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7-02-28
方法一: 你可以把處理提交資料的代碼寫到一個單獨的檔案裡,比如form.php。 <?php if (defined(’INSIDE’)) {//判斷是否有定義INSIDE常量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相對於explode()來說,strtok()函數可以控制節奏。按需切割字串。其優點是: 1、可以一次定義多個分隔字元。函數在執行時,是按單個分隔字元來切割,而不是按整個分隔字元,而explode則是按整個分隔串來切割的。正因此,explode可以用中文切割,而strtok則不行,會亂碼。 2、在使用while或for配合strtok()遍曆時,可以隨時更換分隔字元,也可以隨時用break跳出終止切割。 樣本1:示範用中文+explode來切割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樣本一(用php的內建壓縮函數): <?PHP if(Extension_Loaded(’zlib’)) Ob_Start(’ob_gzhandler’); 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 ?>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1. sys_getloadavg() sys_getloadavt()可以獲得系 統負載情況。該函數返回一個包含三個元素的數組,每個元素分別代表系統再過去的1、5和15分鐘內的平均負載。 與其讓伺服器因負 載過高而宕掉,不如在系統負載很高時主動die掉一個指令碼,sys_getloadavg()就是用來幫你實現這個功能的。 不過很遺憾,該函數在windows下無效。2. pack() Pack()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PHPRegex主要用於字串的模式分割、匹配、尋找及替換操作。使用Regex在某些簡單的環境下可能效率不高,因此如何更好的使用PHPRegex需要綜合考慮。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PHP本身再老版本有一些問題,比如在 php4.3.10和php5.0.3以前有一些比較嚴重的bug,所以推薦使用新版。另外,目前鬧的轟轟烈烈的SQL Injection也是在PHP上有很多利用方式,所以要保證安全,PHP代碼編寫是一方面,PHP的配置更是非常關鍵。 我們php手手工安裝的,php的預設設定檔在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使用PHP開發應用程式,尤其是網站程式,常常需要產生隨機密碼,如使用者註冊產生隨機密碼,使用者重設密碼也需要產生一個隨機的密碼。隨機密碼也就是一串固定長度的字串,這裡我收集整理了幾種產生隨機字串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方法一:1、在 33 – 126 中產生一個隨機整數,如 35,2、將 35 轉換成對應的ASCII碼字元,如 35 對應 #3、重複以上 1、2 步驟 n 次,串連成 n 位的密碼該演算法主要用到了兩個函數,mt_rand ( int $min , int $max )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用單引號代替雙引號來包含字串,這樣做會更快一些。因為PHP會在雙引號包圍的字串中搜尋變數,單引號則不會,注意:只有echo能這麼做,它是一種可以把多個字串當作參數的“函數”(譯註:PHP手冊中說echo是語言結構,不是真正的函數,故把函數加上了雙引號)。1、如果能將類的方法定義成static,就盡量定義成static,它的速度會提升將近4倍。2、$row[’id’] 的速度是$row[id]的7倍。3、echo 比 print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經過搜集資料和多次測試發現,在其他web程式設計語言中相對路徑都是以當前處理檔案目錄為基準,而在php中並非如此。php中相對路徑是以當前工作目錄為 基準的,並非以當前處理檔案目錄為基準,這樣在開發過程中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用include或requice包含檔案時,檔案路徑前都加上dirname(__file__)。例如:現有a.php、b.php、c.php、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作業系統function userOS(){ $user_OSagent = $_SERVER['HTTP_USER_AGENT']; if(strpos($user_OSagent,"NT 5.1")) { $visitor_os ="Windows XP (SP2)"; } elseif(strpos($user_OSagent,"NT 5.2") &&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針對PHP設定檔 PHP最常用的ini函數php的配置函數就是幾個ini_*的函數,主要是針對設定檔的操作,其實就四個函數:ini_get、ini_set、ini_get_all、ini_restore。個人感覺最有用的就是ini_set和ini_get。* ini_get():擷取設定檔的選項值這個函數相信很多人都使過,就是擷取設定檔中某一個選項的值,如果是true值就返回1,如果是false值就返回0,字串就返回字串。比如手冊中的例子: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方法一: <?php function extend_1($file_name) { $retval=""; $pt=strrpos($file_name, "."); if ($pt) $retval=substr($file_name, $pt+1,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即使使用 PHP 多年,也會偶然發現一些未曾瞭解的函數和功能。其中有些是非常有用的,但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從頭到尾一頁一頁地閱讀手冊和函數參考!1、任意參數數目的函數你可能已經知道,PHP 允許定義選擇性參數的函數。但也有完全允許任意數目的函數參數的方法。以下是選擇性參數的例子: 以下為引用的內容: // function with 2 optional arguments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大量的PHP開源(開放原始碼/Open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一、變數 最好是把所有的變數儲存在一個數組中,這樣在程式的開發中可以帶來很多的方便,特別是當程式很大的時候。變數的命名就當適合自己的習慣,不管是用拼音還是英語,至少應當有一定的意義,以便適合記憶。變數的命名盡量正常化,不要與PHP中的關鍵字相衝突。 二、函數 PHP內建了很多函數,這給我們程式的編寫帶來了很多的方便。當然,在大型程式中我們往往自己要定義許多個函數,幾十甚至上百個。當然在使用了類的程式中就不叫函數了,就應該叫方法,這裡暫且不談類的使用方法。函數多了,難免就會搞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過去當運行一個大的web應用時候意味著運行一個大型的web伺服器。因為你的應用吸引了大量的使用者,你將不得不在你的伺服器裡增加更多的記憶體和處理器。 今天,'大型伺服器'模式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小伺服器,使用各種各樣的負載平衡技術。這是一種更可行的方法,將使硬體成本降至最低。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把一個漢字轉為unicode的通用函數,不依賴任何庫,和別的自訂函數,但有條件:本檔案以及函數的輸入參數應該用utf-8編碼,不然要加函數轉換。 <?/** * 把一個漢字轉為unicode的通用函數,不依賴任何庫,和別的自訂函數,但有條件 * 條件:本檔案以及函數的輸入參數應該用utf-8編碼,不然要加函數轉換 * 其實亦可輕易編寫反向轉換的函數,甚至不局限於漢字,奇怪為什麼php沒有現成函數 * @author xieye * * @param {string}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相對於explode()來說,strtok()函數可以控制節奏。按需切割字串。其優點是:1、可以一次定義多個分隔字元。函數在執行時,是按單個分隔字元來切割,而不是按整個分隔字元,而explode則是按整個分隔串來切割的。正因此,explode可以用中文切割,而strtok則不行,會亂碼。2、在使用while或for配合strtok()遍曆時,可以隨時更換分隔字元,也可以隨時用break跳出終止切割。樣本1:示範用中文+explode來切割 $string =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PHP語言功能雖然強大,但是也需要程式員們編寫規範,創造出效能優越的代碼程式。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一起分享PHP效能最佳化的技巧。 “用i+=1代替i=i+1。符合c/c++的習慣,效率還高”;對global變數,應該用完就unset()掉盡量的少進行檔案操作,雖然PHP的檔案操作效率也不低的;最佳化S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