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4
硬體 機器名 IP 作用 master 192.168.0.2 redis的master伺服器 slave1 192.168.0.3 redis的slave伺服器 slave2 192.168.0.4 redis的slave伺服器 route1 1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用VMware虛擬機器搭建redis叢集(twemproxy) 1. 環境介紹 虛擬機器:VMware® Workstation 11.0.0 build-2305329 作業系統:Ubuntu 14.04 server amd64 Redis版本:Redis Server 2.8.4 bits=64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一: /usr/bin/env: ruby: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yum -y install ruby ruby-rdoc 二: ./redis-trib.rb:24:in `require': no such file to load -- rubygems (LoadError) http://rubygems.org/pages/download/ unzip rubygems-2.4.2.zip cd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寫在前面 繼上一篇redis3.0.x叢集搭建完成之後,當然要用用戶端JedisCluster簡單測試一下叢集啦,這樣就要將redis.conf裡bind 127.0.0.1改成bind +真機ip(我的192.168.161.131),下面簡單地將測試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記錄在本篇。 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在redis.conf裡bind 真機ip後,接著重新執行每個redis.conf,最後再建立叢集,但報錯,如下圖所示: 圖中報的錯即: [ERR]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http://www.cnblogs.com/yjmyzz/p/redis-sentinel-sample.html 上一節中介紹了master-slave模式,在最小配置:master、slave各一個節點的情況下,不管是master還是slave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說明: Redis叢集搭建完成之後,對於後續的操作和使用中進程需要對進群中的服務節點Node進行新增、刪除、修改之類的操作,以下記錄了在具體環境中對Node的處理: 1 節點組態管理 1.1 參數說明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安裝了Redis之後一直沒有對其進行安全或者使用者控制,後面針對業務的要求,對Redis新增了使用者驗證,以下是具體的配置: 1.1 設定驗證密碼 設定驗證密碼的方式有種: 1) 修改設定檔redis.conf設定: 2)通過config命令可以設定密碼以及擷取目前使用者密碼,如下圖: 1. redis 127.0.0.1:637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之前安裝好了Redis服務之後,每次開啟與關閉都需要去redis目錄下去運行指令碼,相當的繁瑣,於是試著將redis的註冊成系統服務,如此便可以方便的對其進行各種操作,以下為具體的註冊服務配置: 將Redis做成一個服務 service 1.複製redis init指令碼到/etc/rc.d/init.d目錄 按以上步驟預設安裝Redis時,其服務指令碼位於: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純屬用於筆記,轉自:http://blog.csdn.net/fachang/article/details/7984123 最近項目開發中用到了Redis, 選擇了官網推薦的java client Jedis。 Redis常用命令學習:http://redis.io/commands Redis官方推薦Java用戶端Jedis(包含了所有Redis命令的實現):https://github.com/xetorthio/jedis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對於Redis來說是儲存在緩衝之中的,因此快取資料丟失問題一直是程式員們相當關注的話題,因此對緩衝中的資料定時進行持久化的必要性就相當突出了,以下是Redis持久化的相關配置: 1 第一種: RDB持久化方式 1.1概述 預設redis是會以快照的形式將資料持久化到磁碟的(一個二進位檔案,dump.rdb,這個檔案名稱字可以指定),在設定檔中的格式是:save N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之前安裝好了Redis之後,對於如何使用,還不是特別清楚,因此百度了下,同時結合了下自己常用的命令,做了下整合, 以下是一些相關常用的命令; 1 Redis資料類型及應用情境 Redis最為常用的資料類型主要有以下五種: · String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前言: 爬蟲是偏IO型的任務,分布式爬蟲的實現難度比分散式運算和分布式儲存簡單得多。 個人以為分布式爬蟲需要考慮的點主要有以下幾個: 爬蟲任務的統一調度 爬蟲任務的統一去重 儲存問題 速度問題 足夠“健壯”的情況下實現起來越簡單/方便越好 最好支援“斷點續爬”功能 Python分布式爬蟲比較常用的應該是scrapy架構加上Redis記憶體資料庫,中間的調度任務等用scrapy-redis模組實現。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Python 線程和 redis 簡單讀寫操作應用1. python 線程 & 線程池的概念python 中使用線程的兩種方式: 函數或是用類封裝線程對象函數:調h用thread 模組中的start_new_thread()函數產生新線程,thread.start_new_thread(function,args[,kwargs])參數說明:function ---> 線程函數args ---> 傳遞給線程函數的參數,必須是tuple類型kwargs --->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背景: 眾所周知,Redis預設的配置會產生db0~db15共16個db,切分出16個db的一個作用是方便不同項目使用不同的db,防止的資料混淆,也為了方便資料查看。 Python在串連Redis時如果沒有指定用哪一個db則預設使用db0。使用過scrapy_redis模組的同學也知道去重和種子隊列都在db0上。 現在有一個基於scrapy、Redis的分布式爬蟲,是從同事那邊接手過來的。原先沒覺得scrapy_redis使用db2來存放request和dupefilter有什麼難度,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setbit函數的功能是對 key 所儲存的字串值,設定或清除指定位移量上的位(bit)。 在Redis中,儲存的字串是以二級制的形式進行儲存的。比如字串“AA”的二進位形式為01000001 01000001,一共16位,每個字母用8位二進位表示。 setbit(name, offset, value):offset是從最高位算起的,最高位為第0位,比如A的ascii碼為65,二進位為01000001,第0位的值為0,第7位的值為1。 所以如果想把“A”變成“B”就是把二進位010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Redis 發布訂閱(pub/sub)是一種訊息通訊方式:發行者(pub)發送訊息,訂閱者(sub)接收訊息。 Redis 用戶端可以訂閱任意數量的頻道。 相關函數介紹: 0.publish 將資訊發布到指定的頻道 1.subscribe 訂閱一個或者多個頻道 2.psubscribe 訂閱一個或多個符合特定模式的頻道 3.unsubscribe 退訂一個或多個頻道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事物的取消使用reset()函數。 代碼如下: >>>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 r.set('xie', 17)True>>> r.set('man', 18)True>>> pipe = r.pipeline()>>> pipe.multi()>>> pipe.set('xie', 20)>>&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項目簡介 包含一個基於Redis的布隆過濾器的實現,以及應用到Scrapy中的Demo。 地址:BloomFilterRedis 布隆過濾器 網上有很多介紹,推薦《數學之美》,介紹的很詳盡,此處不再贅述。 雜湊函數 布隆過濾器中需要n個雜湊函數,我使用的是Arash Partow提供的常見雜湊函數。 建立在Redis上的布隆過濾器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Redis資料類型: Redis支援五種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string(字串),hash(雜湊),list(列表),set(集合)及zset(有序集合)。 1.string(字串): string類型是Redis最基本的資料類型,一個鍵最大能儲存512MB。 string類型是二進位安全的,可以包含任何資料,比如jpg圖片或者序列化的對象 。 執行個體: >>>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標籤:串連 後台系統 包括 分析 內容管理 系統管理 tis anr 負載平衡 Jeesz是一個分布式的架構,提供項目模組化、服務化、熱插拔的思想,高度封裝安全性的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