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31
在使用python numpy.save 函數的時候出現了如下錯誤 File..., line 181, in save_npy np.save(npy_path, data_dict) File "/usr/lib64/python2.7/site-packages/numpy/lib/npyio.py", line 509, in save pickle_kwargs=pickle_kwargs) File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執行個體1: 點擊(此處)摺疊或開啟 #!/usr/bin/env python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datetime import re import sys import os res = subprocess.Popen("id root",stdout=subprocess.PIPE,shell=True)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最近win10的導覽列表徵圖越來越多了,機器上安裝的程式也有點多,難得今天有點時間,就寫了一個python啟動程式的小指令碼: # -*- coding: utf-8 -*-import sysimport osif __name__=="__main__": if len(sys.argv) < 2: print 'which exe do you want start?' os.system('pause') else: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coding: utf-8ldap_config = { 'ldap_path': 'ldap://xx.xx.xx.xx:389', 'base_dn': 'ou=users,dc=ledo,dc=com', 'ldap_user': 'uid=reporttest,ou=users,dc=ledo,dc=com', 'ldap_pass': '111111.0', 'original_pass': '111111.0'}ldap_message = { 0: 0, #'ok'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轉自:http://www.vpsee.com/ 周末看到那些排隊血拚的人們,不用走進 shopping mall、不用看到那些五顏六色的打折和視覺衝擊就能感受到 “節日要到了。”。一年又快結束了,這周完成備份、升級之類的收尾工作,接下來就是6周的假期,沒啥大安排,假期第1周去南非德班參加高效能運算會議,回來後和家人短途旅行,然後聖誕節在家休息學點新東西,比如修車什麼的,幾次痛苦經曆告訴我出來玩遲早是要壞的,對於 hiking/camping/road trip/4×4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因為沒發現群組清空使用者的功能,最開始寫的函數是三個參數:群組標識、添加使用者、刪除使用者。覺得介面不好用,後來發現組合下即可,代碼如下: #清除,在將使用者全部插入 def update_users(self, groupname, users=[]): """ :param groupname: 組名,字串類型如"groupname"; :param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1、最通用的方式,就是pip install xxx 2、採用源碼安裝方式 在github或其他庫下載,用python setup.py install 方式安裝, 下載whl格式的package,再用pip安裝 https://www.lfd.uci.edu/~gohlke/pythonlibs/ 3、手動指定源,在pip後面跟-i,命令如下: pip install packagename -i http://pypi.douban.com/simple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http://blog.csdn.net/jiyucn/article/details/2137679 對python中property函數的理解 下載了python-twitter-0.5的代碼,想學習一下別人是如何用python來開發一個開源項目的,發現確實沒找錯東西,首先代碼量少,一共才一個45k的源檔案,原檔案太多,看上去就有點頭疼,而且主要目的不是研究twitter api的實現。 該項目裡麵包含了以下內容: 1. 使用setup.py來build和setup 2.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相關概念: MRO:Method Resolution Order,即方法解析順序,是python中用於處理二義性問題的演算法 二義性: python支援多繼承,多繼承的語言往往會遇到以下兩類二義性的問題: 有兩個基類A和B,A和B都定義了方法f(),C繼承A和B,那麼調用C的f()方法時會出現不確定。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Python空間資料處理環境搭建 作者:阿振 郵箱:tanzhenyugis@163.com 部落格:https://blog.csdn.net/theonegis/article/details/80089375 修改時間:2018-04-26 優酷視頻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2NjAzMTk0NA==.html Conda的下載和安裝 什麼是Conda? 官方定義:Package, dependency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Python程式調用另一個python程式,大概有幾種調用方式: 這裡有兩個Python程式,假設分別為a.py和b.py兩個程式 1、在a.py裡面調用b.py裡面的函數,有以下兩種情況 (1)在同一檔案目錄下——這個時候可以直接用import b(注意不加.py)然後函數調用用b.function() (2)不在同一目錄下——這個時候需要把b.py添加到程式路徑裡面,用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iPhone6剛出的時候,移動官網有個每滿十萬送一台iPhone,當時用這個小爬蟲自動爬,快到十萬的時候開啟瀏覽器(這個版本好像沒加這個功能),哈哈,現在用不了,這篇從我扣扣空間(那時我還年少,只知道QQ)轉過來的,扣扣空間顯示代碼太糟糕了,遷過來,裡面有句不錯設定本地編碼,轉碼使用urllib2和cookeie,json等要素的小爬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 # -*- coding: utf-8 -*-import sysimport urllib2import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在同一個檔案夾下 調用函數: A.py檔案: def add(x,y): print('和為:%d'%(x+y)) B.py檔案: import AA.add(1,2) 或 from A import addadd(1,2) 調用類: A.py檔案: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xx,yy): self.x=xx self.y=yy def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寫了一個很簡單的指令碼,功能是把每天寫得日誌分類儲存到指定檔案夾裡。 每天在my.txt寫下今天的日誌,然後就會以時間命名儲存到指定檔案夾 import shutilimport osimport timeclass diary(): def __init__(self,myfilename): self.myfilename=myfilename def mydiary(self):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有兩種的實現方法,第一種有2個小的方法,第2個小方法比較正式 添加__init.py__ 說明 在想引用的檔案所在目錄下和想執行的py目錄下,建立一個檔案: __init.py__,即可通過 相對路徑的方式引用 方法1 目錄如下: py_test/├── a│ ├── a.py│ └── __init__.py├── b│ ├── b.py│ └── __init__.py└── __init__.py a.py內容: #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本實驗基於deepwalk1.0.2,Windows7,64bits 在調試代碼TriDNR時,編譯如下模組時發生錯誤: 代碼網址:https://github.com/shiruipan/TriDNR 參考論文《Tri-Party Deep Network Representation》 程式執行混亂,讀圖不成功。追蹤代碼發現是networkutils模組下: 於是再查詢到deepwalk模組graph.py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通過os.system和subprocess.call()函數調用其他程式 預備知識:cmd中開啟和關閉程式 cmd中開啟程式 a.開啟系統內建程式 系統內建的程式的路徑一般都已加入環境變數之中,只需在cmd視窗中直接輸入程式名稱即可。 以notepad為例,直接在cmd視窗中輸入notepad後斷行符號即可開啟。 b.開啟自己安裝且沒有加入環境變數的程式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視頻裡 Andrej Karpathy上課的時候說,這次的作業meaty but educational,確實很meaty,作業一般是由.ipynb檔案和.py檔案組成,這次因為每個.ipynb檔案涉及到的.py檔案較多,且互相之間有交叉,所以每篇部落格只貼出一個.ipynb或者一個.py檔案.(因為之前的作業由於是一個.ipynb檔案對應一個.py檔案,所以就整合到一篇部落格裡) 還是那句話,有錯誤希望幫我指出來,多多指教,謝謝 layer_utils.py內容: from cs2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一般的機器學習的實現大致都是這樣的步驟: 1.準備資料,包括資料的收集,整理等等 2.定義一個學習模型(learning function model),也就是最後要用來去預測其他資料的那個模型 3.定義損失函數(loss function),就是要其做最佳化那個,以確定模型中參數的那個函數。 4.選擇一個最佳化策略(optimizer),用來根據損失函數不斷最佳化模型的參數。 5.根據訓練資料(train data)訓練模型(learning function model)
Time of Update: 2018-07-31
基礎環境 python3.6 pip install ldap3 代碼 # -*- coding: utf-8 -*-from ldap3 import Server, Connection, ALL, SUBTREE, ServerPoolLDAP_SERVER_POOL = ["192.168.0.xxx", "192.168.1.xxx"]LDAP_SERVER_PORT = 389ADMIN_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