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實現分布式鎖 在叢集等多伺服器中經常要使用到同步處理一下業務,這時普通的事務是滿足不要業務需求,需要分布式鎖。分布式鎖的實現方式有多種,如redis實現分布式鎖,zookeeper實現分布式鎖等,這篇先實現redis分布式鎖。 實現原理 1、通過setnx(lock_timeout)實現,如果設定了鎖返回1,已經有值沒有設定成功返回0。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快取服務器筆記 redis是一個高效能的key-value儲存系統,能夠作為緩衝架構和隊列 但是由於他是一個記憶體記憶體系統,這些資料還是要儲存到資料庫中的 作為緩衝架構: create/updae/delete—同時存到redis和資料庫 query–先從redis查,沒有記錄才從資料庫查,並把從資料庫查的結果也放一份到redis 作為緩衝隊列: 2、把對象Object儲存到redis中,怎麼存。memcache存取對象是序列化和還原序列化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整體思路 之前已經有人做過mybatis+redis在spring環境的整合(http://blog.csdn.net/xiadi934/article/details/50786293)。 這裡我們試試在spring boot中的整合,其中的一些注意點是不同的。特別是spring boot 的對mybatis的整合時候可以非常簡單,但是在加入二級緩衝時候,我們要考慮mybatis的配置。 pom 中加入依賴 <boot.version>1.3.1.RELEAS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關於個人對Redis提供的Pub/Sub機制的認識在上一篇部落格中涉及到了,也提到了關於如何避免Redis的Pub/Sub的一個最大的缺陷的思路—訊息的持久化(http://blog.csdn.net/canot/article/details/51975566)。這篇文章主要是關於其思路(Redis的Pub/Sub的訊息持久化)的代碼實現: Pub/Sub機制中最核心的Listener的實現: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import redis.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前一段時間面試阿里巴巴,面試官問我除了Redis 3.0開發官方提供的Redis Cluster模式(http://www.redis.cn/topics/cluster-tutorial.html)外,你還知道哪些Redis叢集方案。 面試後便查詢了相關資料,記錄了一下Redis常見的各種叢集方案。 1.Redis官方叢集方案 Redis Cluster Redis Cluster是一種伺服器Sharding技術,3.0版本開始正式提供。 Redis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最新項目中使用了redis作為緩衝,而資料庫是使用了mongodb.項目使用Spring,在沒有引入Redis時一切正常,但在pom.xml中加入: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redis</artifactId>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 的pub/sub機制與23種設計模式中的觀察者設計模式極為類似。但Redis對於這個機制的實現更為輕便和簡結,沒有觀察者模式的那麼複雜的邏輯考慮而僅僅需要通過兩個Redis用戶端配置channel即可實現,因此它也僅僅做了訊息的”發布”和”訂閱”的實現,而在實際處理這類情境時遇到的情況根本沒有考慮到。 資料可靠性無法保證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優秀的效能是由於其將所有的資料都儲存在記憶體中,同樣memcached也是這樣做的,但是為什麼Redis能夠脫穎而出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Redis有出色的持久化機制,能夠保證伺服器重啟後,資料不會丟失。下面來看看Redis是如何持久化的。 Redis支援兩種方式的持久化,一種是RDB方式,一種是AOF方式。這兩種方式可以單獨使用其中一種,或者混合使用。 RDB方式介紹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使用叢集 主要記錄學習Jedis的操作。 三、添加新節點到叢集 根據新添的節點種類,需要用2種方法來將新節點添加到叢集。 1:若添加的新節點是一個master,那麼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空節點,然後將某些雜湊桶移動到這個空節點裡面。 2:若要添加的新節點是slave,那麼我們將這個新節點設定為叢集中某個節點的複製品。 添加主節點master 建立一個port6305的新節點(使用的設定檔與之前一樣)並啟動。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1.什麼是pub/sub Pub/Sub功能(means Publish, Subscribe)即發布及訂閱功能。基於事件的系統中,Pub/Sub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通訊模型,它採用事件作為基本的通訊機制,提供大規模系統所要求的鬆散耦合的互動模式:訂閱者(如用戶端)以事件訂閱的方式表達出它有興趣接收的一個事件或一類事件;發行者(如伺服器)可將訂閱者感興趣的事件隨時通知相關訂閱者。熟悉設計模式的朋友應該瞭解這與23種設計模式中的觀察者模式極為相似。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最為常用的資料類型主要有以下五種: String Hash List Set Sorted set 在具體描述這幾種資料類型之前,我們先通過一張圖瞭解下Redis內部記憶體管理中是如何描述這些不同資料類型的: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介紹 Redis本質上一個Key/Value資料庫,與Memcached類似的NoSQL型資料庫,但是他的資料可以持久化的儲存在磁碟上,解決了服務重啟後資料不丟失的問題,他的值可以是string(字串)、list(列表)、sets(集合)或者是ordered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容量及使用規劃 在使用Redis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不少Redis不同於Memcached,也不同於MySQL的特徵。 (本文主要討論Redis未啟用VM支援情況) 1. Schema MySQL: 需事先設計 Memcached: 無需設計 Redis: 小型系統可以不用,但是如果要合理的規劃及使用Redis,需要事先進行類似如下一些規劃 資料項目: value儲存的內容是什麼,如使用者資料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的主從複製策略是通過其持久化的rdb檔案來實現的,其過程是先dump出rdb檔案,將rdb檔案全量傳輸給slave,然後再將dump後的操作即時同步到slave中。下面是一篇介紹Redis複製原理的文章,文章作者為新浪微博的田琪同學(@搖擺巴哈)。 本文會討論一下Redis的複製功能以及Redis複製機制本身的優缺點以及叢集搭建問題。 Redis複製流程概述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常用命令集 1)串連操作命令 quit:關閉串連(connection) auth:簡單密碼認證 help cmd: 查看cmd協助,例如:help quit 2)持久化 save:將資料同步儲存到磁碟 bgsave:將資料非同步儲存到磁碟 lastsave:返回上次成功將資料儲存到磁碟的Unix時戳 shundown:將資料同步儲存到磁碟,然後關閉服務 3)遠程服務控制 info: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原文地址:http://futeng.iteye.com/blog/2071867?utm_source=tuicool redis源碼下載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haitunxiaomo/8647255 Part I. 直接啟動 安裝 Shell代碼: tar zxvf redis-2.8.9.tar.gz cd redis-2.8.9 #直接make 編譯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1. 首先需要一個訊息監聽器類 package com.sogou.baike.testimport.testSubscribe;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PubSub;/** * Created by denglinjie on 2016/6/29. */public class RedisMsgPubSubListener extends JedisPubSub { @Override public void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一、Redis持久化的方式有兩種: 1.RDB:對記憶體中資料庫狀態進行快照 2.AOF:把每條寫命令都寫入檔案,類似於mysql的binlog日誌 RDB方式:將Redis在記憶體中的資料庫狀態儲存到磁碟裡面,RDB檔案是一個經過 壓縮的二進位檔案,通過該檔案可以還原產生RDB檔案的資料狀態。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在說Redis持久化之前,需要搞明白什麼是資料庫狀態這個概念,因為持久化的就是將記憶體中的資料庫狀態儲存到磁碟上。那麼什麼是資料庫狀態呢。Redis是一個key-value資料庫伺服器,一般預設是有16個資料庫,可以使用select <index>命令進行切換(0-15),這每個非空的資料庫又可以包含任意多個索引值對,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資料庫伺服器中的非空資料庫以及它們的索引值對通常為【資料庫狀態】,所以這裡持久化,說的不是一個資料庫,而是伺服器上的所有非空資料庫。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標籤:password 時間 none name 雜湊 資料庫 for 類型 ems import redisclass MyRedis: def