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6-06-06
Python的import包含檔案功能就跟PHP的include類似,但更確切的說應該更像是PHP中的require,因為Python裡的import只要目標不存在就報錯程式無法往下執行。要包含目錄裡的檔案,PHP中只需要給對路徑就OK。Python中則不同,下面來看看這個例子。目錄結構:a.py 要 import dir目錄下的 b.py 檔案。a.py代碼如下: 代碼如下:# coding=utf-8"import dir 目錄下的 b.py 檔案" import dir.b print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安裝PIL庫的時候,直接提示:Python version 2.7 required, which was not found in the registry。大意是說找不到註冊表,網上搜尋解決方案。建立一個register.py檔案寫入代碼: 代碼如下:import sys from _winreg import * # tweak as necessaryversion = sys.version[:3]installpath = sys.prefix regpath =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本文以執行個體形式講述了python3編寫C/S網路程式的實現方法。具體方法如下:本文所述執行個體是根據wingIDE的提示編寫的一個C/S小程式,具體代碼如下:client端myclient.py代碼如下:#!/bin/env python#-*- coding:gb18030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i=1while iserver端myserver.py代碼如下:#!/bin/env python#-*- coding:gb18030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直接切入主題,從HTML頁面上傳檔案,Python接收處理。但其中發現有些小問題,把它寫出來,算是積累吧!HTML頁面代碼: 代碼如下:Python處理部分代碼: 代碼如下:i=web.input()return i.image.filename執行結果切提示: 代碼如下: at /admin/addgoodsaction/'str'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filename'提示這個對象沒有找到filename這個屬性,一開始以為是接收對象錯了,於是我直接 代碼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filter函數:filter()函數可以對序列做過濾處理,就是說可以使用一個自定的函數過濾一個序列,把序列的每一項傳到自訂的過濾函數裡處理,並返回結果做過濾。最終一次性返回過濾後的結果。filter()函數有兩個參數:第一個,自定函數名,必須的第二個,需要過濾的列,也是必須的DEMO需求,過濾大於5小於10的數: 代碼如下:# coding=utf8# 定義大於5小於10的函數def guolvhanshu(num): if num>5 and num return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函數最重要的目的是方便我們重複使用相同的一段程式。將一些操作隸屬於一個函數,以後你想實現相同的操作的時候,只用調用函數名就可以,而不需要重複敲所有的語句。函數的定義首先,我們要定義一個函數, 以說明這個函數的功能。 代碼如下:def square_sum(a,b): c = a**2 + b**2 return c這個函數的功能是求兩個數的平方和。首先,def,這個關鍵字通知python:我在定義一個函數。square_sum是函數名。括弧中的a,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Python命令列假設你已經安裝好了Python, 那麼在Linux命令列輸入: 代碼如下:$python將直接進入python。然後在命令列提示符>>>後面輸入: 代碼如下:>>>print('Hello World!')可以看到,隨後在螢幕上輸出: 代碼如下:Hello World!print是一個常用函數,其功能就是輸出括弧中得字串。(在Python 2.x中,print還可以是一個關鍵字,可寫成print 'Hello World!',但這在3.x中行不通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Python使用類(class)和對象(object),進行物件導向(object-oriented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我們熟悉了對象和類的基本概念。我們將進一步拓展,以便能實際運用對象和類。調用類的其它資訊上一講中提到,在定義方法時,必須有self這一參數。這個參數表示某個對象。對象擁有類的所有性質,那麼我們可以通過self,調用類屬性。 代碼如下:class Human(object): laugh = 'hahahaha' def show_laugh(self): print self.laugh def laugh_100th(self): for i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秉承著一切皆對象的理念,我們再次回頭來看函數(function)。函數也是一個對象,具有屬性(可以使用dir()查詢)。作為對象,它還可以賦值給其它對象名,或者作為參數傳遞。lambda函數在展開之前,我們先提一下lambda函數。可以利用lambda函數的文法,定義函數。lambda例子如下: 代碼如下:func = lambda x,y: x + yprint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sequence 序列sequence(序列)是一組有順序的元素的集合(嚴格的說,是對象的集合,但鑒於我們還沒有引入“對象”概念,暫時說元素)序列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元素,也可以沒有任何元素。我們之前所說的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都可以作為序列的元素。元素還可以是另一個序列,以及我們以後要介紹的其他對象。序列有兩種:tuple(定值表; 也有翻譯為元組) 和 list (表) 代碼如下:>>>s1 = (2, 1.3, 'love', 5.6, 9, 12,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在項目開發中,異常處理是不可或缺的。異常處理協助人們debug,通過更加豐富的資訊,讓人們更容易找到bug的所在。異常處理還可以提高程式的容錯性。我們之前在講迴圈對象的時候,曾提到一個StopIteration的異常,該異常是在迴圈對象窮盡所有元素時的報錯。我們以它為例,來說明基本的異常處理。一個包含異常的程式: 代碼如下:re = iter(range(5))for i in range(100): print re.next()print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本文執行個體講述了Python中__call__的用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之用。具體方法如下:先來看看如下範例程式碼:#call.py 一個class被載入的情況下。class Next: List = [] def __init__(self,low,high) : for Num in range(low,high) : self.List.append(Num ** 2) def __call__(self,Nu): return self.List[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本文以執行個體形式較為詳盡的講述了Python中optionParser模組的使用方法,對於深入學習Python有很好的借鑒價值。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之用。具體分析如下:一般來說,Python中有兩個內建的模組用於處理命令列參數:一個是 getopt,《Deep in python》一書中也有提到,只能簡單處理 命令列參數;另一個是 optparse,它功能強大,而且便於使用,可以方便地產生標準的、符合Unix/Posix 規範的命令列說明。樣本如下:from optparse import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Python一切皆對象(object),每個對象都可能有多個屬性(attribute)。Python的屬性有一套統一的管理方案。屬性的__dict__系統對象的屬性可能來自於其類定義,叫做類屬性(class attribute)。類屬性可能來自類定義自身,也可能根據類定義繼承來的。一個對象的屬性還可能是該對象執行個體定義的,叫做對象屬性(object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我們之前看到了函數和對象。從本質上來說,它們都是為了更好的組織已經有的程式,以方便重複利用。模組(module)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在Python中,一個.py檔案就構成一個模組。通過模組,你可以調用其它檔案中的程式。引入模組我們先寫一個first.py檔案,內容如下: 代碼如下:def laugh(): print 'HaHaHaHa'再寫一個second.py,並引入first中的程式: 代碼如下:import firstfor i in range(10):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上下文管理器(context manager)是Python2.5開始支援的一種文法,用於規定某個對象的使用範圍。一旦進入或者離開該使用範圍,會有特殊操作被調用 (比如為對象分配或者釋放記憶體)。它的文法形式是with...as...關閉檔案我們會進行這樣的操作:開啟檔案,讀寫,關閉檔案。程式員經常會忘記關閉檔案。上下文管理器可以在不需要檔案的時候,自動關閉檔案。下面我們看一下兩段程式: 代碼如下:# without context managerf = open("new.txt", "w")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本文較為詳細的講述了Python程式設計中函數的用法,對於Python程式設計的學習有不錯的借鑒價值。具體分析如下:一、函數的定義:Python中使用def關鍵字定義函數,函數包括函數名稱和參數,不需要定義傳回型別,Python能返回任何類型:#沒有傳回值的函數,其實返回的是None def run(name): print name,'runing' #函數體語句從下一行開始,並且第一行必須是縮排的 >>>run('xiaoming') xiaoming runing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裝飾器(decorator)是一種進階Python文法。裝飾器可以對一個函數、方法或者類進行加工。在Python中,我們有多種方法對函數和類進行加工,比如在Python閉包中,我們見到函數對象作為某一個函數的返回結果。相對於其它方式,裝飾器文法簡單,代碼可讀性高。因此,裝飾器在Python項目中有廣泛的應用。裝飾器最早在Python 2.5中出現,它最初被用於加工函數和方法這樣的可調用對象(callable object,這樣的對象定義有__call__方法)。在Python
Time of Update: 2016-06-06
簡單記一下python中List的sort方法(或者sorted內建函數)的用法。 List的元素可以是各種東西,字串,字典,自己定義的類等。sorted函數用法如下:sorted(data,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其中,data是待排序資料,可以使List或者iterator, cmp和key都是函數,這兩個函數作用與data的元素上產生一個結果,sorted方法根據這個結果來排序。 cmp(e1, e2) 是帶兩個參數的比較函數, 傳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