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7-02-27
1. V$database這個視圖可以查看是否啟用了Flashback database功能SQL> select flashback_on from v$database;FLASHBACK_ON------------------YES2. V$flashback_database_logFlashback Database 所能回退到的最早時間,取決與保留的Flashback Database Log 的多少,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Flashback Drop 是從Oracle 10g 開始出現的, 用於恢複使用者誤刪除的對象(包括表,索引等), 這個技術依賴於Tablespace Recycle Bin(資料表空間資源回收筒),這個功能和windows的資源回收筒非常類似。Flashback 不支援sys使用者. system資料表空間下的對象,也不能從資源回收筒裡拿到。故使用SYS 或者SYSTEM使用者登陸時, show recyclebin 為空白。1. Tablespace Recycle Bin從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相對於Flashback Query 只能看到某一點的對象狀態, Oracle 10g引入的Flashback Version Query可以看到過去某個時間段內,記錄是如何發生變化的。 根據這個曆史,DBA就可以快速的判斷資料是在什麼時點發生了錯誤,進而恢複到之前的狀態。先看一個偽列 ORA_ROWSCN. 所謂的偽列,就是假的,不存在的資料列,使用者建立表時雖然沒有指定,但是Oracle為了維護而添加的一些內部欄位,這些欄位可以像普通檔案那樣的使用。最熟悉的偽列就是 ROWID,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Flash Recovery Area空間不足導致資料庫不能開啟或hang住1、問題以及解決過程SQL> select status from v$instance;STATUS------------MOUNTEDSQL> alter database open;alter database open*第 1 行出現錯誤:ORA-16014: 日誌 2 的序號 27 未歸檔, 沒有可用的目的地ORA-00312: 聯機日誌 2 線程 1:'D:/ORACLE/PRODUCT/10.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一、概念資料表空間:是一個或多個資料檔案的邏輯集合資料表空間邏輯儲存物件:永久段-->如表與索引臨時段-->如暫存資料表資料與排序段復原段-->用於事物復原或閃回記憶體的撤銷資料資料表空間分類:系統資料表空間(system、sysaux),非系統資料表空間一個資料表空間至少包含一個資料檔案,一個資料檔案只能屬於一個資料表空間。不可或缺的幾個資料表空間:SYSTEM --->字典資料表空間,不能被損壞UNDO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一、復原(ROLLBACK)和撤銷(UNDO)復原和前滾是保證Oracle資料庫中的資料處於一致性狀態的重要手段。在9i版本以前Oracle使用資料庫中的復原段來實現未提交資料或因系統故障導致執行個體崩潰時進行復原操作每一個資料表空間需要建立復原段,各個資料表空間對復原段實現各自的管理在9i及後續版本提供了一種新的復原資料的管理方式,即使用Oracle自動管理的撤銷(Undo)資料表空間自動撤銷管理資料表空間統一管理所有DML的復原操作,簡化了對於復原工作的管理在i,10g中的復原段僅僅用作保留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一、Oracle 控制檔案為二進位檔案,初始化大小由CREATE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一、Oracle中的幾類記錄檔Redo log files -->聯機重做日誌Archive log files -->歸檔日誌Alert log files -->警示日誌Trace files -->追蹤記錄檔user_dump_dest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Oracle從10g升級到11g詳細步驟資料庫舊版本:10.2.0.4資料庫新版本:11.2.0.2OS 版本: Solaris 10參考文檔:Complete Checklist for Manual Upgrades to 11gR2 [ID 837570.1]第一部分 -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一、資料庫管理部分1、 資料庫重演(Database Replay)這一特性可以捕捉整個資料的負載,並且傳遞到一個從備份或者standby資料庫中建立的測試資料庫上,然後重演負載以測試系統調優後的效果。2、 SQL重演(SQLReplay)和前一屬性類別似。但是只是捕捉SQL負載部分,而不是全部負載。3、計劃管理(Plan Management)這一特性允許你將某一特定語句的查詢計劃固定下來,無論統計資料變化還是資料庫版本變化都不會改變它的查詢計劃。4、自動診斷知識庫(Automatic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1.從Oracle網站下載對應版本的Instant Client,然後解壓到E:/instantclient_11_22.拷貝已安裝oracle機器上的network/admin目錄到E:/instantclient_11_2TNS_ADMIN=E:/instantclient_11_2/NETWORK/ADMIN這一步路徑一定要設定正確,很多網上的介紹寫TNS_ADMIN=E:/instantclient_11_2是不行的3.ORACLE_HOME=E:/instantclient_11_2,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在win7上更改oracle 11g的歸檔模式,描述包括可能遇到的錯誤,這些錯誤也是寫這篇博文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其它通道避免同樣的錯誤,或者碰到同樣的錯誤指導如何解決,因為命令已經很清楚,所以就不詳細解釋。SQL> conn sys/oracle@osid as sysdba已串連。SQL> select instance_name from V$instance;INSTANCE_NAME--------------------------------osidSQL>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剛剛通過OCP最後一門考試,從參加培訓到複習再完成考試共一個月整,整個過程很緊湊也很緊張,非常幸運還是通過了考試,也不枉然這個月的辛苦。首先是培訓,自己一直從事開發工作,雖然也一直在使用ORACLE資料庫,但畢竟不是DBA,所以對於培訓DBA知識還是蠻重要的,如果沒有這次workshop I和II的培訓自己肯定需要花雙倍的時間進行自學和複習,培訓對於熟悉和掌握DBA基礎知識和技能可以說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培訓費用很高,所以要在培訓中以最短的時間擷取最大的價值。課前預習,課中才會有問題和老師交流,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昨天參照Oracle Base上的文檔在VirtualBox虛擬機器上完成Oracle 11G R2 RAC的安裝和調試,安裝文檔已經很詳細了,但是自己是第一次在OEL上安裝RAC還是遇到不少波折,現在把一些主要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記錄下來以供後人蔘考。第一是記憶體問題,最低要求是每台虛擬機器1.5GB的記憶體,由於機器記憶體有限沒辦法,剛開始只給1GB想忽悠過去,結果安裝Grid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在認真學習了GoldenGate企業級營運實戰後,重點是對OGG幾個進程的理解,結合對原理的理解,在整整實驗了近兩天,反覆配置了四次之後,終於配置成功。本文經過多次配置成功實踐整理而成,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完善。目錄================================一、環境準備並安裝GoldenGate1. 資料庫準備情況2. 下載OGG軟體並解壓安裝3. 準備OGG環境變數4. 配置記錄模式5. 建立GoldenGate使用者帳號6. 安裝GoldenGate軟體7.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OCR相當於Windows的註冊表。對於Windows而言,所有的軟體資訊,使用者,配置,安全等等統統都放到註冊表裡邊。而叢集呢,同樣如此,所有和叢集相關的資源,配置,節點,RAC資料庫統統都放在這個倉庫裡。如果OCR被破壞則導致叢集服務啟動異常,需要修複OCR。因此OCR的管理與維護對於整個叢集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本文主要描述了Oracle 10g RAC下的OCR的管理與維護。[python] view plaincopyprint?1、環境oracle@bo2dbp:~> cat /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Oracle Clusterware把整個叢集的配置資訊放在共用儲存上,這些資訊包括了叢集節點的列表、叢集資料庫執行個體到節點的映射以及CRS應用程式資源資訊。也即是存放在ocr 磁碟(或者ocfs檔案)上。因此對於這個設定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任意使得ocr配置發生變化的操作在操作之間或之後都建議立即備份ocr。本文主要基於Oracle 10g RAC環境描述OCR的備份與恢複。一、OCR的備份與恢複概念與OracleDatabase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對於初接觸Oracle 資料庫的人來講,很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即是Oracle 執行個體和Oracle 資料庫。這兩概念不同於SQL sever下的執行個體與資料庫,當然也有些相似之處。只是在SQL server我們根本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去搞清SQL執行個體和資料庫,因為它簡單易於理解。下面簡要說明一下SQL執行個體、資料庫,更多的是講述Oracle下的執行個體及資料庫。一、SQL server中的執行個體與資料庫1.SQL中的執行個體指的是一個SQL server伺服器上僅有一個預設執行個體。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Oracle資料庫執行個體的啟動,嚴格來說應該是執行個體的啟動,資料庫僅僅是在執行個體啟動後進行裝載。Oracle資料啟動的過程被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步驟,在不同的啟動過程中,我們可以對其實現不同的操作,系統修複等等工作,因此瞭解Oracle資料啟動、關閉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詳細了Oracle Database 10g 資料庫啟動及關閉的過程。一、資料庫執行個體的啟動啟動命令:starup [force][restrict] [pfile=...] [nomount] [mount]
Time of Update: 2017-02-27
LIST分區表的分區索引值是離散的值,因此具有和其他分區與眾不同的DDL維護語句,ADD VALUES和DORP VALUES。ADD VALUES和DROP VALUES分別為指定的分區增加或減少對應的分區索引值。和ADD PARTITION以及DROP PARTITION不同,ADD PARTITION和DROP PARTITION是分區操作,分別新增分區和刪除分區,而ADD VALUES和DROP VALUES是對已有的分區進行操作。和其他DDL有所區別的時,即使並不涉及資料的修改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