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7-02-28
oracle資料庫匯出並重新匯入 一、匯出資料庫? 1 2 3 4 5 6 1、將資料庫TEST完全匯出,使用者名稱scott密碼tiger,匯出到D:testDB.dmp中: [plain]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Oracle Data Guard建立物理Standby資料庫 建立物理備庫 機器名 a1 a2 IP: 192.168.1.10 192.168.1.20 Net_Name a1 a2 SID a1 a2 DB_UNIQUE_NAME a1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oracle】觸發器簡單實現 目標:實現即時備份uertest表資料至usertest_temp中,兩表結構一致解決:用oracle觸發器實現同步 結果: 1.建表 ? 1 2 3 4 5 6 7 8 9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Oracle監控索引使用 Oracle提供一個監控索引的方法,來確定索引是否被使用。如果索引沒有被使用,就可以刪除它們以減少不必要的語句的開銷。因為表上的大量不必要的索引可能會降低DML語句的效能,給資料庫效能產生壓力。所以生產環境上,以根據業務增長情況定期監控、分析資料庫索引的使用,特別是一些大表上的索引,提升資料庫事務提交的效能。 1 2 3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呵呵,花了一個多小時,左右把11g安裝摺騰好了。其中折騰SQL Developer 花了好長時間,總算搞定了。好了,先總結下安裝步驟,希望給後面的童鞋提高安裝效率。呵呵。 一、Oracle 下載 注意Oracle分成兩個檔案,下載完後,將兩個檔案解壓到同一目錄下即可。 路徑名稱中,最好不要出現中文,也不要出現空格等不規則字元。 官方下地址: 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database/enterprise-edition/downloads/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最近項目中用到的Oracle資料庫在伺服器上是建了多個資料表空間供不同系統使用,兩個系統同時在使用過程中,正在開發的一個項目在測試回合時,時不時就出現串連池滿了,串連不上的問題,為此查了下怎麼修改Oracle串連池配置的修改方式,特記錄下來備查。 目前Oracle只支援一個串連池,pool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Oracle Decode()函數和CASE語句都是我們經常用到的,那麼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呢?下面就為您詳細介紹 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sql執行效率一直都是為人所關注,那到底應該怎樣提高呢?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下面與大家分享下比較不錯的建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協助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FROM子句中包含多個表的情況下,選擇記錄條數最少的表作為基礎資料表-->解析WHERE子句是自下而上的 過濾條件要有順序-->ORACLE會將'*'轉換成列名-->DELETE會在rollback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成功安裝Oracle 11g資料庫後,你會發現自己電腦運行速度會變慢,配置較低的電腦甚至出現非常卡的狀況,通過禁止非必須開啟的Oracle服務可以提升電腦的運行速度。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按照win7 64位環境下Oracle 11g R2安裝詳解中的方法成功安裝Oracle 11g後,共有7個服務,分別為Oracle ORCL VSS Writer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匯出是用MS內建的ole db provider提供者匯出: 1.右鍵要匯出的資料庫【任務】-》【匯出資料】-》設定匯出資料來源 2.設定oracle為目標資料來源 3.設定目標表(建立) 4.編輯欄位 由於sqlserver的t-sql與oracle的pl/sql定義資料類型不一樣,這裡注意要修改類型: int -> number (注意設定number的精度) nvarchar -> varchar2 (最好是nvarchar2,但ms這個驅動只提供這種轉換)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修改etc/rc.d/rc.local參數檔案,在後面加入如下兩行 [root@linux9 bin]# cat /etc/rc.d/rc.local #!/bin/sh #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在兩個資料庫上執行同一個語句 select code_id code,code_value name from code_value_t t where code_id like '0_' and class_code = 22 <--這裡出錯 加上引號就ok order by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大量的使用了分頁查詢,當想要讓資料按照日期排序時,出現了很多重複的資料出現。 造成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在資料中,日期的值不是唯一的。我們知道 Oracle的分頁查詢是沒有進行任何排序操作的,Oracle是順序的從資料區塊中讀取合格資料返回到用戶端。而Oracle的排序演算法不具有穩定性,也就是說,對於索引值相等的 資料,這種演算法完成排序後,不保證這些索引值相等的資料保持排序前的順序。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是在後邊增加一個唯一性列,比如主鍵,問題解決。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大多數人會去先檢查放歸檔的目錄的磁碟空間是否滿了,通過該歸檔目錄空餘情況來判斷歸檔空間是否滿了,但我覺得這個方法不一定代表實際情況,你看到的可能是一個表面現象。 預設情況下我們在dbca建庫時,會把歸檔放在$ORACLE_HOME/ flash_recovery_area 下,並且oracle預設給FRA配置的大為2g 這裡需要足以兩個參數: db_recovery_file_dest string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根據ORACLE10G的特性,當我執行Drop Table或delete all時,Oracle都會把被刪除的表或資料記錄放到資料庫資源回收筒(Database Recyclebin)裡。這樣我們就可以用flashback table命令恢複被刪除的表,文法: Flashback table 表名 to before drop; table test003 to before drop; Flashback complete. * from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1.問題起源 oracle 資料庫欄位值為小於1的小數時,使用char類型處理,會丟失小數點前面的0 例如0.35就變成了.35 2.解決辦法:用to_char函數格式化數字顯示 select to_char(0.338,'fm9999999990.00') from dual; 結果:0.34 這裡重點要看 fm9999999999.99,表示整數部分最多10位,小數部分2位,fm表示去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TEST_TABLE is l_table_name varchar2(50); query_stat varchar2(100); l_zyq t_djjcxx.zyq%type; l_jh varchar2(20); l_djjcxx t_djjcxx%rowtype; begin l_jh :='7874'; select name into l_table_name from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Oracle提供了多種方法用於減少花在剖析Oracle SQL運算式上的時間,在執行帶有大量執行計畫的複雜查詢時剖析過程會拖累系統的效能。現在我們來簡要地看看這些方法中的幾種。 1、使用ordered提示 Oracle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剖析多表格的合并,用以確定表格合并的最佳順序。如果SQL運算式涉及七個乃至更多的表格合并,那麼有時就會需要超過30分鐘的時間來剖析,因為Oracle必須評估表格合并所有可能的順序。八個表格就會有40,000多種順序。Ordered這個提示(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Oracle環境:oracle 10.2.0.1 建立的 public dblink 串連oracle 11.2.0.3 ORA-01017: invalid username/password; logon denied ORA-02063: preceding line from 一.建立dblink 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dmz63 connect to xyy identified by xyy using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Oracle相關分布式資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