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6-01-18
標籤:Redis是一個索引值對資料庫伺服器,伺服器中通常包含著任意個非空資料庫,而每個非空資料庫中又可以包含任意個索引值對,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伺服器中的非空資料庫以及它們的索引值對統稱為資料庫狀態。因為Redis是記憶體資料庫,它將自己的資料庫狀態儲存在記憶體裡面,所以如果不想辦法將儲存在記憶體中的資料庫狀態儲存到磁碟裡面,那麼一旦伺服器處理序退出,伺服器中的資料庫狀態也會消失不見。為瞭解決這個問題,Redis提供了RDB持久化功能,這個功能可以將Redis在記憶體中的資料庫狀態儲存到磁碟裡面
Time of Update: 2016-01-11
標籤:Redis協議*<args><cr><lf> 參數個數$<len><cr><lf> 第一個參數長度<arg0><cr><lf> 第一個參數$<len><cr><lf> 第一個參數長度<arg1><cr><lf> 第二個參數... ...編寫SQL語句,把mysql資料群組合成Redis協議資料流SELECT
Time of Update: 2016-01-12
標籤:事前條件: 1. php開發環境已搭建 2. redis已經安裝windows安裝php的redis擴充 1. 通過 phpinfo(); 函數查看php的資訊2.下載redis擴充檔案:https://pecl.php.net/package/redis3. 將下載的“php_redis.dll”檔案,放置於php的ext目錄下,然後修改php.ini,添加代碼extension=php_redis.dll4.
Time of Update: 2016-01-11
標籤:簡介Redis 是一個高效能的key-value資料庫。
Time of Update: 2016-01-18
標籤:緩衝 cache infinispan redis最近在項目中需要用到infinispan和redis兩個架構,參照官方配置指導infinispan-redis配置,在eclipse中進行配置設定總是提示錯誤資訊(不知道是哪裡寫錯了,還是怎麼的);後面經過多次改寫測試,如下配置就不會提示錯誤資訊。<?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infinispan xmlns:xsi="http://www.w3
Time of Update: 2016-01-17
標籤:一、redis的設定檔redis.conf位置centos:預設在/etc/redis.confubuntu:可以從解壓縮後的目錄裡將設定檔複製到該目錄 二、啟動redis時指定設定檔$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三、常用配置說明daemonize yes #設定後台運行,預設redis不在後台運行logfile "/var/log/redis.log"
Time of Update: 2016-01-15
標籤:Redis的記憶體儲存結構是個大的字典儲存,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雜湊表。Redis小到能夠儲存幾萬記錄的CACHE,大到能夠儲存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記錄(看記憶體而定),這充分說明Redis作為緩衝的強大。Redis的核心資料結構就是字典(dict),dict在資料量不斷增大的過程中。會遇到HASH(key)碰撞的問題,假設DICT不夠大,碰撞的機率增大,這樣單個hash
Time of Update: 2016-01-15
標籤: jedis2.8.0的進一步封裝: 1.序列化儲存物件 2.結合spring,建立redis串連池 3.提供了基礎的單個實體操作,有序list操作和一對多關聯性list的操作,對list提供了分頁的封裝 4.封裝了簡單的邏輯(如:重建緩衝的情境,定序,具體方法需要重寫~) 具體使用的時候,只需要繼承符合你的業務的類(ICacheT,ICachtList,ICacheRelated),並重寫下排序,重建時需要的具體資料等方法就可以啦 (1).單個緩衝(ICache
Time of Update: 2016-01-14
標籤:redis redis.confRedis設定檔被分成幾大塊地區,分別是:1.通用(general)2.快照(snapshotting)3.複製(replication)4.安全(security)5.限制(limits)6.追加模式(append only mode)7.LUA指令碼(lua scripting)8.Redis叢集(redis cluster)9.慢日誌(slow log)10.延遲監控(latency monitor)11.事件通知(event
Time of Update: 2016-01-13
標籤:redis配置密碼1.通過設定檔進行配置yum方式安裝的redis設定檔通常在/etc/redis.conf中,開啟設定檔找到 #requirepass foobared 去掉行前的注釋,並修改密碼為所需的密碼,儲存檔案 requirepass myRedis 重啟redis sudo service redis restart #或者 
Time of Update: 2016-01-13
標籤:redis
Time of Update: 2016-01-13
標籤:redis、redis設定檔詳解、redis設定檔./redis-server /opt/redis/redis_6379.conf#注意為了讀取設定檔,必須使用開始與檔案路徑作為第一個參數include /opt/redis/redis-common.conf#可以擴充定製設定檔。(如果需要該參數應該放置於最後一行)daemonize yes#是否以後台進程運行,預設為nopidfile /opt/redis/run/redis_6379.pid#
Time of Update: 2016-01-12
標籤:1:安裝redis(使用的的環境是centos6.7 redis-2.6.14) 將redis-2.6.14.tar.gz檔案拷貝到/usr/local/src 目錄下 解壓檔案 tar zxvf redis-2.6.14.tar.gz 進入 redis-2.6.14目錄下的src目錄 cd src -->編譯 make 2:建立redis運行目錄(放在/usr/local/redis) makedir
Time of Update: 2016-01-12
標籤:Redis的安裝及使用在前面介紹了三篇關於MongoDB資料庫的開發使用文章,嚴格來講這個不能歸類於MongoDB資料庫開發,不過Redis又有著和MongoDB資料庫非常密切的關係,它們兩者很接近,Redis主要是記憶體中的NoSQL資料庫,用來提高效能的;MongoDB資料庫則是檔案中的NoSQL資料庫,做資料序號儲存使用的,它們兩者關係密切又有所區別。本篇主要介紹Redis的安裝及使用,為後面Redis和MongoDB資料庫的聯合使用先鋪下基礎。1、Redis基礎及安裝Redis是一
Time of Update: 2016-01-12
標籤:
Time of Update: 2016-01-12
標籤:設定檔參數說明: 1. Redis預設不是以守護進程的方式運行,可以通過該配置項修改,使用yes啟用守護進程 daemonize no2. 當Redis以守護進程方式運行時,Redis預設會把pid寫入/var/run/redis.pid檔案,可以通過pidfile指定 pidfile /var/run/redis.pid3. 指定Redis監聽連接埠,預設連接埠為6379,作者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解釋了為什麼選用637
Time of Update: 2016-01-12
標籤:當資料量變得龐大的時候,讀寫分離還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避免一個redis服務宕機,導致應用宕機的情況,我們啟用sentinel(哨兵)服務,實現主從切換的功能。 redis提供了一個master,多個slave的服務。 準備三個redis服務,依次命名檔案夾子master,slave1,slave2.這裡為在測試機上,不干擾原來的redis服務,我們master使用6000連接埠。設定檔(redis.conf)master配置修改連接埠: port 6000
Time of Update: 2016-01-11
標籤:1. Redis介紹Redis是一個開源的使用ANSI C語言編寫、基於記憶體的Key-Value資料庫。它支援儲存的value類型相對更多,包括string(字串)、list(鏈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Time of Update: 2016-01-10
標籤:redis.conf 配置項說明如下:1. Redis預設不是以守護進程的方式運行,可以通過該配置項修改,使用yes啟用守護進程 daemonize no2. 當Redis以守護進程方式運行時,Redis預設會把pid寫入/var/run/redis.pid檔案,可以通過pidfile指定 pidfile /var/run/redis.pid3.
Time of Update: 2016-01-10
標籤:http://blog.csdn.net/u014419512/article/details/25693425著作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未經博主允許不得轉載。 目錄(?)[+]環境安裝啟動調試java調用後台進程更多資料 環境RHLinux-6.4-64-EN, 紅帽6.4 64位,英文正式發布版安裝安裝很簡單,先下載redis的壓縮包,見這裡,然後拷貝到你的linux機器,接著執行下面的命令。123$ tar xz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