oracle:ojdbc14:jar:10.2.0.4.0 在 http://search.maven.org/ 上可以尋找到 Oracle JDBC 依賴 點擊版本號碼(10.2.0.4.0)可以看見 Maven 依賴的添加方法 但是照此方法修改工程 pom.xml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查詢一小時 select concat(to_char(sysdate,'yyyy-mm-dd ')||(to_char(sysdate,'hh24')-1),':00:00') start_time,concat(to_char(sysdate,'yyyy-mm-dd hh24'),':00:00') end_time from dual 結果: 查詢前一天 select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想研究一下Oracle資料庫,發現安裝Oracle太麻煩了,所以想省事兒,使用docker中的Oracle作為練習。 使用 sudo docker search Oracle 命令搜尋Oracle資料庫鏡像檔案,這裡發現已經有人發布了相關鏡像,連結:https://hub.docker.com/r/sath89/oracle-12c/,直接按照說明,使用pull命令下載鏡像。下載完成後如下所示: 下載鏡像之後,我們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運行環境:在自己膝上型電腦上安裝測試 作業系統版本:64位win8.1 oracle版本:64位 oracle 11g 安裝oracle 成功後//以管理員身份登入oracle 在cmd裡輸入命令 sqlplus / as sysdba 然後 報錯 ERROR: ORA-01031 insufficient privileges 解決辦法: 一般情況下檢查作業系統的登入使用者是否包含在ORA_DBA組中。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Oracle to Oracle版本的 平時給客戶生產環境部署參考的文檔,總結的比較詳細,主要是詳細的說明了資料初始化的過程,參數各個環境不同,所以只是寫了比較簡單的,根據實際條件添加吧。 1. 前期準備 1.1. 系統層面 windows需要安裝c\c++ 2005運行庫 1.2. 資料庫層面 運行full-DB_CheckOracle.sql 查看結果,檢查是否有不支援的對象 2. 源端資料庫配置 2.1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Windows7上完全卸載Oracle 12c操作步驟 1.關閉Oracle所有的服務,按【win+R】運行【services.msc】找到所有Oracle開頭的服務(OracleVssWriterORCL+OracleServiceORCL+OracleOraDB12Home1TNSListener+OracleOraDB12Home1MTSRecoveryService+OracleJobSchedulerORCL),點擊停止。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從11gR2開始,Oracle RAC的架構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叢集層面相交於之前的版本有了比較大的變動,原來的rac架構基本上屬於cssd、crsd、evmd三大光禿禿的主幹進程,日誌數量較少,對於rac無法啟動原因,採用最原始的方法逐一查看各個進程的日誌也可找到無法啟動的原因。然而從11gR2之後,叢集層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動,以下是$GRID_HOME/log/rac1/下的目錄情況: [grid@rac1 rac1]$ ls acfs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goldengate自12c版本開始也開始採用oui方式進行安裝,但是有很多情況下作業系統沒有圖形化,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靜默方式安裝,具體步驟如下: 1.上傳ogg 12.1.2.1.0介質 2.解壓介質 unzip V46695-01.zip 3.配置自動應答檔案 靜默安裝需要配置一個自動應答檔案,位置在剛才解壓出來的介質目錄中,具體如下: [oracle@rac1 software]$ cd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在Exadata中,出現任何與資料庫無關的問題的時候最好都運行exachk進行健全狀態檢查。exachk收集的資訊很全,省去大量人工收集的繁瑣步驟。並且收集完成以後,可以在整體上對系統的健康情況做一個評估,該報告包含軟體、硬體、韌體版本、配置等方面資訊,從中發現一些可疑點,進而縮小範圍進行下一步的診斷。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本地安裝oracle instant client,下載,解壓,配置環境變數之後,執行sqlplus,報錯如下: [root@abc ~]# sqlplus sqlplus: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aio.so.1: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root@abc ~]# which sqlplus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和mysql對比著看:http://blog.csdn.net/rainyspring4540/article/details/50231435 這裡是oracle10g的環境 資料庫結構如下: 如果我想將相同名字的成績顯示在同一行,有2中基本展示: 第一種展示(顯示在同一行的不同列上) 其sql如下: select name ,max(decode(type,'math',score,0)) as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單行函數 函數就是和Java語言之中的方法的功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完成某些特定操作的功能支援。而現在oracle資料庫重也包含了大量的單行函數,這些函數掌握了之後可方斌啊的協助進行資料庫的相關開發 對於開發人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sql文法和單行函數,可是oracle的單行函數的數量是非常多的, 文法: Function_name(列|運算式[參數1,參數2]) 單行函數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Oracle函數——通用函數 NVL(express1,express2): 如果第一個運算式為空白,則顯示第二個運算式的值;如果第一個運算式不為空白,則顯示第一個運算式的值; NVL2(express1,express2,express3); 如果第一個運算式為空白,則返回運算式3,如果第一個運算式不為空白,則返回運算式2; NULLIF(express1,express2);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1.建立: CREATE SEQUENCE emp_sequence --序列名INCREMENT BY 1 --如果省略,則預設為1,如果負值,則代表序列的值是按照此步長遞減的。 START WITH 1 -- 從1開始計數 NOMAXVALUE -- 不設定最大值 NOCYCLE -- 一直累加,不迴圈 CACHE 20; --CACHE(緩衝)定義存放序列的記憶體塊的大小,預設為20。 2.修改: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在Oracle中sequence就是所謂的序號,每次取的時候它會自動增加,一般用在需要按序號排序的地方。 1、Create Sequence 你首先要有create sequence或者create any sequence許可權, CREATE SEQUENCE emp_sequence increment by 1 -- 每次加幾個 start with 1 -- 從1開始計數 NOMAXvalue --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序列: 是oacle提供的用於產生一系列唯一數位資料庫物件。 l 自動提供唯一的數值 l 共用對象 l 主要用於提供主索引值 l 將序列值裝入記憶體可以提高訪問效率 建立序列: 1、 要有建立序列的許可權 create sequence 或 create any sequence 2、 建立序列的文法 CREATE SEQUENCE sequence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對於資料庫表的串連操作在資料看之中一共定義了兩種: 內串連:也成為等值串連(或者成為串連)是最早的一種串連方式,內串連是從別國表中刪除與其他被串連表中沒有匹配行的所有元祖,所以當匹配條件不滿足時內串連可能會丟失資訊,在之前所使用的串連方式都屬於內串連,而在where子句中設定的消除笛卡爾積的條件就採用了等值判斷的方式進行的;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在很多的資料庫裡面都存在一種稱為自動成長列的資料類型。幾乎所有的關係型資料庫都支援自動成長列的操作,但是只有Oracle特殊,他只有在Oracle 12C版本之後才提供有自動成長列,在這之前都沒有,所有類似的操作都必須通過序列的方式處理。如果是Oracle 12C之前的版本只能通過手工處理.**序列的建立文法**CREATE SEQUENCE 序列名稱;[INCREMENT BY 步長][START WITH 開始值][MAXVALUE 最大值 | NOMAXVALUE][MIN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